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39376|回复: 0

    徽州王姓分布及名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6 11: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徽州王姓两大支,一支琅琊郡,一支太原郡!
      《太原王氏会通世谱十三卷》载:唐代王仲舒(字弘中,谥文靖公)为迁江南宣州王氏始祖。其孙王希羽(字鹏远,官秘阁校正)为避唐末兵乱,初迁歙之黄墩,不久再徙东七里泽富,即新安王氏之始,也是歙之泽富王氏始迁祖。希羽孙王明,宋初为广州太守,告归泽富后居处改名荣归,后子孙蕃衍,其地又更名王村。《武口王氏统宗世谱》云:唐仲舒公,自河南而家于宣州船茬塘。仲舒死后,当黄巢起义军逼近时,其夫人李氏为避乱,携七子逃难居簧墩。
      王希翔唐未自黄墩迁居婺源武口;王云北宋后期自篁墩迁居婺源中云;王瑜号双杉仲舒孙唐光启年间自黄墩迁居婺源龙井墩。清之大臣王茂荫出自该族。
      婺源武口,中云,双杉都是该支!
      出自江左王氏(江左出自琅琊)之后,导公后裔褒公为王氏咸阳祖,褒公四传至綝,綝公生十子,其中第三子曰曒;曒公又五传至玙,为唐肃宗宰相;玙公二子,长曰及,次曰又,又生鐬,鐬公生璧,是为新安王氏始祖。璧公字大献,好骑射任侠。时值唐季,天下大乱,民无宁日。璧公率众戢民安境,民所赖之。时杨行密为宣歙观察使,闻璧公名,历补军职。璧公随之东征西伐,屡建战功。杨行密建国为吴,拜璧公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兵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行密卒,子渥嗣立,淫虐无道,出璧公为祁门令。璧公遂请老致仕,定居于祁门城西百余里之苦竹港。璧公生有九子,皆仕于南唐和吴越,或为谏议大夫,或为行军司马。九子共二十三孙,分徒各郡,散处江之东西,如安徽之祁门、歙县、绩溪、黟县、休宁、宣城、江西之婺源、九江、彭泽、湖口、浙江之建德,以及江苏之南京、泰州、高邮等地、号称一百三十六房,为江南王氏之又一大族。

      徽州“王氏”因唐末黄巢起义而避乱徽州,后代有成者主要有五代文学家王希羽、清代政治经济学家王茂荫等。
      王希羽,唐五代歙州人,元复元年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后与杨夔、康骈客于田。诗一卷,今存一首。诗词、琴棋有较高的造诣。
      王茂荫(1798年-1865年) 清朝货币理论家。安徽歙县人。道光进士。曾任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著有《王侍郎奏议》11卷。咸丰元年(1851年)为给清政府筹措军费,上《条议钞法折》,建议发行纸币,提出“极钞之数,以一千万两为限”。其目的在于用控制数量来防止通货膨胀,以便“无累于民”而“有益于国”。咸丰三年(1853年),针对肃顺等请添铸“当百、当五百、当千”大钱的建议,上《论行大钱折》,严加批驳,指出:“官能定钱之值,而不能限物之值。钱当千,民不敢以为百;物值百,民不能以为千。”这一论点触及到货币名目论混淆价格标准和价值尺度错误的要害,是对通货膨胀政策的有力驳斥。翌年,他又对发行不兑现纸币上《再议钞法折》,力主将不兑现纸币变为兑换纸币,触怒了咸丰皇帝,被调离户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注83中曾提及此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