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4841|回复: 1

    影响重大的《太原晋阳王氏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3 15: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影响重大的《太原晋阳王氏谱》,是太原王氏辉煌时期有历史记录。
      如同《琅邪临沂王氏谱》一样,《太原晋阳王氏谱》也是由汪藻从史书中辑出,作为《世说新语》的附录刊行于世的,此谱前是世系图,中是正文,后有附录,是后汉至南北朝间太原王氏十个著名的家族,也是王姓中的重要支派之一,本谱就是太原王氏辉煌时期的历史记录,因此具有重大意义。
      太原王氏晋阳一支,始自后汉王柔、王泽兄弟,三国时有司空王昶,西晋有司徒王浑,东晋有尚书王坦之、大将军王恭等著名政治家,又是两晋三位皇后的母族。至东晋末年,因为政治斗争的缘故,遭受灭门之灾,从此消声匿迹。他们是历史上贵显最早的太原王氏支派之一。
      《太原晋阳王氏家谱》,将柔、泽兄弟作为这支王姓人的二世,认为在二人之前,即汉征士王霸咸十九世孙某,亦即柔、泽二人生父,应是这支人的第一世。《唐书宰相世表》及《古今姓氏书辩征》等书,则认为柔、泽乃王咸十九世孙,并非咸十九世孙生柔、泽,这是此谱与其他书中所记不同的地方。从柔、泽开始,传八世系东晋大将军王恭子王简、王昙亨等人,为这支人的第十世。在第十世人中,又有王和、王慧龙。王慧龙之乃隋唐太原王氏开基者,谱中谓晋尚书仆射王愉之孙、王缉之子,其根据显然是《魏书》及《北史王慧龙传》中的慧龙"自叙"。慧龙的后代在北魏时大兴,被当作太原王氏的代表,但此谱不按惯例"用诸史谱至陈隋至"(汪藻语,见《世说叙录》卷上),只及慧龙一人,正好说明作者对王慧龙身份的将信将疑。
      此谱还有另外几处与史书不同的地方。如四世王献,《晋书作"王黯";二世王柔的官职,谱作"汉匈奴中郎将",《三国志王昶传》注引《郭林宗传》则作"北中郎将";三世昶甘露四年薨,谱书漏载;王道素,谱注鞭世系作"王浚孙"。入第七世,而《晋书王浚传》作"沈从孙",即王浚从子。据此,道素则是第六世;王简,谱作大将军王恭子,入第十世,《晋书王恭传》则作通行史书有异,但在汪藻的时代,也许另有所据,因此也不能武断地认为就是家谱的错误。
      在这部这部家谱的附录部分中,还突出了家谱的《世说叙录》特点。将《世说新语》中琅邪、太原二望王姓人的别称一一列出,并注以本名,这也是此谱的一大特点。众所周知,《世说新语》乃笔记小说,所记故事皆出自汉晋社会中,有鲜明的生活化、社会化特色。书中的人名往往不直呼其名,而用其字号或字职、俗称、乳名、绰号等代替。这样虽增加了书籍的可读性,但也给不了解当时社会历史的读者带来许多困难。如,同是王济一人,就有王汝南、王武子、王骠骑等多种别称;王沈有王佛大、王大、阿大、王建武、王荆州五个别名;王坦之也有王文度、王中郎、王安北、王北中郎、阿讷等多种别称。家谱把太原及琅邪两族王姓四十六人九十九个别称统一排出来,使人看后既知其本名又知其别名,为阅读和研究提供了极大方便,进一步增加了此谱的使用价值。
      此谱的版本及流传,与《琅邪临沂王氏谱》相同。
    发表于 2009-8-3 15: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兔认真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