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6133|回复: 0

    青海高原的姓氏村庄与百家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2 13: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引 言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炎黄子孙。我国自炎、黄、尧、舜、禹帝至夏、商、周三代,大量封赐诸侯国3000多个,加之各诸侯国又有分支派生,故形成了中华民族上万个姓氏。在5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这些姓氏由中原向周边地区陆续迁徙定居,特别是程度不同地开发了环境艰苦的大西北。
      如今党中央发出“西部大开发”的号召之际,联想到我们的祖先在历史上已有开发西部的成果,即形成无数姓氏村庄的人文印记等,为我们今天的西部大开发已做了转运站的工作。因此我们急呼!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们,赶快响应党中央发出“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号召,于此已有您的亲属族人在等待,让我们共同为西部大开发做贡献。这里笔者仅以《青海高原的姓氏村庄与百家姓》拙文予君引路吧,也为已居者寻根探源。

      一  
      青海高原的人类活动历史极为悠久,古文化亦非常灿烂。早在上古原始社会至夏、商、周三代时已形成西部羌、戌、氐等少数民族,各部落以崇拜的图腾或某种标志作为各部族的种号,继而逐步形成了各自的姓氏。
      自周穆王西游至青海湖与该地区的原始氏族女首领“西王母”会面,至春秋时秦穆公霸西戎,以至汉代以来,随着中原王朝在青海屯军屯田及移民实边政策,汉族人口陆续进入青海高原,到明代,已成为青海的主体民族,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汉族等在青海定居,进行开发活动的过程中,各地形成了许多以姓氏命名的村庄。这从如今青海各县,特别是东部河湟地区的很多姓氏村庄足以说明。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全省(主要是东部农业区)已有姓氏村庄900多个,其中西宁市有76个(包括街、巷、村名),大通县有111个,乐都县113个,民和县84个,湟中县125个,化隆县29个,湟源县43个,平安县22个,互助县234个,贵德县47个,循化县12个,同仁县7个,尖扎县5个,门源县4个,泽库县1个,贵南县1个、刚察县1个。以上姓氏村庄统计,只包括西宁市、大通县、湟中县、互助县、湟源县、贵德县的所有自然村及乐都县的部分自然村,民和县、化隆县、循化县、平安县等只统计到村委会,即行政村,不包括自然村。若将后面几个县的自然村统计在内的话,青海的姓氏村庄定会有1000多个。
      青海如此众多姓氏村庄的形成由来已久,这在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西宁兵备道佥事杨应琚编纂的《西宁府新志》卷之十二建置志·堡寨中多有记载,所记以姓氏命名的村庄就有400多个,除部分村名有变化或佚名外,绝大多数村名仍沿用至今,这些姓氏村庄中包含的姓氏有近200个。
      根据1996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姓氏大辞典》(袁义达、杜若甫编著),我国古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共有11969个,其中单字姓氏5327个、双字姓4329个、三字姓1615个、四字姓569个、五字姓96个、六字姓22个、七字姓7个、八字姓3个、九字姓1个,此外还有异译、异体字姓氏3136个。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专家杜若甫、袁义达以人口多少为次序,排列出的“总计约占汉族人口的87%”的我国常见的100个汉族姓氏,结合青海的姓氏村庄等情况叙述之。
      在全国排名前百位的姓氏中,李、王、张三大姓分别占我国总人口的7.9%、7.4%、7.1%,这在青海同样如此。在青海高原以李姓命名的村庄同样名列第一,在《西宁府新志》中有25个,而今有52个。其中大通县有李家山、李家磨、李家堡,乐都县有张王李赵庄、李家大庄、上李家、2个大李家、2个李家台、李家壕、2个下李家、李家湾、李庄及李家乡,化隆县有李家哇门、李家村,湟源县有李大庄,互助县有下李家、刘李山、李家山、李家滩和2个李家、7个李家庄村,民和亦有李家庄、李家湾、李家岭、李家坪,同仁县有李屯、李家巷道,贵德县有李家卡卡,湟中县有李家窑、张李窑、李家湾门、2个李家庄、李家、李家山、李九庄李家台、李家脑村,尖扎县有上、下李家村。王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有14个,而今已有33个,其中西宁市东郊有王家庄,大通县有2个王家庄,湟源县有王家庄廓、王家庄,乐都县有张王李赵庄、上王家、下王家、苏王庄、2个王家庄,互助县有王家、王家台、王家沟。3个王家庄,民和县有王家山,贵德县有王家街,泽县有王家乡。湟中县有王斌堡、王尔堡、王沟、王家沟、王家湾、3个王家庄、3个王家山村,乌兰县有王家旗。张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有12个,而今已有32个,其中西宁市有张家湾、大通县有张家滩、乐都县有张王李赵村、张高家、张家庄、张家寺村,湟源县张家湾,平安县有张其寨,化隆县有张连堡,贵德县有张家坝、张宁家、张童家、张家沟村,湟中县有什张家、张李窑、张家坪,互助县有张家脑、张家岭、张家窑、张家、张达湾、张家坡、张家口、3个张家庄、2个张家湾、4个张家沟村。刘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有10个,而今已有23个,其中西宁市有刘家寨,大通县有刘家庄,化隆县有刘什东,互助县有刘家堡子、西刘家、刘家巷、上刘家、刘家山、刘家河、3个下刘家村,湟源县有刘家台、乐都县有刘家寺、刘家湾,民和县有刘家寺和2个刘家湾,湟中县有刘小庄、刘家沟、刘家堡,贵德县上刘屯、下刘屯村。陈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有6个,而今有15个,其中大通县有陈家山、陈家庄,湟中县有陈家滩、陈家庄、陈家窑,贵德县亦有陈家庄,互助县有陈家洼、陈家台、2个陈家庄,乐都县有陈家磨、陈莫家、陈余家、陈家堡。杨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有12个,而今已有37个,其中西宁市有杨家寨、杨家湾、杨家巷、杨家一、二、三、四巷,大通县有杨家磨、杨家湾、杨家寨,乐都县有上杨家、下杨家、杨家门、杨家岗、杨家山、杨纪堡台、杨家堡子、杨家大庄、杨家河口村,湟源县有杨家湾,民和县有杨家牙合、杨家湾,平安县也有杨家,互助县有杨家湾、杨家河、杨家庄、杨家村,贵德县和尖扎县各有杨家村,湟中县有杨家滩、杨家台、杨家庄、杨库村、杨家、杨家门、杨家圈阳坡、杨家圈阴坡村。
      在青海高原和内地一样,也有赵庄、高家庄、马家河。赵姓村在《西宁府新志》已有18个,而今有21个,其中大通县有赵家庄、上、下赵家磨材,乐都县有赵家、2个赵家湾、晁赵家、赵家堡、赵家庄、赵家坪、赵白湾、赵家寺村以及张王李赵村,互助县有赵家沟、赵家庄、赵家磨材,民和县有赵家湾、赵家山村,贵德县有赵家堡、赵家巷、赵家沟村,湟中县亦有赵家庄。黄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有4个,至今仍有4个,其中大通有黄家寨乡、黄家寨东、西村,化隆有黄吾具村。周姓村在《西宁府新志》有5个,而今已有15个,其中西宁市有周家泉巷、周家泉一、二、三、四巷,化隆县有周庄,贵德县有周屯、周家村,互助县有周家堡、周家上、下庄、周家庄、周家脑村,乐都县有周家坪、周家村。吴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有3个,而今已有12个,其中大通县有吴什庄,乐都县有吴家洼、吴赵家、吴家庄、吴家口村,民和县有吴家湾,同仁县有上、下吴屯村,贵南县有吴堡湾,互助县有吴家庄、吴家村,湟中县亦有吴家庄村。徐姓村在《西宁府新志》只有徐家寨、徐家庄,而今有7个,其中互助县有徐家、杨徐、两个徐家庄,乐都县有徐家沙湾、徐家台,湟中县亦有徐家寨村。孙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记载着8个:孙家山城、孙家堡、上孙堡、下孙堡、孙巴庄、孙让庄、2个孙家庄,而今只有5个:大通上孙家,湟中孙家窑、孙家阴坡村,贵德县孙家台、孙家沟村,看来部分已消失。胡姓村在《西宁府新志》只有苏胡庄,而今有4个:湟中、湟源县各有胡家台,互助、贵德县都有胡家庄。朱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记有9个,而如今有11个:西宁市朱家庄、朱南、朱北村(后2个原朱家寨一分为二),互助有朱家台、朱家山、朱家庄,湟中朱家庄、朱家沟村,化隆朱家湾、朱乎隆村,民和朱家岭村。高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有3个:高寨、高店堡、高台堡,而今有8个:乐都高家庄、高庙、高家营、张高家、高店子、高寨、2个高家湾。林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记有6个:林家庄、林路庄、占林庄、林何庄、2个林小庄,而今有13个:西宁市林家崖村、林家崖路、林家崖一、二巷、路林巷、路林一、二、三、四巷,互助县有林家台、2个林家庄,溪中县亦有林家庄。何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记有8个:何家寨、何家窑、毛何堡、5个何家庄,而今只有4个:乐都县何家山,化隆县何什家,湟源县何家庄,贵德县何家街。郭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仅有6个:郭家塔尔庄、郭小庄、郭隆寺庄、郭家堡、2个郭家庄,而今已有19个:西宁郭家培、郭小庄、郭隆寺庄,大通县郭洼庄,平安县上、下郭家庄,湟中县郭家湾,民和县郭家山,互助县郭家台、郭家洼、8个郭家庄,乐都县亦有郭家庄。马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记有27个:马家营、马家寨、马牌庄、马家山、马申庄、马鸡原庄、马营庄、马哈利庄、马王庄、2个马家堡、16个马家庄,而今有41个:平安县有上、下马家,乐都县有晁马家、马家营、马家岭、东、西马营、马家湾、马营寺、陶马家、马哈拉堡、马家庄,湟中县有马家滩、马家沟、马营村,民和县有马家河、马营、上、下马家、上马、下马一、下马二,互助有包马、马营台、马营寺、马家沟、马家窑、还有马家、马家庄、马家湾各3个,循化马家,湟源有马家庄,贵德有马家庄、马家西、下马家村。马姓村庄如此之多,这不光是汉族村庄,也有不少是回族村庄。常言道:“十个回族九姓马。”
      以上19个姓的人口在全国各占汉族人口1%以上,其人口之和超过汉族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所占人口比例为55.6%,这在青海高原差不多同样如此,从以上诸姓氏村庄之多足以说明。
      目前全国的数以上万计之姓氏中,比例居前100位名次的姓氏,在青海高原皆有之。继续按排列顺序叙述于后。
      罗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记有3个:罗家湾、罗家庄、罗家堡,而今有8个:西宁市有上罗家湾、下罗家湾(由原罗家湾一分为二)村,民和县罗家沟、罗家湾,贵德县有下罗家、罗家槽,互助县有罗家嘿、罗家泉、罗仁口村。梁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有二个梁家庄,而今只增加梁家圈村。宋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记有5个:宋家寨、宋韩堡、3个宋家庄,而今有7个:湟中县宋家沟,大通县宋家庄,湟源县宋家沟口,互助县宋家湾、宋家岭、宋家庄,西宁宋家寨。郑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3个:郑家山、郑家山城、郑家庄,而今有5个,增加郑家沟、郑家窑。今有谢姓村11个:乐都时谢家,湟源县谢家哑壑、谢家台台以及2个谢家、2个谢家滩、3个谢家台。韩姓村在清乾隆初有5个:韩小庄、韩家庄、韩家山城、宋韩堡、韩家磨,而今有7个:大通县韩家山、化隆韩家窑,湟源韩家台,民和韩家嘴,湟中韩家磨,乐都韩家、韩家岭。唐姓村清乾隆初有2个:唐巴堡、唐尹庄,而今有9个,增加唐家阴山、唐窑、唐道口、唐家滩、唐寺岗新村、唐寺岗、唐春湾湾。冯姓村有4个:冯家、冯家阳坡、2个冯家台。今有董姓村4个:董家、董家庄、董家脑、董家寨。程姓村仅有大通县程家沟。曹姓村清乾隆初有曹家寨、曹家堡、曹家沟、曹家庄,而今有7个,增加曹家窑、2个曹家村。袁姓村今有7个:互助有2个袁家台、2个袁家庄,乐都县亦有袁家庄,贵德袁家巷。邓姓村今有4个:邓家山、3个邓家庄。许姓村在清乾隆初仅有2个:许赵庄、许家庄,而今有5个,新增2个许家寨、许家堡。傅姓村,自清乾隆初至今只有西宁傅家寨。沈姓村在清乾隆初已有5个:沈家寨、景沈庄、黄沈庄、2个沈家庄,而今只增门源县沈家湾。彭姓村自清乾隆初至今只有西宁市彭家寨。苏姓村在清乾隆初已有6个:苏家河湾、苏尔吉庄、双苏堡、苏胡家庄、2个苏家堡,而今有8个:西宁市苏家河湾、大通县苏家堡、苏家湾、互助苏家、湟中县苏家沙湾、苏王家,还有苏和加、苏吉台。蒋姓村原有大通蒋家庄贵德蒋家街,而今已有6个,增加 个蒋家台、2个蒋家村。蔡姓村在清乾隆初只有蔡家堡,而今已有7个:大通县有2个蔡家庄、互助县亦有3个蔡家庄、蔡家湾村,以及蔡家堡。今有贾姓村7个:2个贾湾村、2个贾寨、2个贾小庄及贾家台。丁姓村只有丁湾,魏姓村在清乾隆初已有6个:魏家湾、魏家堡、4个魏家庄,而今有吕个,新增(变)魏家窑、魏家滩、魏家河口、魏家山。薛姓村在清乾隆初只有2个:薛家庄、薛家山城而今有8个,增加互助县薛姓庄、3个薛家庄、2个薛家岭。互助还有叶家村,贵德县有阎家庄村。余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记有3个余家庄,而今有5个:余家岭、4个余家庄。杜姓村在清乾隆初只有杜家庄,而今有5个:乐都县杜家洼,杜家庄,湟中县杜家沟、杜家村,互助县杜家滩。自清乾隆至今在大通县有戴家庄,潘姓今乐都有潘青村,夏姓村在民和县有夏家河村、钟姓村在今湟中县有钟家东村、钟家西村。汪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记有4个:3个汪家庄及汪家寨,而今有只有2个:大通汪家村、湟中县汪家嘴村。田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记有4个,即3个田家庄及田家寨,而今有6个:湟中县田家寨、上田家庄、下田家庄村,大通县田家沟、田家村,贵德县田家街。范姓村在清乾隆初有2个范家庄,而今有5个,增加范家河、范家坪、范家村。今有任姓村3个:互助县任家湾、任家滩、下任家村。姜姓村在今乐都县有姜湾、姜沟村。石姓村在《西宁府新志》只有石家营,而今已有9个:大通石家庄、尕石家,民和亦有石家庄,化隆县有石大仓、下石大仓,贵德县有石家槽、石家大户,还有石家堡、石家山村。姚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记有3个,即姚家堡、2个姚家庄;而今有5个:大通县姚家堡,互助县姚家沟、3个姚家庄。熊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只有贝个熊家庄,而今有5个:乐都县熊湾、熊家庄、熊沈家、熊家村,熊家山村。金姓村自清乾隆至今有3个金家庄,皆在乐都县境内。今有孔姓村4个:大通县孔家梁村,湟中县孔家村,门源县孔家庄村,化隆县孔家梁干村。白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记有5个,即成白堡、4个白家庄,而今已有14个:西宁市白家卷、白家一、二巷,循化县上、下自庄、白庄,湟中县白家沟,乐都县侯白家,化隆县白家、上、下白家,平安县有白家村,民和县有白武家、白庄村。今有崔姓村2个:互助崔家庄、民和崔家湾村。康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记有5个:康城寨、大康城、小康城、康者庄、康家寨,而今已有7个:大通县有省康沟、康家庄村,民和县有康杨、康各代村,湟中县康城村,尖扎县有康杨乡、康家村(原康家寨)。毛姓村在《西宁府新志》记有4个:张毛庄、毛何堡、2个毛家寨,而今有17个:西宁市毛胜寺村,大通县有上、下毛伯胜、毛家沟、毛合湾、2个毛家寨,湟中县有毛家窖、毛家台、毛家寨、毛家寨一、二村,互助县有毛合堡、毛家沟、毛家台,乐都毛邵家、民和毛家山庄。史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有2个:史家庄、史家堡,而今有7个,湟中县史家沟、史家沟口、史家窑、史家坡村,贵德县大史家,还有史家庄、史家堡。顾姓村今有湟中县顾家岭。侯姓村在清乾隆初只有1个侯家庄,而今乐都等县有候白家、侯家庄、侯家山、侯家村。今有邵姓村4个:乐都毛邵家,互助上、下邵家、邵代家村。孟姓村今有3个:乐都县孟家湾、孟家村,湟源县亦有孟家湾村。万姓村今有6个,湟源等县有万安、万寿、万丰、万家坪、万家庄、万家泄山村,后2个在《西宁府新志》中有记载。今有段姓村4个:乐都县段堡、段家堡、段家掌村,互助段家台村。雷姓村在清乾隆初有3个:雷家庄、雷大庄、雷小庄,而今有6个:乐都雷盛家、雷家堡,大通雷家村,互助雷大庄、雷小庄、雷家滩。汤姓村只有1个,清乾隆初为汤官堡,今为乐都汤官营村。尹姓村清初只有唐尹庄,而今有4个:乐都唐尹庄、尹家村,互助尹家、尹家台村。黎姓村在清初有黎家庄,今无。武姓村清乾隆初有2个武家庄,今变为民和白武家村,大通武胜沟村。龚姓村今有湟源龚家营村。文姓村今有3个:化隆县有文家山、文卜具村,湟中县亦有文家山村。乔姓村今只有互助乔家村。贺姓村在清乾隆初有2个贺家庄,而今有6个:大通有贺家寨、贺家、贺家庄、互助亦有贺家庄,乐都有贺家湾、贺家堡村。
      在青海高原除上述人口比例在全国占1%以上而排名前百位姓氏之外,还有近百个姓氏村庄。如:祁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载有11个:4个祁家庄、2个祁家堡与祁小庄,上、下祁庄,祁家岭、祁家山,而今已有16个:西宁市祁家城路、祁家城村,平安县祁新庄,乐都县有祁家堡、2个祁家庄、祁家沟、互助县有下祁家、祁家窑、祁家庄,民和县有祁家岭、祁家村。陶姓村在《西宁府新志》记有7个:3个陶家寨与陶家庄、陶大堡、陶小堡、陶家沟庄,而今有11个:西宁市陶南、陶北(由清时陶家寨一分为二)、陶家寨、陶家庄,湟中县陶家村,大通县上、下陶家村,乐都陶马家,互助陶家寨、民和陶家村,贵德县陶家庄。鲍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有6个:3个鲍家庄与鲍家堡、上、下鲍堡,而今有13个:西宁市鲍家寨,大通上鲍、鲍东、鲍西村,湟中鲍家湾子、鲍家村,湟源等县有鲍家堂、上鲍堡、鲍家庄、鲍家沟、2个鲍家村。童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只有童家庄、童家堡,而今有10个:大通县有2个童家村,乐都县有上、下童家、童家、童家湾村,湟中亦有童家湾,贵德有童家、张童家、童家庄廓。严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有严小庄、严家庄,今有7个:西宁严小村,大通严家庄,互助严上村,乐都有严家山、严家地湾、严家湾、下严家村。阿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有阿家堡与2个阿家庄而今有8个:互助阿家庄、化隆、循化都有阿家滩,涅中阿家庄,大通阿家、阿家堡,平安阿家营,湟源阿家图村。吉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有吉家堡、2个吉家庄,而今有12个:互助有2个吉家庄、吉家门、吉家湾、吉家沟,大通下吉家,平安吉家营,乐都苏吉湾,民和吉家湾、吉家岭,湟中吉家,化隆全吉村。哈姓在《西宁府新志》中有哈细沟、哈尔洞庄、阿哈旦庄,而今有11个:互助哈家庄、哈家沟,乐都哈九家,湟源哈城、2个哈家村及哈家庄村,民和哈家因,大通哈家嘴,化隆呐哈庆、东、西哈村。甘姓村在《西宁府新志》载有6个:甘家河滩、下甘家庄、3个甘家庄,而今有10个:湟中有甘家堡,4个甘家村,民和有甘家川,贵德甘家村,互助有甘家寨、甘家堡、甘家岭村。今有兰姓村9个:互助有兰家寨、兰家沟、3个兰家村,大通有兰冲、上、下兰冲村,湟源兰占巴村。今有包姓村9个:互助有包家口、包家坪、包刘、2个包家村,湟中有包家沟、包家庄、包勤村。莫娃村在《西宁府新志》中有3个莫家庄,而今有8个:西宁市有莫家街、莫家路、莫家泉湾东、西村、莫家庄、莫家沟,湟中亦有莫家沟村,湟源莫多杏村。保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只有保家庄、保家堡,而今有7个:互助有保家庄、保家村各3个,乐都保家湾。铁姓村在清乾隆初已有5个:2个铁家庄、2个铁家堡、铁家干台庄,而今7个:互助有铁家、铁家堡、铁家沟,大通铁家庄,湟中铁家营,民和铁家庄、铁家村。今有麻姓村7个:西宁市有索麻巷、麻家庄村,大通有麻家庄、麻家湾麻家沟村,化隆有麻加村。柳姓村在清乾隆初只有1个柳家庄,而今已有8个:互助有柳家滩、柳家湾、2个柳家村及东、西柳家村。安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有3个安家庄,而今有6个:民和有2个。安家村,大通亦有安家村,湟中安家坟湾,化隆有2个安关村。殷姓村在清乾隆初只有殷家堡,而今有4个:西宁有殷家庄、殷家庄巷,大通殷村,互助殷家沟村。索姓村今有6个:西宁索麻巷,大通索家、索李家,平安亦有索家村,互助索家滩村。柴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已有4个:柴沟、柴家庄及2个柴家堡,而今只有大通上、下柴家堡,是原柴家堡一分为二。党姓村在《西宁府新志》只有贵德党家堡,而今有2个,增加大通党家村,今大通还有权家湾村。靳姓村在《西宁府新志》中已有3个:靳家寨、靳家堡、陈靳堡,而今亦有大通靳家庄,互助靳家沟、靳家沟阳山村。今有牟姓村2个:大通牟家村,民和牟家寺村。聂姓村在清乾隆初只有贵德聂家堡,今有3个,增加乐都聂家村,大通聂家沟村。乜姓村有贵德乜纳村。褚姓村今有西宁褚家营村、褚家营路。路姓村在清乾隆初只有路家堡,今有4个:西宁路家寨、路家庄村及路家庄路、路林巷。今有全姓村3个:化隆等县有全吉村、全家庄、全家湾村。今有俞姓村2个:乐都俞家红庄、俞家村。年姓村在清乾隆初已有3个年家庄,今有4个,湟中年家庄、年家、年坝村,互助年先村。今有卜姓村3个:湟中卜家台村,互助索卜滩、索卜沟村。今有井姓村3个:湟中并家庄、2个井家村。晁姓村在清乾隆初只有晁家庄,今有4个:乐都晁赵家、晁马家、晁家庄、晁家村。申姓村在清乾隆初只有申巴庄、今有6个:湟中县有申北村、申南村、上马申村、下马申村,湟源县申中村、申家旱台村。景姓村在清乾隆初已有2个景家庄,今有3个:湟中景家庄、景南庄,乐都景家庄村。今有郎姓村4个:乐都郎家庄村、郎家村,湟源上、下郎湾村。今有蒲姓村2个:乐都蒲家台村,互助蒲家庄村。喇姓村在清乾隆初已有3个:2个喇家庄、上喇庄,今有5个:湟中有2个喇家村、喇家湾、喇家上堆村,湟源喇排村。祝姓村在清乾隆初有祝家庄,今有3个:乐都祝家官汤村、上、下祝家村。今有盛姓村3个:互助、乐都都有盛家庄,湟源盛家湾村。毕姓村在清乾隆初有贵德毕家堡、毕家庄,即今贵德毕家庄子、上、下毕家村。今有颜姓村2个:湟源颜家庄、颜家台台村。今有仲姓村2个:平安仲家村,互助仲家庄村。今有尚姓村2个:互助尚家、尚家窑村。班姓村在清乾隆初已有班家庄。班彦庄,今有3个:互助2个班家湾、(原)班彦村。纳姓村在清乾隆初已有2个纳家庄,今有4个:互助有2个纳家村,湟中纳家村,化隆纳哈庄村。今有补姓村4个,互助4个补家村。费姓村在清乾隆初有费家庄,今互助、湟中都有费家村。葛姓村在清乾隆初有葛家寨,今湟中县葛一、二村是其一分为二。耒姓村在清乾隆初有4个耒家庄,今只有贵德耒家庄,民和耒家山村。逮姓村在清乾隆初有逮家堡、逮家寨,是今湟中县逮家村、这家寨。今有赞姓村3个:循化县赞家上、中、下村。辛姓村在清乾隆初已有2个辛家庄,今有4个:乐都、湟中、贵德县都有辛家庄,化隆辛窑村。星姓村在清乾隆初有2个星家,今有4个:平安有上、下星家庄,湟中有2个星家庄。今有梅姓村4个:乐都梅家洼村,化隆有2个梅家村,贵德梅家村。今有米姓村2个:大通米家沟、互助米家庄。仓姓村在清乾隆初有仓家庄,今有3个:互助有2个仓家村,乐都仓家峡村。师姓村在清乾隆初有师家庄,今有4个:互助有师家、下师家、师家沟、师家湾村。今有桑姓村2个:湟中县桑家山、桑寺哥村。今有咎姓村2个:大通管康沟,互助咎家口村。今有伊姓村2个:大通上、下伊家庄村。今有虎姓村3个:互助有2个虎家庄、虎家湾村。关姓村4个:湟源有关沙、关相口、关相湾村,大通关巴村。韵姓村在清乾隆初有韵家庄,即今西宁中庄韵家村,还有韵家口路。茂姓村2个:大通月茂庄,湟源黄茂村。鸾姓村2个:湟中县鸾坝前、后营。
      此外,还有许多单个姓氏村。如:西宁市西郊大堡子乡晋家湾村;大通县各古家、桓家庄、月茂庄(有月姓)、冶家庄;湟中县松家沟、岱家湾、芦家沟、慕家沟、韦家庄;互助县元甫村、山家庄、诸家寨、班彦村(有彦姓)、温家、达家庄、巢家、代家坡、宛家沟、海家沟等村;乐都县光家山、那家庄、荣家庄、裴家、杨纪堡台(有纪姓)、尧庄、查甫、民国二十年时还有唐尹吴赵庄;民和县樊家滩、公家庄;湟源县俊家庄、鲁家台、贵德县司家庄、张宁家(有宁姓)、居家沟。民和前庞家、宽都兰、湟中甫崖村,互助东家村。
      虽然全省现存900多个姓氏村庄,比250多年前的《西宁府新志》记载的姓氏村已增加了500多个。但在《西宁府新志》中记载的姓氏村名现在已消失的也不少。如该志记载:“西宁府西宁县……城西五里马家庄,城北十里关家庄;西杏园庄(今存),城西十五里,附南二里,祁家庄、东一里来小庄,西一里韩小庄;城西二十里谈小,城东五里柴家庄。……葛家寨(今存城西四十七里附西二里窦家窑庄(今无)。”“贵德所,中庄谈家堡,距城(今古城,即县城)一里;刘家堡,距城四里;马家堡,距城二里;赵家堡,距城五里。……西乡刘家堡,距城八里;长家堡、保家堡、史家堡,各距城十里。
      此外,还有该志记载的杭家庄,户家庄、寇家庄、边家庄、鄂家庄、鸾巴庄、吴忠庄、夔家庄等。
      上述250多年前记载的姓氏村名,今在当地已不复存在。因为有的与村名同姓者后迁居他乡,或人户减少,由其他后来者同姓人居多则取而代之。
      上述在青海高原的姓氏村庄中同姓有:
      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董、程、曹、袁、邓、许、傅、沈、彭、吕、苏、蒋、蔡、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汪、田、任、姜、范、石、姚、熊、金、孔、白、崔、康、毛、秦、史、顾、侯、邵、孟、万、段、雷、尹、黎、武、乔、贺、龚、文(以上为中国前百位大姓,以下为百位之后的姓,一般按姓氏村庄的多少为序)。
      祁、陶、童、鲍、严、阿、辛、铁、哈、吉、诸、褚、路、全、兰、聂、麻、柴、殷、俞、年、甘、卜、井、晁、莫、申、保、景、郎、蒲、喇、荣、祝、索、司、盛、宁、居、查、毕、颜、俊、鲁、尧、仲、尚、班、纳、补、包、安、费、樊、韦、葛、牟、柳、耒、纪、逮、公、赞、星、梅、米、那、仓、师、彦、桑、温、昝、乜、权、靳、桓、伊、月、茂、冶、党、韵、慕、芦、岱、虎、达、巢、山、代、宛、三、海、元、裴、关、松、汤、光、晋、边、庞、宽、鸾、夔、东、甫、长、杭、寇、鄂、窦、户、站、儒。
      此外,据古籍记载,还有部分在历史上开发青海的少数民族姓氏。如:没卢氏、无弋氏、党项氏、白兰氏、秃发氏、慕容氏等。

      二
      现将上述姓氏的祖源及开发青海的历史简叙如下。
      李姓是当今中国的头号大姓,也是世界第一大姓。据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专家提供资料,世界上李姓人口超过8700万人。在我国分布最广,尤以北方最多,因而西北的青海以李姓命名的村庄也最多。
      据有关姓氏资料记载,李姓祖源极早,出自赢姓,是黄帝孙颛顼(Zhuan xu音专胥)帝高阳氏的直系后裔皋陶,为尧大理(司法长官),称为理氏。世袭至殷纣,理微得罪而死,其妻契和氏携子利贞出逃,靠吃李子活命,就改理为李。李利贞的11世孙李耳,即老子著《道德经》五千言,其中名人无数。至李唐王朝建立,对随战的16位功臣赐李姓。同时对青海等地的少数民族也赐李姓,今玉树的古苏毗国亡于吐蕃后,改称孙波如(因大小女王执政,《隋书》称女国),唐至德元年(756年)王子悉诺罗率部投唐,被封怀义王,也赐李姓。建立西夏的鲜卑拓跋氏后裔李元昊,也是唐赐李姓(后又被宋帝赐赵姓)。曾在青海立国的吐谷浑有李金全、李恩嗣;曾入青的吐蕃有李立遵。唐赐李姓的还有原居阿尔泰山地域的西突厥沙陀王朱耶氏,因在唐将“薛仁贵三箭定天山”时,参与唐军平定铁勒地区的叛乱,后归唐守御北部边防,其间因功赐姓名李国昌,其子李克用因救驾昭宗,“连升为晋王”。直到后裔归顺明朝后,授西宁镇抚指挥,即形成后来民和县等地的东李土司和西宁等地的西李土司。
      目前,仅青海境内,沙陀李晋王后裔就有10多万众,这在西宁、大通、湟中县等地名志中多有记载。如湟中县甘河滩乡李九村,为沙陀李晋王后裔,明时西李土司第九门后裔居住地。大通县景阳乡什家村,据《青海地方史略》记载,元朝末年西宁州同知”李南哥降明后,世袭指挥使,称东李土司,其子李英曾任西宁卫指挥使,因收捕叛贼有功,授封会宁伯,李英裔孙第十子迁居于此,故此得村名什家。今尖扎县直岗拉卡乡上、下李家村,原属贵德县管辖,在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的《西宁府新志》记载:“贵德所……东乡李家寨,距城(今贵德古城)一百三十里。”明初从河州迁48户来贵德守城的同时,为了加强黄河松巴峡外南岸地区,将世居河州的土司头人李钊迁此防务,就称李家寨,附近亦有今闻名于世的李家峡电站,还有今同仁县当时的李屯。
      此外,青海的李姓也有来自江南地区的。如乐都县峰堆、瞿昙、马营大仓李姓均系明初由南京等迁徙而来。
      2、当今我国第二大姓为王姓,其祖源久远,支派甚多,与帝王有关。如《姓氏考略》云:“大抵子孙以王者之后,号为王氏。”具体说,有出自虞舜妫(gui,音规)姓之王,有出自周朝姬姓、子姓之王,还有少数民族的王姓,及赐、冒王姓。主源有三支,一是周文王姬昌第15子华公高的后裔;二是东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谏被贬为庶人,因其祖为周天子,后裔故为王姓。主要居住在今山东胶南县一带,山西太原等地。三是子姓王,商王太了次子比干,苦心劝谏,而被昏君殷纣王挖心致死,其子孙因本为王族而改姓王。还有赐姓王,公元8年汉元帝皇后任王莽纂政后,赐燕王丹的玄孙嘉姓王,隋末地方割据者王世充,本西域胡支氏,冒姓为王,还有契丹人、回纥人都有改王姓的。
      明代大量给蒙古人赐王姓的,故今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的乌兰县有王家旗,王爷王德海,解放前是8族王公会议推举的盟长。
      大量移居青海的王姓,是在明初“移民实边”中自江苏、江西、湖北、山西各省迁到今西宁、海东、海南、黄南各地。也有随军留居的,据《西宁府新志》记载:“明将王猷,本江南宜兴人,从明太祖起兵,征战30余年,战死疆场,子王华袭官。永乐四年(1406年),拨为贵德守御千户,今城东南王屯即其苗裔。”“西宁县王氏之先(祖)顺,荆州人。明仁宗时(1425年)授世袭西宁卫指挥佥事,因家焉。”这可能是今西宁市东效王家庄王姓的来源。大通县长宁乡王家庄村,相传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王龙、王虎从江南一带迁此,故村名得王家庄。
      除移民随军之外,中原王姓先民来青海任职、办事的也不少,有些家族人跟来定居的也不少。
      3、张姓全国排名第三位。其祖源在唐人林宝《元和姓纂》云:“黄帝第五子青阳生辉,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这就是说张姓始祖为黄帝第五子,因制造弓箭而得姓。另有一源是春秋时晋国大夫解张,后人以祖先名字作姓。后遍及华北各地。
      张姓如此之多,也因赐姓改姓的,如三国时诸葛亮赐龙佑那为张姓,同时期,曹魏大将张辽,原姓聂,后改为张姓。也有少数民族的人改张姓的。故张姓分布广,郡望达山东、河南、敦煌等43处之多。
      张姓进入青海的历史已有2000余年,东汉时,陇西张姓已成为望族,张烈、张温父子都举孝廉闻名,后子孙在甘青建前凉政权达70余年,其后裔遍及青海河湟地区。三国时高陵人张既为雍州刺史,魏文帝初(200年),西平(今西宁)名门望族麴演、麴光、麴莫起兵反曹杀郡守,张既来平叛,维持了地方治安。唐代沙州敦煌人张仪潮趁当地统治集团与吐蕃贵族内乱时起义,自849年攻克甘青地区有11州归唐,成为归义军节度使,控制甘青地区10余年。宋元明清时,中原张姓来青海任职的文武官员不少,其间留居者很多,加之历代移民,故至今形成了许多青海地区的张姓村落,如大通县城关镇张家村,相传明末清初张姓从江南迁来居此。
      4、全国排名第四的刘姓,据中科院测定,全国约7000万人。据姓氏资料可知,刘姓祖源较多,始祖是尧的后裔,传说裔孙出生时手上有纹,取名刘累,后裔便为刘姓。另有西周时,周成王封王季之子于刘邑,即今河南偃怀县西南,子孙以邑为姓。公元前206年建汉的刘邦,其祖原籍今陕甘一带,后迁到江苏,他称帝后,大封同姓于各地,加之对功臣项氏、委氏赐为刘姓,匈奴与汉和亲后,亦改为刘姓。北魏孝文帝将鲜卑族的独孤氏改为刘姓。故今刘姓遍布全国。
      青海刘姓始见于隋代大臣刘权,曾置河源郡、积石镇,大开屯田电军。唐代刘仁轨,镇守青海。宋代刘涣出使青唐,刘仲武为西宁知州时,收复吐蕃失地,巩固了地方政权。明代在移民戎边中进入青海的刘姓更多,河州人刘庆,奉命戎守贵德,族人留居,形成了贵德刘屯寨,即今上、下刘屯村。还有湖广麻城人刘天知,正德(1507年)督理河西,即治理青海西宁、民和等地,创筑巴暖三川堡寨山城17所,绵延200余里,便形成了今西宁、大通、湟中、民和等地区的刘家寨、刘家堡、刘家岭、刘家湾等村庄。如西宁市彭家寨乡刘家寨村,明初该地筑有土墩4个,寨子一座,称“将台湾”,后迁居的刘姓人增多,村名便得刘家寨。清代山西、陕西商人来青海经商,仅刘姓就有100余人,后来都散居青海东部各地,又增多了青海的刘姓人口。
      5、陈姓全国排名第五,其始祖为舜的后裔妫满,妫满精制陶,深得周文王赏识,周武王灭商后,封妫满于陈(今河南淮南),后裔便以封地为陈姓。至妫满第12代孙陈完,因避难逃到齐国,改姓为田,并世代任齐国大夫等,又至10世孙日和夺齐国政权,后又称齐田。此外,陈姓还有少数民族改姓者,北魏孝文帝自山西迁都洛阳后,于公元495年将北鲜卑族三字姓侯莫陈氏改为单姓陈氏。
      陈姓开发青海较晚,明初从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市)迁来的陈子明,他本是元朝淮右丞,明归顺后授指挥使,洪武初(1368年后)来西宁北陈家台(今互助),亦称陈家台指挥使,其下设千总、把总各一员,马步兵25名,后成为青海的世袭制陈土司,故数百年间在青海东部陈姓繁衍众多。今大通县元朔乡和朔北乡的陈姓也是明初将领陈敬、陈通的后裔。清代又有内地很多工匠和商人来青海,其中也有不少陈姓定居,故形成了如今青海的许多以陈姓命名的村庄与其他地区的陈姓。
      6、杨姓虽在全国排名第六,可在青海的杨姓村庄就有37个,位居第三。杨姓始祖源出姬姓,西周宣王姬静的儿子尚父,于周幽王时被封子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建立杨国,子孙以国为杨姓,晋国灭杨国后,将杨国地作采邑,晋武公之后裔又以邑为杨姓。
      此外,少数民族还有杨姓,据《姓氏考略》云:“又氐有杨姓,世居池地(《晋书》);又莫胡卢氏改为杨(《魏书》);又杨光远,沙陀人,别为一派(《唐书》)。”上述“氐有杨姓,”实为西汉时居于我国西北的先零羌族首领杨玉,被汉朝封为“归义羌侯”。“世居池地”,为今青海湖及西面茶卡盐池地区,因西汉时先零羌杨玉部落虽有多次迁徙,居住地都在今青海湖东、南、西面地方。
      汉族杨姓最早进入青海是在隋朝,隋文帝将皇室女光化公主嫁给吐谷浑王世伏,世伏亡后,又按其俗再次将光化公主嫁于世伏弟新主伏允。同时公主带来了很多随从人员(多为杨姓),定有留居者,以后陆续形成了今青海东部地区的杨姓村庄。
      明代的“移民实边”中迁来不少杨姓汉族,洪武初收复贵德后,为加强黄河松巴峡南岸地区(今属尖扎县,当时贵德守御千户所管辖)管理,迁世居河州的杨姓土司头人杨鸾家族住此,便形成了今尖扎县杨家寨。西宁市彭家寨乡杨家湾村居民,系明洪武年间由南京移民实边而来的众多杨姓人家。明初贵德藏族杨速南巴,洪武年间从戎,因军功授正百户,阵亡后皇帝赠武略将,世袭副千户,由其子杨哈刺章嗣。清代互助有杨土司。如今藏族、回族、蒙古族中都有杨姓。如原贵德县副县长杨明信,原籍山东济南回族,于1955年支边来青,现退休定居贵德县河阴镇。
      7、赵被宋代《百家姓》列于首位,实际据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专家考证,为当今全国排名第七位,目前海内外有赵姓5000万人。其祖源出自姬姓,始祖为造父,造父之先祖为黄帝孙颛顼帝高阳氏之裔孙伯益,因助禹治水有功,被舜赐赢姓。又因造父善驾车,为周穆王御车会西王母急返有功,穆王便将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赐给他,造父后裔便为赵姓,后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赵国。至赵宋王朝,赐姓很多,故赵姓遍布各地。
      赵姓始祖造父是到过青海最早之人,已有3000多年历史了。后又有较多的赵姓是青海的开发者,如天水籍汉后将军赵充国在公元前61年,77岁高龄时奏准朝廷,仅以万余人赴青海东海戎兵、屯田、抚羌。自西宁东部至青海湖筑路、修桥70余处,垦田2000多顷,修渠灌溉,又团结羌人,政绩显著,并扎根青海。其子孙赵宽等都对青海有贡献,纪念他的《三老赵椽之碑》,1942年出土于乐都县。宋代赵隆亦为天水人,任西宁知州时,引湟水灌田,招河州人种田,对青海的农业发展有贡献。其后随军与移民来青海的赵姓更多,形成了青海的许多赵姓村庄。如贵德县河东乡赵家沟,系明将天水人赵鉴,于洪武十九年(1386年)阵亡此地,二十七年皇帝赠忠显将军,世袭千户,子镛袭。至今赵鉴之后裔分居贵德各地。大通县黄家寨乡上、下赵家磨村赵氏,于明洪武年间在此建村、垦殖,并修磨房而得村名。
      此外,还有少数民族的赵姓,青海吐蕃族唃厮啰之孙木征,宋赐姓名赵思忠。乐都赵土司尕尔贝,原为甘肃岷县藏族头领、明初归顺被授世袭百户,其孙赵胜又因功升指挥使。今乐都部分赵姓为其后裔。
      8、黄姓为当今中国第八大姓,源于上古赢姓颛顼玄孙陆终之后封于黄(今河南潢川西),后裔于商末周初立黄国,子孙以国为黄姓。
      青海如今黄姓村庄较少,只有3个。今大通县黄家寨乡黄家寨东、西村均建于北宋初(960年),原黄姓人家较多,筑寨居住,得村名。后迁出,从南京、安徽等地迁来文、张、陈等姓居住,后因人口众多而分为东、西村。
      9、周姓为当今中国第九大姓。其祖源较多。传说远祖始于上古,为黄帝时周易之后;也有说出自商代,为商大夫周仁之后代。还有少数民族改周姓的,北魏孝文帝改鲜卑族为周姓。此外,还有北周、唐、后梁时帝王赐周姓也不少。
      青海有周姓村庄13个,如贵德县东沟乡周屯村,始建于明初。明征西将军邓愈收复贵德后,为加强管理,从河州调48户来贵德守城,又调河州卫世袭百户周鉴来此筑寨防守,遂形成周屯村。
      10、吴姓为当今中国第10大姓。其祖源较多,出自上古,为古帝颛顼时吴权之后;也有出自周代姬姓吴国,始祖为周文王的大伯父大伯和二伯父仲雍,相传二人有意让位给周文王,去江南立吴国(在江苏苏州),后代以国为姓。
      现在青海吴姓村庄有7个,今大同县多林乡吴什庄村,于清乾隆年间吴姓已住此。今同仁县隆务镇吴屯上、下村吴姓人家.是明初来自江南和甘肃临夏等地区。
      11、徐姓是当今中国第11大姓。其远祖始于上古,据考为黄帝孙颛顼赢姓后裔,即东夷部落首领之一皋陶后代伯益,因助禹治水有功,高将其子若木封于徐(今江苏泗洪一带),立徐国,子孙以国为徐姓。”
      徐姓先祖开发海青极早,在三国时曹魏名将徐邈任陇西太守,统辖金城、西平(今青海省西宁市)、西海(今青海省海晏县)等7郡,始有徐姓在青海活动,会有徐姓定居。后千百年间,随军、移民或任职来青海的徐姓先民也不少,也有定居的,故逐渐也形成了许多徐姓村庄。
      12、孙姓为当今中国第12大姓。其远祖始于春秋时代,出自周文王第8子封于卫(今山西太原)的 8世孙卫武公姬和有个儿子叫惠孙,后代以祖先的名字为孙姓。
      孙姓先祖开发青海较早,宋代的孙路,任兰州、河州通判(监州官)时,与朝廷力争开发河湟地区。据《西宁市志》地名志记载,大通县后子河乡上孙家寨大量出土文物考察,此地开发史极为悠久,约四、五千年前,就有先民从事农牧业、手工业及狩猎生活。至明初,孙姓人家从陕西、山西一带迁来居此。
      13、胡为当今中国第13大姓。其远祖为帝舜的后裔,于西周初期,周武王将妫满封于陈(今河南淮阳),建陈国,妫满死后进号为胡公,又称胡公满,子孙就用他的谥号为胡姓。
      胡姓先祖也曾开发青海定居,至今存4处胡姓村庄。
      14、朱姓为当今中国第14大姓。其远祖始于上古,传说虞舜臣子朱虎的后代;也有说出自周代。古帝颛顼的裔孙曹挟被周武王封于邾(今山东邹县一带),建邾国,子孙以国为邾姓。后邾国被楚国所灭,族人散居他乡,又改为朱姓。
      朱姓先祖来青海开发定居较早较多,至今已有朱姓村庄10余处。西宁市大堡子乡朱家寨村(今分为朱南、朱北两村),1923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在此发现包括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青铜器时卡约文化等遗址,被命名为“朱家寨遗址”。中庄乡朱家庄村,据民间传说,此地为唐代吐蕃人居住地,明初移民朱姓居沙塘川西岸,清嘉庆年间迁居于此,得村名朱家庄。
      15、高姓为当今中国第15大姓。其祖源有三支,一为远祖始于上古,黄帝有巨高元,当为高姓始祖;二是出自春秋时代,齐文公有子封于高(今河南高县),人称公子高,子孙以封地为高姓,三是齐惠公之子祁,字子高,子孙以其祖字名中的“高”为姓。
      高姓先祖来青海开发较早较多,宋代高永年,明代高天喜都收复河湟地区,对安定地方作出了贡献,其族人多来青海定居。
      16、当今中国第16大姓为林姓。其祖源有三,一为远祖始于商代末期,暴君殷纣王将叔父比干挖心致死,比干子逃难于长林山,便以林为姓,也说周武王灭商后,赐为林姓。二是出自春秋时代,周平王有庶子林开,后代以其名字中的“林”为姓。三是北魏少数民族鲜卑丘林氏改为林姓。
      林姓先祖开发青海较早,今河湟地区就有13个林姓村庄。其中大通县城关镇林家台村,据传明末清初汉族林姓居此地平台上,故名林家台,沿用至今。
      17、何姓为当今中国第17大姓。其远祖始于周初,周武王弟叔虞封于韩(今山西河津县东北),建韩国,子孙以国为韩姓。何姓的出现是在秦始皇灭六国后,韩国子孙逃到长江、淮河一带,因当地“韩”发音“何”,就错姓何。还在藏、回、蒙古、羌、苗、锡伯等少数民族中有何姓。
      历史上何姓先祖开发青海成果硕著,宋代名将开封人何灌,上奏朝廷陈述湟中(古代对青海东部之称呼)地区的优越性,经朝廷同意,何灌便组织群众在西宁等地兴修水利,在半年中垦殖水地2.6万余顷,招兵7400人,进行屯垦。以后历代移民中何姓群众来青海开发定居者更多。
      18、郭姓为当今第18大姓。据有关姓氏资料,郭姓祖源有3支,一为出自夏商时代,夏代有郭支,商代有郭崇,为郭姓之始,一支出自周代,周文王弟姬仲封于虢(guo 音国,在河南荥阳),因虢、郭同音,后人便以郭为姓。还有说古代住在城郭附近的人,以居住地城郭为郭姓。
      郭姓先祖开发青海已有2000多年历史,三国时西平(宁)郭氏为望族,郭满之女为曹魏皇后,皇太后,即曹操孙媳,是皇亲国戚。以后千百年间有更多的中原郭姓陆续来青海开发定居,故形成了青海东部19个郭性村庄。
      19、马姓为当今中国第19大姓,也是我国著名的多民族大姓。其远祖始于春秋时代,赵国王子奢,即大将赵奢因大破秦军,被封为马服(在今河北邯郸西北)后,子孙便以马服为姓,后又改为马姓。
      马姓先祖开发青海也有2000年历史,东汉初,因西部先零羌(初居青海贵德地区)联合各部攻打汉金城、陇西、临洮等地。朝廷准备放弃,有陕西扶风人马援陈述御羌并开发其地,被光武帝刘秀采纳,任命马援为陇西太守。马援上任后,对羌族实行“怀柔”之策,即安抚优惠。在河湟地区进行疏浚渠道,灌溉农田;同时修缮城池,建筑关隘,以加强边防,促进了青海的经济发展。还有西晋山西人马隆,两度任西平太守时,降服常来搔扰的羌人,很长一段时间地方安宁,后病卒于西平太守任上。其后各族马姓群众陆续前来青海开发定居的不计其数。如大通县长宁乡王家村委所属的马家自然村,元末明初回族居住,取名马家庄,后于清光绪年间迁出,汉族迁入。
      20、罗姓为当今中国第20大姓。其祖源有二,一为远祖始于春秋时代,是古帝颛顼之子祝融的后裔,原为活动于河南一带夏商时代芈(mi,音米)氏部落的一分支,周初被武王封于罗,建罗国(在湖北宣城西部),后被楚国所灭,子孙以原国名作为罗姓。还有北魏破多罗氏、比罗氏、唐代斛瑟罗氏及清代爱新觉罗氏所改。
      罗姓先民开发青海较早,至今有5个罗姓村庄。清乾隆初《西宁府新志》记载,(西宁)罗家湾历史极久,并很出名,是汉朝赵充国屯兵处,称为“汉将营”。唐代也曾置河源军,至明代演变成“罗家湾”,是因罗姓居地而得村名。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马步芳在该地扩建兵营,将罗家湾改为乐家湾,并修建了飞机杨。
      21、梁姓为当今中国第21大姓。其祖源有2支,一为得姓始祖是周宣王的大夫秦仲,因其征西戎有功,至周平王将他小儿子康封在梁,建梁国(今陕西韩城南)。春秋时梁被秦所灭,其子孙以原国名为梁姓。
      梁姓始祖征西戎时,已活动于西部青海,其后先民开发青海者亦不少,清初,陕西三原人梁景岱,任西宁卫儒学教授,除教书之外,还带领学生修葺学校,振兴教育,转变了当时青年重武轻文的习尚,促进了青海的教育发展。
      22、宋姓为当今中国第22大姓。其远祖始于西周初,殷帝乙之子,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在周灭商后,以殷嗣受封于宋(今河南商丘南),建宋国,子孙以国名为姓。
      宋姓先民来青海开发定居者较多,至今已有8个宋姓村庄。大通县长宁乡宋家庄,在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宋姓居此建村,名宋家庄。
      23、郑姓全国排名第23位。远祖始于周代,周宣王封母弟友(即郑桓公)于郑,即今陕西华县东,后为韩国所灭,子孙迁徙到今河南淮阳,商丘一带,以原国名为郑姓。
      在历史上郑姓先民已来青海开发定居,在今青海乐都地区有郑姓村庄5个。
      24、谢姓为当今全国第24大姓。远祖始于周代,周宣王舅父申伯,受封于谢(今河南唐河县南),子孙以封邑名为谢姓。另外,谢姓还来源于北魏时少数民族直勒部改为谢姓。
      历史上谢姓先民已来青海开发定居较多,在东部地区已有8个谢姓村庄。
      25、韩姓全国名列第25位。祖源有2支,一为远祖始于周代,周成王之弟封于韩(今山西河津县东北),后为晋所灭,子孙以国为韩姓。二是出自春秋时代,晋穆侯的后代,封于韩原(陕西韩城西南),子孙以封地名为韩姓。
      韩姓先祖开发青海已有2000年历史,首推东汉金城(今兰州)人韩遂,曾与马腾拥兵10万割据凉州(今甘肃武威),辖区包括河湟地区,故韩、马两姓在青海留下足迹。还有少数民族撒拉族始祖神宝被赐为韩姓,至今撒拉、回族中多有韩姓。
      (文章来源: 《青海史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