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4151|回复: 0

    净土不容贪婪者:王家塅的由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9 11: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家塅,是张谷英的一个小地名,亦是张谷英第二代古建筑群的别名。以前,这里住着王氏人家,但王氏为人险恶,贪婪残暴,不得善终,在张谷英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为自己写下了一曲家族没落的悲歌。
      从十六世祖云浦公始建王家塅(这里指建筑群)至今,虽然世异时移,“王家塅”这个地名却一成不变。据说,这是祖先们用心良苦,为了让后人记住那段历史,用王氏人家衰落的事实,警示后人为人不可骄纵贪婪,要尊圣贤礼乐,存仁义胸怀。
      话说当年,谷英公隐居渭洞风水宝地之后,果真人丁兴旺,到第八代思南公兴建第一代建筑当大门后,家族更加发达昌盛,相继出了一批文人士子,也有发了财的商人。引是陆续有人慕名而来张谷英兴建宅第、经商发财。张谷英逐渐成为东抵江西、平江,西达岳阳、湖北的交通要地,店铺林立,市井繁华,吆喝之声不绝于耳。
      王氏本是个外乡人,亦是看好了张谷英的发展趋势。此人阴险歹毒,为人狡诈,一双贼眼骨碌碌地转,但不乏投机之光。定居张谷英后,先是勤耕苦作,积了些钱财。但此人贪婪成性,不安现状,变着法子,想着捷径欲大捞一把,做梦都是稀里哗啦的金元宝世界。手里有了钱,便“抛砖引玉”,暗中勾结衙门贪官,做些偷鸡摸狗的勾当,从县里偷运私盐到这个已经名噪一时的古驿道贩卖,还狗仗人势,垄断盐市,欺凌乡里,为恶一方,为乡民所唾弃。可是“好景”不长,东窗事发了。王氏勾结官府偷贩私盐的事终被暴露,上面的贪贼被革职查办:王氏因偷贩私盐、“鱼目浑珠”、为恶乡里之罪被绳之以法。一家老小病的病,亡的亡。后来他的妻子空闺难守,携了小的,席卷而走,不知去向,自此一门没落。
      帮事还得从头说起。
      传说某日,一个衣裳褴褛、步履蹒跚的老者来到王氏盐铺,请求赊以食盐,他日再还钱。王氏出口恶言,还用力推了老汉一把,说:“穷光蛋,有钱买盐,无钱莫碍了老子做生意。”
      经这么一推,老人打了个趔趄,眼睛发花,栽倒在地,好一阵还没爬起来,布满皱纹的脸上滚下两行热泪。
      这时,一个肩背布囊,行走如风的道长经过这里。看到地上这个泪光滢滢的可怜老者。道长把他扶起,问清了缘由。见王氏如此狠毒,牙齿磨得咯咯响,说:“岂有此理,真是没天良。大爹,您等着,我给您买两斤盐。”说完,道长整了整衣冠,朝盐铺走去。
      “掌柜的,买两斤盐。”他把布囊往柜台上一甩,从里面取出一锭白花花的银子,“咣”的一声搁在那里,佯装得非常潇洒,说道:“不要找了。”
      王氏一眼便看中了道长那布囊。她称好了盐,堆起一副难看的笑脸:“多谢大爷,您的盐。”
      道长背起行囊,提了盐,转身就走。
      王氏一双贼眼跟着老道的背影转,自言自语,“今天运气不错,碰个大爷。”看着道长出了门,把盐径直交给了那位老者,还叽哩咕嘟地说着什么,他把大腿猛一拍,“嘿,机会来了。”便胡乱装了几斤盐,飞也似的跑了去,怪叫道:“哎呀,大爷,这是您亲戚啊,早先是我的不是,多有得罪,您大人不计小人过。您看,我这里有几斤盐,算是赔礼的。二位老人家有空的话请到鄙店小聚,喝两盅,解解渴。”说完就拖人。
      二位老的被他强拉进了店里。坐罢,王氏马上叫人上了果子,寒喧了一番,说是取酒菜去了。
      老道悄悄跟着,从雕花隔窗窥见王氏在里面鬼鬼祟祟地倒酒,心里明白了七分,迅速回来坐定。
      王氏取了酒,嬉笑着说:“大爷,我这可是张谷英上好的谷酒啊,特拿出来请您品尝的。”
      王氏手里倒酒,眼睛却斜着道长那沉甸甸的布袋,心里窃喜,想着:等一下你的银子就是老子的了。
      这边,老道早已把王氏的底摸了个透。酒未沾,他先使了法:只见那老者突然“哎哟,哎哟”地叫,抱着肚子大喊肚子痛,额头上沁出了豆大的汗珠。道长立即起身,礼貌地说:“掌柜的,这酒怕是喝不成了。大爹肚子痛是厉害,我得赶紧送他去看医生。”说完背上行囊,提了盐,扶起老汉就走。
      王氏想跟着他们,又怕看病的钱要自己垫,只好没精打采的说:“不必客气,那就改日吧,小店人手不够,我就不一起去了。”
      待老道他们走远,王氏气就不打一处来,用力往店门一捶。门“嘭”的一声,把小二吓得一跳,还以为又做错了什么事,愣在那里不敢吱声。只见王氏径直在那里大叹了一口气,从牙齿缝里挤出几句硬梆梆的话:“他妈的X,眼看就要到手了……就是那死剋,死老鬼……断了老子的财路……不得好死。”
      小二方才回过神,急忙做自己的事去了。
      月夜,一个黑影疾走在王家屋檐上,身轻如燕。正是那道长,仍然背着那布囊。只见他从天窗飞身下来,找到了王氏的盐仓。房里大大小小的袋堆积如山,密密麻麻。他肯定王氏是个私盐大贩子,难怪平江人都到这里进盐!他把那布袋倒了个头,一袋盐一样的沙子“沙沙“地倒入一只大盐缸。然后,他找了个瓢把盐沙调匀。觉得可以了,却没动其他盐袋。
      且说那布囊,要用钱的时候装的是银子;不用钱时那装的就是沙,渭溪河沙多。 
      来到天井旁,老道腾空飞起,“噗“的一声,出了天窗,风似的便不见了踪影。
      到了第二天,有几户人家买盐,吃出了沙,但却不敢吱声。又过了几天,很多人都吃出了沙。人们你一句我一句都说吃了王氏掺过沙的盐,把他告到了官府。一经查办,查出了几个黑官,革了他们的职。王氏呢?收了他的盐,封了店铺,押去坐了大牢。
      押人的那天,那位道长环抱着双手,面带讥讽的笑意站在指手画脚的人群里,看着人们议论纷纷。
      传说,这位道长就是常来张谷英看风水的神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