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4453|回复: 0

    王氏湘学四大家中的王先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4 17: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氏湘学四大家中的王先谦

            在王氏湘学四大家中,最后一位是近代著名学者葵园先生王先谦,他出自长沙王氏家族。王先谦这支王氏家庭与上面三支王氏不同,它成名较早,且以文章官宦起家,很早以来就一直是湖南望族。
             据长沙王氏族谱记载,王先谦所在的长沙王氏家族兴起于明代,由江南上元(今江苏南京市)王氏派衍而来的。长沙王氏的肇基始祖叫王霑(1502-1561年),字子泉,江宁府上元县朱家巷人。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进士,官至国子监,后通判湖南岳州府(今岳阳市)。史称王 其人明敏仁恕,通判岳州时,决狱平反,政得人心,吏民颂之。王霑淡泊功名,当任满将升职时,他却乞请离休,悠游湖湘间。因喜湖湘地区人民纯朴、山水清秀,竟乐不思蜀,不再回南京故乡,而是留居湖南,落籍省会长沙,卜居长沙城北福善坊侧,遂为长沙王氏开基始祖。
            王霑娶妻吴氏,生一子名举,字棣宇,明嘉靖间举人。据说当年王氏开山祖王 见朝廷由奸臣严氏父子专政,政治日益腐败,因而临终遗嘱子孙:"当辈慎勿为官。"因此长沙王氏自第二代举人王举开始,几代都隐居不仕,以文儒为业。王举生一子素斋,府学廪生。王素斋生有三子:长子王应鸣,字行之,府学廪生;次子王应泰、三子王 仲,均这县学附生。当时正为明清鼎革之际,因吴三桂叛乱,湖南地区连年兵灾不断,王氏三兄弟中,老二老三后裔逃往他方避乱,后裔不知所终,只有老大王应鸣生子敬庵,王敬庵传子鉴右,王鉴右生子再周,王再周生子振玺。长沙王氏自王应鸣至王再周,均为长沙县县学生员,数代之间,书香传世,家族富饶,但无大显大贵、通儒硕学产生。
            长沙王氏传到第八世王振玺时,家族又兴显一时。王振玺,字玉符,清乾隆戊午举人,乙丑年(1745年)进士。当年长沙王开基始祖王 于氏开基始祖王 于正德丁丑年(1517年)中进士,如今,王振玺又于丑年中进士,复兴祖先事业。王氏族人认为这偶然的巧合预示着王氏家庭的复兴,而王氏家族果然从此长盛不衰。王振玺中进士后,官澧州学正,其子章,字龙溪,乾隆丁酉年(1777年)拔贡,历任湖南通道、安乡两县教谕。王章之子王声扬,字名园,县学生,以授徒为业。王远松生三子:用光、近光、锡光。其中,季子王锡光,字载之。乡儒教授,娶太学生熊敦富女为妻,生四子:长子王先和;次子王先惠,廪生;三子王先谦;四子王先恭,县学生,分省补用知府。王锡光四子中,三个早卒,惟有王先谦一支独存,且最有出息,实为长沙王氏的表率。
            王先谦(1842-1917年),字益吾,号葵园。清末同治四年(1865年)进士,曾官国子监祭酒、江苏学政。中年辞官归里,潜学,兼湘学与浙学之长,义理考据与经世致用并重,他虽在政治上保守反动,但学术上却极富成就,尤以整理国故最富盛名。他一生所蓍、编、校、注、辑、刊的著作多达五十种,共计三千二百余卷。所著《尚书孔传参正》、《诗三家义集疏》、《释名疏证补》、《汉书补注》、《后汉书集解》、《庄子集解》、《荀子集解》等,至今仍为学者推崇;他还辑选了《皇清经解续编》、《东华录》、《东华续录》、《续古文辞类纂》等大部头文献,对中国文化作出巨大的贡献。因而被尊为湘学泰斗、中国文化学术史上的通家大师。在“湘学四王”中,王先谦之名,又远出王 运、王文清之上,堪与王夫之媲美。正是由于王先谦的非凡成就和巨大贡献,使长沙王氏声誉高涨,名闻寰宇。
            长沙王氏至清末民初,除王先谦外,还产生了些较优秀的人才,如王先谦族子王祖邰,游学日本,年官清邮传部主事;族氏人丁却不兴旺,自始祖至民国初,虽传十多世,但仅三四百人祖为嗣。王兴祖,号湘阁,民国十年刻刊王先谦诗文集《葵园四种》行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