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4789|回复: 0

    关于胶东卫所军户原籍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30 11: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通过查阅原威海卫、荣成市、乳山市的《市志》,发现一个问题,凡是在卫所担任官职的,其原籍比较明确,而一般军户则比较笼统。如:
      《威海市志》记载:1403年(永乐元年)陶鉞任威海卫指挥佥事,陶系安徽凤阳人;
      1415年(永乐十三年),苗玉任威海卫指挥佥事,苗系江苏淮安(山阳)人;
      1419年(永乐十七年),毕文敬任威海卫指挥同知,毕系安徽巢县人;
      上述三人的后裔均在威海卫落籍,居住于卫内或周围8个村庄。
      此后在威海卫任职的其后裔在当地落籍的还有:
      直隶顺天府通州人刘得(第一任指挥使);
      河北安次人李忠(指挥佥事);
      江苏兴化人戚林(千户);
      江苏常熟人周贵(指挥使);
      安徽泗县人董旺(指挥佥事);
      河北昌黎县人王信(指挥使);
      安徽灵壁人李玉(指挥佥事)。
      此外,还有明初任指挥同知的江苏淮安人阮成、任百尺所千户的安徽宣城县人谢氏等。
      《荣成市志》记载:宋代以后,境内经历两次较大移民活动,第二次为明朝,境内设二卫二所,因功受封的军官及士兵大批入籍定居。如:成山袁姓,洪武十三年封成山卫指挥佥事,由安徽定远县入籍;成山唐姓,始祖唐斌洪武十三年封成山卫指挥使,由宝应县入籍。
      《乳山市志》记载:芦头、水头于姓系明永乐年间由云南从军海阳所落籍;
      明永乐年间,王姓由小云南从军海阳所落籍;
      明永乐年间,刘党由小云南从军海阳所落籍;
      明洪武年间,李姓由江苏上元县迁入牟平,后裔析居乳山;
      明永乐年间,金乡李姓从军海阳所落籍;
      明洪武年间,江苏赣榆张霖从军落籍宁海城,其后裔析居乳山;
      明永乐年间,所后张家庄张姓由小云南从军海阳所落籍;
      明永乐年间,黄村张姓从云南迁入;
      明永乐年间,孙家埠孙姓由小云南迁入;
      明永乐年间,小疃孙姓由小云南迁入;
      明永乐年间,台依村徐姓由江苏昆山迁入;
      明永乐年间,林姓由福建莆田迁入;
      明永乐年间,马林由安徽凤阳府临淮县奉旨移民海阳所;
      明永乐年间,赵姓从小云南从军海阳所落籍;
      明朝末年,杨家屯、六村屯杨姓从云南迁入;
      明初,祖籍江苏邛江县胡海以军功受封宁海卫指挥,入宁海籍,万历年间其后裔一支迁入乳山;
      明永乐年间,单姓由安徽凤阳府迁入;
      明永乐年间,许姓由安徽临淮县从军海阳所落籍;
      明永乐年间,陈升由小云南从军海阳所落籍;
      明洪武三年,曹姓由云南昭通迁入;
      明洪武年间,郭姓由云南迁入;
      元末明初,冯姓由云南迁入;
      元末明初,焉姓由河南鄢县迁入海阳所。
      从上述记载中可以发现,凡是有名有姓,特别是有官职的,其祖籍大都比较详细,且多为安徽、江苏。而不记名者则大多笼统地称为从“云南”、“小云南”迁入。这是否说明一个问题,即家世显赫者,其家谱或地方志一般记述详细,故不把“云南”、“小云南”作为祖籍。而家世一般者,没有文化,也不可能入地方志,只能口传,故笼统地称从“云南”或“小云南”来的。但总的来说,原来在云南卫所从军,后又从军至胶东卫所,而且大都是永乐年间迁入,这应该不是巧合,只是因家世地位不同而记述或口传不同罢了。
      明初,迁来胶东的绝不仅仅是军户,还有民户,匠户,灶户,铺户,酒户,医户,菜户,乐户等等诸色人户,军户只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明朝的配户当差制是相当严格的,不同的差役,有不同的户籍,而且籍不许乱,役皆永充。明初的迁移是在政府的统一组织下进行的,而不是个人随意的行为。
      另,元时,库库楚封宁海王,其领地包括大部分胶东,其从征云南掠来大量的人口,这些人口相当部分原为北方南逃的百姓。有元一代,是汉人屈辱不堪回忆的年代,有好多事实被掩埋。这些南来的人们(小云南)的后人相当多不愿回忆元时凌辱的历史,而把迁移时间定在明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