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王氏宗祠寻古。
姜堰东后街48号,迎宾东路西首,有一座青砖黑瓦的古代建筑,除了门头上“王氏宗祠”四个字外,和姜堰城区其他古建筑相比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就在这不甚起眼的古代院落里,却掩隐着辉煌的过去……姜堰王氏宗祠是泰州学派之巨擘王栋的家祠,它与泰州的吴陵精舍(崇儒祠)、东台安丰的东淘精舍同为明代泰州学派、“淮南王氏三贤”———王艮、王栋、王襞讲学以及活动的重要场所。1985年,王氏宗祠被姜堰市人民政府(原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王氏宗祠始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重修,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26平方米。原始建筑从东侧自南向北有牌坊、水井、门厅、寻乐堂、祖堂,西侧自北向南有一庵公祠、节孝祠、花厅、厨房、耳房、宗祠门面房。现存门厅、寻乐堂、祖堂、一庵公祠(也叫“三贤祠”,内祀王艮、王栋、王襞像位)、节孝祠(内祀该族在节、孝操持方面有突出表现者之牌位)、厨房、耳房,主体建筑保存完好。祖堂坐北朝南,面阔三间12米,进深7檩6米,硬山顶,祖堂、寻乐堂屋脊皆有鸱吻装饰。门厅檐高3.6米,设马面墙,形制特别。门厅马面墙上方嵌正楷阴刻“王氏宗祠”石额一方(泰州州牧萧景训题额),长115厘米,宽40厘米,刻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
王氏宗祠在建筑的规模和体量上和明代民居虽没有多少区别,与当时富商大贾、权贵豪门的深宅大院也无法相比,但小小的院落更显泰州学派思想的平民性。作为泰州学派的讲学之所,王氏宗祠施教对象多为社会基层平民。泰州学派倡导的“百姓日用之道”,直截了当地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和“人即道”的命题,这一“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在当时社会是非常进步和难能可贵的。
王艮、王栋和王襞,世称为泰州学派的“淮南王氏三贤”或称“淮南三王”。三贤著作颇丰,均被清廷收入“四库馆”珍藏。民国初年曾将上述书籍,铅印行世。他们不仅是泰州学派思想的创立者、宣传者,更是泰州学派思想的践行者,他们的思想观点是一脉相承的。袁承业在编印《王心斋先生选集》序中说“先生(王艮)之学,自一庵翼之而始畅,至东厓继之而更纯。一庵者,先生族弟栋也;东厓者,先生仲子襞也。”
王艮、王栋的先祖伯寿是从苏州迁徙来淮南安丰场的。据《三水王氏族谱》“徙居考”述:“皇明《通纪》书‘洪武七年甲寅冬十一月,命徙江南民十四万户,以实凤阳。’始祖闻有徙民之命,即携其子若孙,自徙江北,卜居安丰场。”如此说来,王艮、王栋始祖并非“洪武赶散”(洪武十三年)徙迁江北安丰。王伯寿生三子,国祥、国瑞、国祯。国祥、国祯居东台安丰,国瑞分居姜堰镇。国祥生仲仁,仲仁生文贵,文贵生公美,公美生纪芳,王艮父名王 ,字纪芳,号守庵。国瑞生善卿,善卿生德元,德元生文善,文善生王赞,王栋父赞,号柏林(以医名)。由是可知,王艮、王栋均为伯寿公第七代后人,王艮生于成化十九年(1483年),王栋生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王栋小王艮20岁。王襞为王艮之次子,生于正德六年(1515年),比其族叔王栋仅小12岁。
泰州学派是明代后期一个独特的学派,创始人王艮出身平民,是一个平民思想家,其主要思想,用现在的话语来说,是强调个人的主体性,亦即“人本思想”。王艮的思想得以广泛传播,泰州学派得以名扬天下,和王栋、王襞的努力宣传分不开。王栋在泰州学派中虽不如颜钧、何心隐、李贽等人那样的激进,没有他们那种“赤手以搏龙蛇”、欲“掀翻天地”的精神,但他和王襞都是王艮的左右臂,在继承和阐述王艮思想上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王氏思想家
王氏的思想家的确不少,王夫之,王守仁就了不得了,还有许多。实在难得,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