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潭三槐王氏支系(今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帝胄姬姓之后,得姓于黄帝的第四十二代后人、周武王的第二十三代子孙。周灵王姬泄心生太子姬晋(又名子晋、子乔、王乔)。《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因以为氏。”唐刘禹锡书《王质神道碑》载:“质字华卿,始得姓自周灵王太子晋,宾而天仙,时人号曰王子,因去姬为王氏。”隋唐及以后分为中山、河东、河内、邺郡、开闽、三槐等宗支。中国历史上各姓氏都有“郡望”或“堂号”。“郡望”是姓氏的籍贯,“堂号”是姓氏宗支的名号。龙潭三槐王氏的始祖周灵王的太子晋(太原王氏始祖王威)。北宋乾德三(965)年,王威孙子王佑奉旨勘察大名府镇守使符彦卿。王佑察明符彦卿无罪,回朝竟以全家百口担保符彦卿无罪,被宋太祖赵匡胤黜为护国军行军司马、华州安置。王佑亲手在庭中种植三棵槐树(相传,周代宫廷植槐树三棵,荆棘九株。百官朝见天子时,三公面对槐树而立,九卿面对荆棘而立),并预言:“我的后代,必有为三公者,此可为证。”王佑次子王旦于北宋景德三(1006)年官至宰相。从王威的第四代王懿、王旦、王旭弟兄将莘县(今山西省莘县)王氏更名为三槐王氏,将宗族祠堂命名为“三槐堂”;王威的后裔,也有把本宗支或房系祠堂命名为“槐荫堂”的。
山西太原三槐堂王氏的后裔王必成字学圣,约于元至正十九(1359)年避战乱,从江西吉安府太和县迁徙到湖南宝庆府(今邵阳市)武攸县(今武冈市)定居落业。约清乾隆五十一(1786)年,武冈三槐王氏第十四代王廷浩从湖南武冈逃荒懋迁到重庆府涪陵州酉阳县龙潭赁庑落业;五十二(1787)年,王廷谟从湖南武冈逃荒到四川成都双流县城西门内梁家巷落户经商。清光绪三十四(1908)年五月,龙潭三槐王氏廷谟第四世孙王大逵避债、逃荒,从酉阳县龙潭镇迁到贵州平越府余庆县合江里(今龙溪镇)定居落业。重庆酉阳龙潭三槐王氏第十九世王贵嘉,195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至1973年,先后任中共遵义县南白区委员会书记、南白区革命委员会主任;1973年至1975年任中共遵义县委办室、遵义县革命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主任;1975年至1983年任中共遵义县委员会常委兼县委落实政策领导小组、改正右派领导小组组长。
《龙潭三槐王氏家谱》,由王怡富、王贵嘉、王淑璇、王贵衡、王贵光倡编,王贵嘉编辑,王怡富、王尔逊、游锡嘉审稿,王宗坚、王宗强校阅。1998年12月椠本。《家谱》由《前言》、《凡例》、《序言》、《王姓宗族寻根溯源》、《龙潭三槐王氏班次与变迁》、《龙潭三槐王氏世系表》、《龙潭三槐王氏族亲人简况齿录》、《王氏族谱》辑录、《附录》等要素组成。
《龙潭三槐王氏班次与变迁》载明洪武至清初龙潭三槐王氏十二世祖字派“必、再、应、嗣、王、兴,文、仲、世、加、友、添。”载清雍正十(1732)年湖南武冈创修族谱时续议二十世字辈排行:“朝廷福泽大,富贵宗伦常。定以承先达。荣华永吉昌。”
《王氏族谱辑录》收录清雍正十年《创谱自序》、《老谱赠序》,乾隆三十一年《修谱自序(一)》、《修谱自序(二)》,道光十年《三修谱自序》,光绪十九年《五修谱自序》,民国19年《六修谱自序及赠序》;收录《家训》、《家规》、《家诫》、《家札》。
家训12条:“一、孝父母;二、友兄弟;三、和夫妇;四、训子孙;五、重丧葬;六、诚祭祀;七、别继承、八、谨嫁娶;九、睦宗族;十、辑乡邻;十一、肃闺门;十二、慎择术。
家规10条:一、敬祖宗;二、敦孝友;三、教子弟;四、信朋友;五、设学校;六、重农桑;七、宜勤俭;八、畏法律;九、顾户纲;十、恤无告。
家诫14条:一、诫忤逆;二、诫犯上;三、诫邪淫;四、诫赌博;五、诫酗酒;六、诫争讼;七、诫转亲;八、诫乱宗;九、诫匪盗;十、诫骄傲;十一、诫游薄;十二、诫怠惰;十三、诫刻薄;十四、诫轻浮。
收录《西阳龙潭王善人墓志铭》、《西阳龙潭王善人传》、《王孝子畅廷(大遂)传》、《王母吕太夫人行述》、《妻冷夫人事略》、《龙潭王氏耆寿表》。
《附录》记载《称谓习俗》、《本宗九族系统图》、《称谓表》、《部分宗亲通讯录》、苏轼《三槐堂铭》。
(作者 朱存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