天柱山 发表于 2011-6-16 20:58:51

揭开义乌蜀墅塘神秘“面纱” 。

  东阳市古籍收藏家徐松涛给本报寄来一本《东阳水利史料》。他查阅了散见在地方志、通志上的有关金华市古代水利工程,许多古已有之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让人不由得感喟古人的发明创造和智慧结晶。徐松涛说:“今年的旱灾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由于一些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导致水库、池塘等蓄水能力大幅降低。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未雨绸缪。”
  无独有偶,在义乌就有一座修建于公元1184年,距今825年仍发挥着集雨、水源、泄洪、灌溉(解放后还兼发电)功能的水库,它就是蜀墅塘,历代《义乌县志》称其为“蜀水塘”。记者昨天前往这个位于义乌市佛堂镇境内的蜀墅塘一探究竟。

  四世一品出了王槐
  
  据崇祯版《义乌县志》的各乡地图标注,位于双林乡(今义乌佛堂镇)的蜀墅塘属“蜀塘王氏业”。于是记者首先驱车来到佛堂镇后塘村寻找王氏后人了解情况。
  后塘村民风淳朴,路遇每个人都很热情。王良潭,是迁居后塘的始祖王槐的第31世裔孙,他带记者来到王氏宗祠。“小时候外墙已经看不见‘王氏宗祠’字样,内墙后来刷上了文革标语‘政治是统帅是灵魂’。”“王氏宗祠”几乎只剩下遗址了,位于后塘村8号,老厅堂和解放后造的厢房均已挪作他用,办起了一家纸盒厂。机器轰隆,工人穿梭,屋顶的大木结构还保留着原来的风貌,粗壮的抬梁和穿斗安静地注视着厅堂内的变迁。
  祠堂隔壁是村“两委”大院,大门口挂着“欢迎王氏后裔回乡祭祖”的横幅,老年活动室改造成了临时祠堂,供奉着列祖列宗的雕塑和画像。活动室最醒目的位置便是村始祖王槐公的牌位。
  “今年是始祖王槐诞辰910周年,所以我们发起了重修家谱。”今年40岁的王忠家里收藏了《蜀塘王氏宗谱》,已经翻阅得有些破旧了,“你是金华人?说起来我们还是同乡,王槐的祖宅就在金华市区的四世一品(原是雅堂街附近的一条小巷子,因为王氏旧城改造后不复存在)。后来从长山(今属金东区)迁入义乌。”
  据家谱记载,王槐字植三,生于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逝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在古时候活到98岁,实在不简单。他的父亲叫王汾,王汾的族弟就是南宋名相王淮,其祖上因王淮被追授一品大员,世人将其祖宅名为“四世一品”。王槐1151年考中进士,历任大理寺卿兼翰林学士,他为官清廉,直到86岁才获准告老还乡,回到义乌后塘。这一年是淳熙十一年(1184年)。

  效仿都江堰筑水库

  两年后,86岁高龄的王槐给村里乃至义乌人民办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修造蜀墅塘,王槐因而被后世乡民奉为“塘神”。
  84岁的退休干部王良炎收集了王槐与蜀墅塘的文史资料已经很多年,昨天他不顾年事已高,兴致勃勃地带记者走访了先祖留下的水利古迹。一路上,他向大家讲述了一个后塘王氏后人都耳熟能详的的故事:1186年的夏秋之交,义乌发生一场严重旱灾,庄稼田里的泥土硬邦邦的,裂开了拳头宽的口子,禾稻豆麦等庄稼都枯死了,这个秋天将没有任何收成。眼看着乡民们居住的村庄将变成饥荒之地,王槐遥想蜀中(今四川)当年李冰所筑之都江堰,泽被万民,使得四川中部成为富庶之地、天府之国。这从后来蜀墅塘的命名可以得到印证。
  要解除旱情自然要有水,天上的水如何能够收集保证灌溉,地上的水源都如何积蓄起来呢?正巧一位永康籍好友(后人称为“康候”,是个老道士,也是个水利专家)来访,他和王槐通过多方勘察,选择了塘山,并利用塘山边上一处飞来山三个山包呈梯形排列的地势,定址现在蜀墅塘的位置。于是王槐带领乡民捐资疏浚水塘,依山筑堤,东西凿石开斗门,终于建成一个水库的雏形,有需要的时候随时蓄泄以利民,还给它取了这个好听大气的名字“蜀墅塘”。“蜀即效仿都江堰,墅是古代建筑‘亭台楼阁墅宫殿’中民间可以建造的最高规格,说明当时这个水库的‘级别’很高。”王忠解释道。
  《蜀塘王氏宗谱》画着一幅《蜀塘之图》,王忠按图索骥带记者走了一圈。他一边走一边介绍沿塘的古迹和风景:“因为改塘变田,蜀墅塘现在的水面面积比以前略有缩小,解放后在其北面增建了一个现代水库,集雨面积达到了24.6平方公里。蜀墅塘以飞来山作为天屏障,靠山筑坝;塘堤中段的底部建有人工放水用的硎井;塘坝东西两砌建有渠道,可以调节库容和泄洪;下游的灌溉分水系统分为三枧九川,各枧都设堰建坝,开渠引水。”

  比古月桥还老的桥

  “三枧”从上游到下游分别叫做横塘枧、清丝枧和叁枧,后朝又增建了官枧。清丝枧利用天然岩石建筑了数丈高的拦截坝,分筑三条引水渠,并利用水力凿有水碓,解放后据此建起了小型发电站。
  叁枧是蜀墅塘水利系统主要的泄洪通道,建有鱼梁坝(河堰),梅雨季节大量洪水从这里排入义乌江。河堰边上的三枧桥是由石梁搭建而成,桥面由6根长4米宽50厘米的条石组成,两个桥墩也是整块条石组成,呈“兀”字型。别看石桥总长不过12米,却是当年金华步行至东阳的通道之一,也是连接倍磊与佛堂、赤岸等地的主要通道。更牛的是,它建于南宋嘉泰二年(1202年),比义乌著名的古月桥还早了11年,号称义乌有史可查最早的桥梁。令人痛惜的是,去年端午节的一场大水将这座800多年前的古桥桥面给冲断了。

  申报重点文保单位

  让王氏后人引以为豪的是,825年过去了,先祖建造的蜀墅塘仍然碧波荡漾,灌溉着下游地区的田心畈、毛陈畈、倍磊畈的绝大多数农田。至今,王氏后人仍按照先祖制定的“管塘放水规例”,遵守着严格的维修管理和使用措施,故几经坍塌仍保存完好。
  为了让家乡蜀墅塘这个古代水利工程早日走出深闺让人识,王忠专程跑到国家图书馆、文津楼等藏书楼查阅一些古籍,并请教了许多文物和水利专家。
  让王忠激动的是,很多专家达成共识,蜀墅塘和秦朝修建的都江堰异曲同工,不同的是都江堰建在江面上,而它是无中生有、横空出世的水利工程,所有水库应有的配套设施完善,只不过当时不叫水库罢了。“可以说蜀墅塘是古代水库的雏形,它的很多工程技术是后人筑造水库的榜样,为世界的水利工程作出了卓越贡献,也真正做到了泽被万民,功德千秋。”
  得到众多专家的认可后,为蜀墅塘世代守业的后塘村民豪情万丈,准备在今年向上级部门申报重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份相关申报材料写道:“蜀墅塘水利工程作为‘古代水库’的雏形,也是是中国水库的鼻祖,更是中国古代水利文明发展的见证,非常具有文物价值,应当早日成为文物保护单位,以便更好地整理文史资料,恢复受损古迹,使之成为一笔万分宝贵的文化资源。”

  人文价值异常丰富

  王良炎说:“蜀墅塘建好时周长3600步,可以汇集四山七十二涧之水,堤坝有70多丈(约合240米),总面积四顷五十三(相当于453亩),下游的灌区达到7000亩。”
  据村民王良友介绍,此后的宋元明清几朝,一个又一个外姓从其他村庄迁到曾经几乎无人居住耕作的灌区,这一点从现在仍沿用的“塘西”、“塘边”、“塘角”、“塘下洋”、“塘下”、“田心”等地名就可以看出蜀墅塘的影响力如今已经造福十多个村庄免遭旱情威胁,成为佛堂乃至义乌的富庶之地。
  蜀墅塘风景优美,传说众多,比如王良炎整理的《秦朝蜀地飞来一山》、《凡人与神仙斗法》等等。宋朝“乌伤四子”之一的陈炳曾写下《蜀墅塘记》,这是历史上第一篇描述蜀墅塘的文章,1344年夏,家住附近的元名医朱震亨(号丹溪)发现蜀墅塘北堤溃缺而倡修蜀墅塘,并写下《重修蜀墅塘记》。
  此后,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闻讯前往考察访问,更是写了一篇脍炙人口的《蜀墅塘记》:“义乌县南四十里,有塘曰蜀墅焉……至正四年夏,水瀑而堤坏,田遂不稔。丹溪朱君震享悯农之告病也,白于县尹周侯自强。为下其事,命双休巡检张某来视役。震享遂尽召有田之民,履其亩而使之输其力,荐货有差,复出役夫之功一千,以为从倡。众悦趋之,一听震享之经画。补其缺遗,增以崇,高筑其址,加辟而渐杀其上……”这些看起来古旧的风雅故事时至今日依然散发着迷人光彩,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更给后塘村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揭开义乌蜀墅塘神秘“面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