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5209|回复: 1

    探究岭南文化与粤语的成因:古代岭南先民的文化特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5 16: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广东与湖南交界的五岭山脉为界,五岭以南诸省,统称岭南。正是由于雄峻逶迤的五岭山脉的阻隔,岭南与岭北不仅形成了迥然不同的气候现象,就连语言和文化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气候环境差别的产生还比较容易解释,而语言和文化的差别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这不由得激起了本人企图探究这一独特文化现象的兴趣。
      改革开放之初,社会上流传着:“东西南北中,发财在广东”的俚语,使不少既想干事,也想发财的人们,纷纷涌向岭南的广州和深圳,而且都以学说粤语,会说粤语为荣,一时间,粤语成为时髦的语言,在全国广为流传。时至今日,如“搞掂”、“买单”、“炒鱿鱼”、“打工仔”、“靓女”等等粤语词汇,己经融入了中国的主流语言,这是一个不能不让人惊奇的文化现象。
      前一段,曾传出要让广东的粤语台改说普通话的“新闻”,一时引起众说纷纭。也不知此“新闻”是真是假,倘若是真,我觉得此“新闻”的倡导者,除了知识贫乏外,还浅薄可笑。因为,如果连这么一点极具岭南特色的地方文化都不能保留的话,那中国的多元文化也就失去了多样性的色彩。如同把广东的骑楼都拆掉,而改建成千篇一律的钢筋水泥大厦一样,中国不同地域的城市都将会变得一模一样了。
      我的语言能力很差,虽然来深圳二十多年了,如今,除了能听外,仍然没有学会说粤语。但,我却认同粤语。为了探究岭南文化这一独特现象,本人将试着分三篇来分析岭南文化和粤语的成因,也不知能否把成因的脉络理清?

      篇一  古代岭南先民的文化特征

      岭南土著先民是古百越民族的一支,被称为“南越民族”。这支“南越”原著民族生活在岭南的两广(包括今越南一部)地区。而“南越”之称谓,首见于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又称之为“南粤”。南越人主要分为三大支:一支为广东中部和北部的“南越”;一支为广东西南部、广西南部和越南北部的“瓯骆”;一支为广东西江流域、广西桂江流域的“西瓯”。
      据人类学家测定,四、五千年前的越人和中原人的确分属不同的种族,岭南土著的种族特征是:身材较矮小,脸形较瘦窄,眼睛较大,鼻梁较低,颧骨凸出,皮肤较黑。今日之广西壮族、海南黎族还保留了不少古越人的特征。
      南越民族除了以上的种族特征外,还有许多有别于中原民族的习俗文化特征。
      一、习舟善水:《淮南子.原道训》云:“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说的就是百越族人不善陆上之事,而善舟水。
      二、.断发文身:这也是所有百越民族(包括闽之东越)的习俗。断发就是将头发剪短(中原民族认为肤发是父母授之,故不剪发),越人断发,大概与下水方便有关。文身,则是在脸上或身上刺上花纹,原因是下水后可避蛟龙之害。在柳宗元的七律《登柳州城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中,有诗句曰:“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柳宗元的这首律诗,说的是唐“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等五人被贬至荒蛮之南方的五个州来当刺史时的心境。柳州在今之广西,漳州、汀州在今之福建,封州、连州在今之广东。由此可见,唐时此五州仍属偏远荒蛮,音信难通之地,并且越人文身之风俗彼时尚存。
      三、干阑巢居:越人用竹木材料建成分上下两层的房子,上层用来住人。譬如,今日之苗族等少数民族的吊脚楼,就是由干阑巢居演化而来的。
      四、喜食蛤贝:这一习俗延至岭南诸省之今日。
      五、拔牙之俗:这是不少民族都流行的风俗,谓之“錾齿”,是成人或者婚俗的标志。
      六、迷信鸡卜:商周时期,中原人用龟壳、牛骨来占卜,而岭南越人则用鸡骨,即用鸡的头盖骨在火上烤,以鸡头骨受热开裂的图文形象来卜吉凶。
      七、几何纹陶:学术界认为,几何纹陶器是南方与北方的彩陶、黑陶的主要区别。而几何纹陶器最发达的地区就是珠江三角洲。
      八.铜鼓文化:铜鼓在部落里,既是权力的象征,同时也是在祭祀、进贡、赏赐等仪式时而使用的乐器。发展到后来,铜鼓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了。可令人遗憾的是,如今只有壮族、黎族和某些支系的苗族还存有铜鼓了。
      中原人之所以将岭南越人贬称为“南蛮”,除了文化差异的原因外,更重要的原因却来自饮食方面的偏见。在《淮南子》与《史记》中,都提到南蛮吃蛇与贝壳类动物。在广东发掘的多处文化遗址的堆积层里,均发现有大量的蚬蚌蛤蚶蛳螺的遗骸。这些在汉字名称中属“虫”字部首的贝壳类动物和蛇一样,在中原人心目中均为“不洁”的象征。
      其实,一个族群的饮食习俗,是与他们的居住环境与食物链供应分不开的。时至今日,岭南的广东己经赢得了“什么都敢吃”的饮食文化之“美誉”。而且,岭南人的“敢吃”,也随着改革开放之风吹过了五岭以北。如今,无论是蛇类还是贝壳类,都早己成了北方食肆中的席上佳馔。
      说到“不洁”,时下无论南方或北方,在如今咸、淡水资源都受到严重污染的情况下,那些软体动物才真正地变成了“不洁”之物。但,就是这些“不洁”的动物,也仍然抵挡不住南北食客的饕餮需求。
    发表于 2010-12-7 21: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不说什么广东话.难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