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4956|回复: 0

    河南省镇平县王姓蒙古族研究探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6 15: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镇平县蒙古族,散居全县二十三个乡镇,又以晁陂、贾宋、老庄,马庄和王岗为多数,而且多与晁陂有关,其后代有迁居许多省县者,究其来源,世远年没,加上与汉族世代杂居相处,直到解放前在公开场合还多讳言其族属,虽然留下许多传说,但众说纷纭,谬误百出,莫衷一是,难免有些牵强附会,以讹传讹,甚至张冠李戴,混为一谈。为了进一步弄清镇平县蒙古族的来历及其与淅川九重、新野王集等地蒙古族的关系,我们又深入走访群众,查阅《元史》、《南阳民族宗族志》、《镇平少数民族宗族志》以及碑刻和王姓各支族及各家研究意见,并对传说和各类资料归类整理,分析研究,对镇平县蒙古族的来历族属和各支关系作初步探析,如有错谬之处,敬希各界及同族名人不吝教正。
      一、来历和族属
      镇平县王姓蒙古族来自元末明初,属于元朝皇室宗族。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阶级压迫政策和中后期政治腐败,朝纲不振,阶级矛盾尖锐,英宗、仁宗时各族人民已起义不断,到惠宗(元顺帝)时至正11年(1351年)爆发了大规模的红巾军起义,各地人民起义相继而起,加上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使元统治力量削弱。到元顺帝至正16年(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后,势力迅速扩大,1364年称吴王,逐步消灭各地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到元顺帝至正27年(1367年)朱元璋命军北伐,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明朝,接着命大将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攻大都(今北京)。至正“二十八年七月,大明兵逼京城,帝与皇太子及六宫至於宰臣近戚皆北奔,而命淮王帖木儿不花监国,庆童为左丞相以辅之,八月二日京城破,淮王与庆童出齐化门皆被杀。”(1) “俄而城破帖木儿不花死亡,年八十三岁。”(2) 至正“二十八年顺帝将北奔,诏帖木儿不花监国,而以和尚佐之,及京城将破,即先遁不知所之。”(3)说明帖木儿不花和和尚及其家属有逃出北京的可能,若逃出北京,作为元朝末年的统治者,又是皇室宗族,绝不会以公开身份存在,而只有隐姓埋名于乡里,是否就是镇平的一支,又是怎样到镇平的呢?
      镇平县蒙古族的来历及传说是元顺帝在明军北伐,围困大都(今北京)之际,看大势已去,“移祚北归”,帖木花儿随其四叔父陀陀丞相,由生门救出家属,带领残兵败将意欲北归,由于明军已将雁门关归路封锁,他们走投无路,只好盲目北逃,在濮阳与明军相遇一战而败,“濮阳兵败,新乡渡河,留居晁陂,遂因王而姓王氏。”(4)四陀王到晁陂后,心神不定,感到树大招风,怕暴露身份,后迁隐于邓县九重(现归淅川县)。帖木花儿到晁陂后传四世,均葬于晁陂东岗,“其碑皆书王公之墓,而不书名,之五世祖东溪公立碑时,方敢追刻始祖二老,二世祖大老,三世祖讳贵,四世祖讳宗。”(5)“历时一记,名号始显”,足见亡国遗族俱祸心深,明嘉靖十一年(1352年)鉴于朱明王朝逐步放松对蒙古遗族的戒心,始在二世祖墓前树碑,约略记述来历:“昔元记,自文宗殂,顺帝御极,明主由和阳渡江,取太平路,逼燕京。元帝奔应昌,遂移祚。公睹气运迭嬗,克自保重,游冀北,走覃怀,率江左,渡河南,偕先大人经历殆尽,卜居晁陂。”(6) 清楚的说明了晁陂蒙古族是在元朝末年朱明王朝军队打到北京,元顺帝北逃后,他们好其长辈南逃隐居内地的蒙古族皇室宗族。晁陂王氏族谱还明确说:“我晁陂王氏,宗自蒙古,乃元胄也。”(7) 都说明晁陂王氏来源于蒙古。“迁徙图存,势不得已,去国怀乡,情不自禁,从来播迁之际,未有能恝然于中者。”(8) 这支蒙古族隐居异乡,在朱明王朝的压抑之下,忍受歧视,也从没忘记自己是蒙古人,而时刻在怀念着故土。淅川县九重王成墓碑也记载(清光绪二十三年立):吾家始祖王公讳成者,本元宦也,而逸于明□□□年四百□……”(9) 也说明来自元末明初。
      到清朝王姓蒙古族疑惧冰消,开始参加科举考试跻入官场军旅,并毫不隐讳地承认是成吉思汗的子孙。至康熙九年,蒙古人王靖域取得岁贡生,是为晁陂王姓蒙古族进入科甲名录的第一人,之后各家各户,都在堂屋正间,张贴祖宗牌位,不仅逐代记述姓名和配偶情况,而且,两侧的对联更清楚的写着:宗自蒙古,远迁燕京,明卜镇邑;祖由二老,创业晁陂,统垂□□。(后二字随其居住村名而定)。横批:我祖是皇。(10) 以表示对祖宗的来历刻骨铭心,世世代代永远不忘。
      为了追本溯源,弄清宗族的历史,他们不仅进行了许多调查,还决心挖开始祖的坟墓,以寻找墓志铭。“壬午之春(民国三十一年,亦即公元1942年)约同族众,在始祖墓所,开一隧道,寻觅墓志,以证事实,乃连掘数隧,均属堆土成坟,地层不变,俨然疑塚,虽然没有找到墓志,可是从始祖至四世祖,四代密葬的事实,却与蒙古族皇室贵族实行密葬的习俗,完全吻合。”(11)“他们若不是蒙古人而只是仕元的汉族官僚,实在没有必要一方面更改姓氏隐居异乡,一方面又念念不忘自己是蒙古人而怀念故土;他们若与皇族绝无关系,又何必一方面隐居避祸,一方面又处处申称自己元胄”呢?(12) 同时从晁陂蒙古族定居的时间、传说和文字资料都说明是在元末明初的时候,“因为,第一,晁陂王氏五世祖王东溪生活于明成化年间,若平均一二十五年一代推算,一世祖当时元末明初人。第二,淅川九重现存光绪二十七年《王氏宗派碑》记载:“吾族自始祖(王)成至今五百岁余……”王成生活的年代也与传说相合。第三,从现在镇平蒙古人一般为二十三至二十四世推算,其始祖正当生活在元末明初。1943年晁陂蒙古族为修家谱在墓中掘出一尊成吉思汗戎装铜像,收藏在王楼王富善家中,解放后公开面世后又失落,好在根据这尊铜像拍有照片,至今仍供奉在许多蒙古人家中。
      从上述传说和资料足以证明这支蒙古族是在1368年元亡时,由大都(今北京)潜逃至河南隐居镇平晁陂的皇室宗族。
      二、为什么会留居镇平晁陂
      “我王氏鼻祖,世远年没,文献无征,谨据二世祖墓碑。”(14) 和一些传说错谬难免。如传说和族谱记载,晁陂王姓蒙古族始祖是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贴睦尔第四子帖木花儿携带家属由其四叔父四陀王护卫,从大都(今北京)北门逃出,路经濮阳兵败,新乡渡河,留居晁陂,帖木花儿是君王,四陀王是臣王。据此查阅元史,元顺帝只有三个儿子,长子爱猷识理达腊,1370年即位,为北元必力克图汗,即昭宗,另两个儿子均早逝,元史中无一人叫帖木花儿,也无一人叫四陀王或封为四陀王的,只是传说与元史记载的淮王帖木儿不花有些事迹相似。至正“二十八年,顺帝将北奔,诏帖木儿不花监国,而以和尚佐之,及京城将破,即先遁不知所之。”(15)在位仅几天的监国帖木儿不花是顺帝妥欢贴睦尔第四子,而“帖木儿不花,始祖孙,镇南王脱欢第四子也。”(16)很有可能因妥欢贴睦尔名字前两字与脱欢音同而讹传。另外“传说四陀王被封为平南王,而帖木儿不花曾袭封镇南王,天历二年改封宣让王,至正二十七年,才进封淮王。元代无平南王封号,或以为镇南王即平南王。’(17) 还“传说元末四陀王和帖木花儿曾派往江南,镇压起义军,败于九江,返回大都,而帖木儿不花,于天历二年移镇庐州,后至正五年虽因伯颜擅权矫制遭贬,但脱脱为相后复还镇庐州,及庐州为起义军攻陷,乃‘挈身北归,留京师’。镇压起义军遭败北还京师的基本事实相同,有可能误将庐州传为九江。又《王氏族谱》引墓碑有“走覃怀”一语,而帖木儿不花镇守庐州时,与其兄宽彻普化于至正十六年曾受命,‘以兵镇遏怀庆路。’按覃怀又称河内,即沁阳,时为怀庆路治所,史实相符。(18)
      还传说顺帝北逃后,帖木花儿携家属从大都北门逃出,经濮阳兵败,新乡渡河,留居晁陂,而元史记载对受命留守京师的帖木儿不花在北京城破后是死是逃走的记载矛盾颇多,(前已提到)在元朝灭亡后,明朝宋濂等撰写元史时,对于隐居乡里的亡国遗族情况,肯定无法知道,仅能揣测而已。
      “从元朝留守人员看,自七月二十八日夜顺帝北逃到八月二日,明军破城相隔四天,有逃走的充裕时间;而且顺帝已连近戚一并带走,帖木儿不花以83岁高龄委以留守京师重任,他当自知顺帝并不指望他坚守,何不逃出一命,既然他有与国同亡的忠心,但也不能让其子孙坐守待毙,死于非命,帖木儿不花,安排其家属随同和尚‘率江左’一同逃出大都,后经濮阳兵败,新乡渡河,才留居晁陂。从明军看,顺帝弃城北奔即以达到朱元璋所提出“驱逐胡虏”的目的,只要不坚持抵抗和称兵割据,自然不会介意前朝少数留守人员的逃亡,而致力于对抗元朝扩廓帖木儿,李思齐,那哈出等残余兵力。因而,帖木儿不花从大都逃出的可能性很大,即便帖木儿不花因年事太高,难以在战乱中幸免一死,他的家属随其侄和尚一同脱难是完全可能的。(19)因元史没说明和尚以后入北元和投明,唯一可能的就是改名换姓隐蔽起来。”
      至于隐居镇平晁陂,一是当时主要战场在河南东部、河北等地,镇平地处偏僻,又非战场,还是通向陕、甘、山的要道,明军势力薄弱;二是和尚之父宽彻普化,自至正二十五年屯驻陕西省成州(今甘肃成县),宽彻普化和帖木儿不花同有受命‘以兵镇遏怀庆路’,(20)的经历;三是扩阔帖木儿还有几十万大军盘踞山西平阳,后退守太原,“及大明兵至太原,扩阔帖木儿即弃城遁,领其余众西奔于甘肃”。(21)监国帖木儿不花的侄子和尚等人逃隐后经中书省南部渡河,取道河南而趋关陇以作联系,以便东山再起,却因李思齐在陕西同明军处于交战状态,道路被阻,只好隐居镇平以观战局,后因明军节节胜利而作罢。
      三、与其他各县蒙古族的关系
      宽彻普化,帖木儿不花是“世祖之孙,镇南王脱欢子也”,(22)镇南王脱欢是忽必烈‘第九子’(23)脱欢有四子:长子老章,父脱欢薨袭封镇南王;次子脱不花,兄老章薨袭封镇南王,脱不花薨子孛罗不花,袭封镇南王;三子宽彻不花,元泰定三年封威顺王镇武昌,其子有四,歹帖木儿,别帖木儿,答帖木儿,和尚。四子帖木儿不花,封宣让王,后改封为淮王,后来帝诏以监国,有三子:报恩奴,接待奴,佛家奴。(24)
      元史宽彻普化传中和尚一段叙述:“其子曰和尚者,封义王,侍从顺帝左右,多著劳效,帝出入,常与俱。至正二十四年,孛罗帖木儿称兵犯阙,遂为中书右丞相,总握国柄,恣为谣虐,和尚心忿其无君,数为帝言之。受密旨,与儒士徐士本谋,交结勇士上都马、金那海、伯颜达儿,帖古思不花儿……,阴图刺孛罗帖木儿。帝期以事济,放鸽铃为号,徐士本掌之,明年七月,孛罗帖木儿入奏事,行至延春阁李树下,伯颜达儿自众中奋出,斫孛罗帖木儿,中其脑,上都马等兢前斫死之。”(25)镇邪除奸,保围朝政,实为镇殿,说明和尚即镇殿王。淅川九重王成墓碑正面书:“镇殿始祖考王公讳成 妣孙氏恭人 之墓”(26),与史实相符。说明王成即和尚隐居后的化名。因是皇族俱祸心深,事迹及世系晦暗不明和混乱不堪,一至六系子孙也是隐蔽的,甚至有些支派已杳不可得,足见是亡国遗族。
      元史宽彻普化传中记述:至正十六年,宽彻普化与淮王帖木儿不花,以兵镇遏怀庆“未几,复还武昌,命其子报恩奴、接待奴、佛家奴以大船四十只水陆并进,之沔阳攻徐寿辉伪将倪文俊,且载妃妾以行,兵至汉川县鸡鸣汊,水浅船搁不能行,文俊以火筏尽焚其船,接待奴、佛家奴皆遇害,而报恩奴自死,妃妾皆陷,宽彻普化走陕西。”(27)而至正十八年又出现“御史大夫佛家奴”(28)同时在宰相年表二,平章政事栏内,“至正二十一年、二十二年、二十四年”(29)均记述有佛家奴。说明佛家奴至正十六年遇害未死几经周折逃回京城,至正十八年任御史大夫,又多经坎坷至正二十一年始任平章政事。
      至正二十八年,大明兵逼近京城,顺帝北奔,诏以帖木儿不花为监国,拜庆童中书左丞相和和尚以辅之,城破后,“淮王与庆童出齐化门皆被杀。”(30)和尚和帖木儿不花三子佛家奴及其子孙们均无记载被杀和投降明王朝,说明已逃走隐蔽起来。晁陂世祖坟墓碑从始祖至四世祖仅书“王公之墓”有姓无名,至成化年间五世祖王东溪墓碑开始敢追述“始祖号二老,二世祖号大老,三世祖讳贵,四世祖讳宗。”(31)
      新野蒙古族在清嘉庆二十四年迁始祖三老坟墓碑记载“我始祖兄弟三人,长曰大老徙居唐河大河屯;次曰二老徙居镇平朝北店(晁陂之讹);惟我始祖三老独居兹土”。(32)与帖木儿不花三个儿子报恩奴、接待奴、佛家奴相一致,也与晁陂始祖二老相吻合。由此可见,唐河大河屯即始祖大老报恩奴或其子孙徙居(无大老坟墓,因至正十六年已死),繁衍至今。镇平晁陂二老接待奴(始祖坟假又有虚,墓碑立在二世祖大老坟前,而不是立在始祖二老坟前,因二老接待奴之争十六年已死),晁陂二世祖大老坟前碑文记载“公睹气运迭嬗,克自保重”等语,说明这支蒙古族实属潜隐河南镇平晁陂第一代先祖即二世祖大老帖木花儿。新野王集即三老佛家奴徙居地,现有其坟存在,碑文也清楚可见。
      从世系上看,晁陂二世祖大老帖木花儿是监国帖木儿不花的孙子,新野大王集三老佛家奴正是帖木花儿的叔父,淅川九重镇殿始祖王成(即和尚),正是帖木花儿的堂四叔,监国帖木儿不花也正是镇殿始祖王成的四叔,因他们都是皇裔贵族,元顺帝在国家危难之时,委任帖木儿不花留守京师,让和尚辅佐,正符合九重王(即和尚王成)是晁陂王帖木花儿四叔的传说。义王和尚受托辅政,又镇殿有功,因其排行老四,而称四陀王。
      “有关四陀王和帖木花儿的传说,乃是帖木儿不花事迹的讹传和衍伸,镇平蒙古人的始祖虽不是元顺帝的四叔和四子,却是元朝宗室诸王”。(33)所以他们才顽强的表白自己是黄胄,并悬挂成吉思汗像。
      综上所述:可知镇平县蒙古族是在元末明初,由大都(今北京)逃亡而来的皇室宗族,他们到晁陂后目观战局,元军节节败退,至明洪武三年扩阔帖儿沈儿峪大败逃回和林,东山再起无望,因人员过多,怕招来杀身之祸,才分散居住,改汉姓随汉俗,默默无闻,隐居乡里以求生存。所以他们的祖先事迹晦暗不明,传说混乱,甚至一些支派杳不可得,但他们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宗,只是由于时间漫长,史料缺乏,故传说出现谬误也是不可避免的。
      附注:
      1、元史卷一百四十二3400页
      2、元史卷一百一十七2912页
      3、元史卷一百一十七2912页
      4、镇平晁陂《王氏族谱》引始祖墓碑
      5、镇平晁陂《王氏族谱》引始祖墓碑
      6、镇平少数民族宗族志 11页
      7、南阳民族宗族志 晁陂王氏族谱序 126页
      8、南阳民族宗族志 新野县蒙古族清嘉庆二十四年迁茔碑记 133页
      9、南阳民族宗族志 127-128页
      10、镇平县少数民族宗族志 12页
      11、镇平县少数民族宗族志 12页
      12、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1986年2月 74页
      13、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1986年2月 74页
      14、南阳民族宗族志 镇平王氏族谱序 125页
      15、元史卷一百一十七2912页
      16、元史卷一百一十七2912页
      17、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1986年2月 74页
      18、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1986年2月 74页
      19、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1986年2月 74页
      20、元史卷一百一十七2913页
      21、元史卷一百四十一3393页
      22、元史卷一百一十七2910页
      23、元史卷一百一十七2912
      24、元史卷一百一十七2910-2912页
      25、元史卷一百一十七2911-2912页
      26、南阳民族宗族志 128页
      27、元史卷一百一十七2911页
      28、元史卷一百一十四2800页
      29、元史卷一百一十三2858-2860页
      30、元史卷一百一十七2913页
      31、南阳民族宗族志 晁陂王氏族谱序 127页
      32、南阳民族宗族志 新野县蒙古族清嘉庆二十四年迁茔碑记 133页
      33、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1986年2月 75页
                                  河南镇平      王汝潘    整理并录入
                                       二零零七年十月于无锡梅园
      (作者 王永炎 王飞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