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4551|回复: 0

    王耿的说法【太原王氏咋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5 15: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与中科院姓氏研究群商榷糸列之三:


          《太原王氏》怎么了?- 三论琅琊王氏在中华王氏研究中的地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全中国软科学事业发展的领导和指挥中心,不但在现实中要对全中国的社会学、哲学、政治经济学和文化艺术学的发展作出科学的符合实际的研究、论证和探索,也要对全中国的历史、即社会文展史、哲学思潮史、文明发展史和民族进化史的总结、批判和论证负责。恰蓬2005年是联合国倡导的孔子文化年,也是华夏文明在全球范围内再传播大激荡的启动年,有理想、有机会、有责任、有义务的中国社科界,本应在这项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伟大进军中,发挥资讯中心和信息核心作用。但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一些院校等相关机构的部分学者,却因为其不彰的影响,平庸的形象,不但自惭形秽于自已的“学术力”,而更加臭名昭著的还有“十大怪现象”(请参见香港《亚洲周刋》2006年9月3日《中国学界十大怪现象》文),和哈佛大学数学讲座教授丘成桐的相关言论。
    一个堂堂的代表国家进步和文明的先进势力的神圣殿堂,闹来闹去几成封建余孽藏污纳垢的修养圣地,他们公开地死灰复燃封建帝王的威仪、佞臣阁老的权术和术士军师的玄言。一时间,出版物、影视剧和论坛上充斥了那些早在上世纪初兴起的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上世纪中后期兴起的无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中、被正确批判和唾弃了的华夏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糟粕,差点让一个泱泱大国的载人航天飞机,败在秦始皇大羽鸟人的手上。特别令人发指的是谱牒界有着博士、教授和研究员头衔的著名专家学者,竟然与农村中一些专门骗人钱财的修谱农民联手,采信一些诸如“公元前565年出生的人是公元前717年出生的人的始祖”的资料,干尽与他们的使命、身份、学养和素质完全相反的勾当,虽然他们最终也逃不掉被专业、被科学和历史边缘化、或淘汰的可耻下场,但是他们的倒行逆施对中国社科界造成的重创和伤害,己到了相关部门不管就要出大乱子的时侯了!


    前论:对山西社科院《太原王氏》和张海赢论述的质疑

    一九九二年六月,受海外太原王氏联谊后援会委托,由中国谱牒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西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海瀛研究员主持,经山西社科院家谱资料研究中心(亦称中国家谱资料研究中心)的十三名学者及干部在一九九四年九月定稿,并于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出版了在海内外王氏同宗中影响巨大的《太原王氏》一书。据统计,参加此书主纂、撰稿、统编、审定等工作的学者和工作人员超过了十五人。这一工作的目的和重点,就是要把太原王氏界定为在全世界有近一亿人口的王氏总宗和始祖。为了完成创造出“王氏始祖太子晋”和“天下王氏出太原”的论述的任务,为了实现这一既定的目标,《太原王氏》的编著者们就不管太原王氏的起点 (前565年)晚于前717诞生的琅琊王氏的史实,不顾太原王氏的“始祖”太子晋不是太原人,而是河南洛阳人(被封于晋都,即今河南淇县)的史证了。而此类完全相同的故事,也正在全国几乎所有姓氏的研究中象瘟疫一样地发生并漫延。
    关于“王氏始祖太子晋”和“天下王氏出太原”的论述,来源于一个封建帝王(唐高祖李渊)出于政治需要所造的谣言,这却几乎要断送一代中国社科学界王氏研究学者的学术生涯,因为他们的误导,全世界数亿册新编王氏谱和其它出版物,都在乐此不疲地重复这个类似中世纪前西方“地心说”的谣言,以维护骗子们的神权和王权的统治。每当有戳穿骗局的人物出现,就会成为人神共愤、千夫所指的恶棍,笔者“”琅琊王子城父早于太原太子晋“太子晋不是太原是洛阳人”“新论述”出世以来,所受到的攻击、污陷和诽谤,也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每一次有新论述的专著要出版,都会受到形形色色的阻挠和危言耸听的破坏,但是我绝不相信经过奋斗和努力,这个谣言还永远不会被寿终正寝。好在己经有不少学者和同宗,正在逐步认识和支持笔者“新论述”的基本原则。
    那就是:(1)王氏的始祖是王倪(前3200)、王亥、王子比干、王业(前1165)、王季、王子城父(前717)和太子晋(前565)这一个一脉相承的群体,而不是始于太子晋其人。(2)王子城父代表的琅琊王氏,早于太子晋代表的太原王氏150多年。(3)前685诞生的琅琊邑,早于497年起源的晋阳 (太原)城180多年。(4)太子晋不是山西太原人,而是河南洛阳的王城人,他的封地是晋都朝歌(河南淇县),离山西太原还远着呢。(5)太原王氏从“始祖”太子晋起,至第二十六世王霸前,无一人生于太原或长住过太原,是完全由欧阳修等人按琅琊王氏的世糸拼凑的,被太原王氏学者忽略的王卓世糸是真正有太原生卒经历的,但仍为琅琊王子城父的“后世”。(6)华夏共祖黄帝至太子晋不是49世4000年,而是5200年81世以上的。(7)黄帝、颛顼、大禹和后稷等人不是各为一代一个人,而是各为一族很多代。《太原王氏》一书的观点和论述尽管有很多常识方面、专业方面的大错特错,但仍不失为一部好书,因为它比起另一部分只描写王氏祖地的风景、和王氏祖先生平的著作,看起来要言之有物的多。《太原王氏》不失为中华王氏研究的一流好书。虽然《太原王氏》的部分作者己视笔者为恶棍。
    《太原王氏》的将精兵强、参编人员不可谓不是当时国内谱牒界的一流,《太原王氏》的资料充足、因参编单位是当时谱牒收藏研究界的国内前三,《太原王氏》的编写工作的组织计划之严密、足以与当代一些大典的修辑媲美,《太原王氏》的编写时间充分、二十五万字的篇幅一般一个人五个月就足够了,而太原王氏的写作、编纂的过程却长达二十五个月以上。这本书的结论和数据,至今还在影响和主导着海内外同宗的寻根问祖、宗亲交流和王氏研究的众多领域,并且仍为参编单位和部门的部分学者和干部们津津乐道。
    这本小书的学术价值至今已历经十余年,其资料引证的重大错漏,和结论表述的语无伦次是惊人的,有些部分离史实和史证相去甚远、或者己南辕北辙。在这本书的参编作者的表率、影响下,国内外的王氏研究便开始了不验证即引述的修谱撰著之风。相互引证本是学术交流、信息流通、辨理明道、启蒙教化、普及科学和文明的需要。但是在互相引证的过程,如此大规模地以讹传讹、甚至阉割和扭曲史证,却可能是上述参编者所始料不及,并不愿看到的。
    笔者收藏、研究了国内外各类王氏谱牒资料数千册,在王氏得姓以来的世系、宗支、郡望、堂号的调查研究方面所花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是海内外同宗之中至今最多的。在翻阅《太原王氏》的第一时间,一种亲切和重蓬的感觉立即扑面而来。张海瀛老先生是上世纪国内一流学者吴晗的弟子,其治学的严谨和涉猎的渊深应该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这本由他主持编写的小书所出现的一系列的状况,却让笔者和很多人极其困惑。
    笔者必须声明:海外太原王氏联谊后援会,和山西社科院家谱资料研究中心,对海内外王氏的寻根访祖工作的贡献是巨大的,对促进王氏重要祖地之一的山西及太原的招商引资、和经贸旅游事业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他们对笔者的提携和重视,是超乎形容的。笔者曾五赴太原,对太原的向恋难名,面对先祖的遗址,也曾多次流泪。
    二00五年十一月,笔者还应邀成为由海外太原王氏后援会发起的,在马来西亚沙劳越州诗巫市召开的第七次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并应邀出任了是次大会的主祭官,被选定为大会寻根研讨会唯一发言、作长篇寻根报告的学者。虽然这也是笔者多年不懈努力的结果,但亦与太原方面的友善与器重密不可分。本文的写作,正是基于上述的感激之反哺。
    为答疑解惑,笔者开始注意并留心其它部门和学者编写的同类著作,也有与作者感受相近的,但大多对《太原王氏》的引证和结论坚信不疑。特别是民间自修的各类族谱、宗谱、家谱等,在相关落段的引证和表述一字不差外,对《太原王氏》中结论性的语言和概念性常识性的错谬也全盘接收,如果不计小节,这本书的重大硬伤处己经使人非常震惊,作为一个长期从事谱牒研究工作,和世系、宗支考证工作的学者,笔者现将初步观察到的问题,和相关文献的表述,及笔者本人的观点,特作如下表述,以期读者取舍。

    一、关于“王氏”和姓氏起源的时间点

    1、最早的“王”和王姓人不是太子晋

    据《庄子/逍遥游》记载:首代许由是末世帝尧的老师,尧欲将治理九州的重任托付于许由,而首代啮缺又是末世许由的老师,末代啮缺的老师是首代王倪,首代黄帝的父辈伏羲末世亦曾与首代王倪论道。王倪、啮缺、许由,他们都是逍遥派,都是仙风道骨的长者,无论这些人物和故事的可信度如何,我们在事关谱牒和宗支的著述时,可能都需要抉择。王倪与太原王氏(实际为洛阳王城王氏)的太子晋子侨一样,都有点传说中的人物那种特有的、很神秘的气氛,他们是否能称为一个姓氏或家族的始祖,承担起传宗接代的重任,可能需要慎重。王倪如果真的是黄帝时代的人,就可谓是中华王氏第一人了。笔者对选择王倪作于为中华王氏第一人取保留意见的态度,对选择太子晋作为太原王氏的始祖之一则无异议。对关于太子晋为中华王氏第一人的说法则不以为然。
    另一个较早出现在史籍中的王姓人,便是夏朝的冥子王亥,由于王亥的地位很高(夏王室的亲王或“王”),史籍中多有提及。王亥的存在,旁证了王室即为王氏之源的论点。王亥的世系清晰,为黄帝第三十七世(而《太原王氏》的第三页却将他和堂兄弟差弗误传为黄帝的第十一世,黄帝至王亥约1300年,如果只有十一世的话,岂不是每一代都要到一百多岁才生儿子),王亥和差弗也是相当于夏王大禹的第七世孙中的同辈。因为王亥身份的真实性没有问题,他的身分又确实是 “王”。所以,由王倪王亥来共同出任没有争议的,中华王氏的形式上的不同世代的第一人,应该不存在问题(法律上的第一人应是姬稷、子契、姒禹)。而姬姓王氏的第一人,则非周朝的始祖周太王古公亶父王业莫属。
    很多史学家和谱牒学家,都论述过中华王氏的三个起源的源头,总源是黄帝的三十一世孙姒姓夏王王启一一禹王、子姓商王一一王契、和姬姓周王王弃一稷王;因为是堂兄弟辈的同宗,所以他们都生活在约公元前2200年前后。在他们的前辈中,最早使用王字在名字前面的人是王倪,他与黄帝是同辈(约生活公元前3200 年前后),晚些的是夏商周三朝王室的诸位祖先。(此前后稷、子契、大禹等人被《太原王氏》考证为黄帝五世孙。黄帝是公元前3200年前后的人,大禹是前 2200年前后的人,一千年中怎么可能只有五世传承呢?经本文笔者考证,稷契挚尧禹封等人均是黄帝三十一世)。由此可见,山西社科院的副院长张海瀛等人,在阉割或篡改历史时是多么地无知或肆无忌惮。
    姓名前面是否写有王字其实并不重要,因为在战国以前与王室中有裙带关系的人,随着职衔驻地等因素的变化,自己与后代的姓氏就会随时发生变化,例如商王室 (氏)的始祖之一,王子比干的后代中不但有姓王和复姓王子的,也有林氏等姓的始祖,原因很简单:因为王子比干的儿子林坚是在树林子里面出生的,随着商王朝的毁灭和王子比干的去世,比干的儿子己不是王室的身份,所以不能姓王,武王授氏时就依据了比干子生于“林”这个重要的出处。
    为什么周太王古公亶父叫“王业”,周王季历叫“王季”呢?因为从法律上来讲,当时他们的身份不是国王,而只是周族的氏族领袖,实际上,当时他们还是殷商臣国的诸侯,也是他们受封于尧帝时的食邑子为什么他们也可以姓王呢?因为是周武王姬发追封的,追封(上三代)和袭传(下三代)是我国封建文化的核心,这也是一些近现代史学者在诠释周天子家族时的一些成见或规矩,否则历史上就不会有周王王季和周文王王昌的定谳。
    但是在姓氏学的范畴却不是这样说话的,既然周太王王业、周王王季、周文王西伯与周武王发是直接的父传子的关系,他们的血统的统一,也就结构了他们姓氏的统一:姬姓王氏!姓氏合璧后凡是姬周的天子就全部姓王了,没有别的人还能姓王,至少在秦始皇以前,冒用别人的姓氏,特别是冒用王族、显族的姓氏是要杀头的。有人说汉以前的人无姓,周王为什么可以姓姬就不能姓王呢?“帝”和“王”都是父系社会的产物,为什么父系社会的周王,一定要姓母系社会的“姬”而不能姓父系社会的“王”呢?
    那时的寒门素族,如果要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除了与士族攀婚之外,只有伪诈高门,诡称郡望了。例如贾渊掌修撰谱牒,有一个叫王宝泰的人,买通贾渊,要把自己的家族上到江左第一大高门琅琊王氏的谱中。事未成而被告发,按律贾渊当处死,由于其子向皇帝叩头流血乞免,才免去死罪(《南齐书》卷五二贾渊传)。可见当时这种买谱、卖谱的事件也是有的。)
    氏为父亲的身份,姓、氏合一时,父姓就当然就可以冠在名字前广面了。张氏等姓也是以姬姓为母姓的,但他们的开宗立姓为黄帝的孙子张挥,或玄孙弓正,比王氏的太子晋早了两千多年。而“周武授氏”和“太公封神”的结果是:全国有近百“氏”得姓(所谓“百姓”正是此际所形成的),对在此际得姓,有得姓的法律依据的林姓第一人而言,林氏是从周武王的子辈林坚开始的,这也比王姓的太子晋子王宗敬早了近五百年。说起来有些难为情了,林坚可是子姓王氏的王子比干(约前 1150年生)的亲生儿子啊。儿子家的姓,怎么能比老子家的姓早了近500年呢?(山西社科院副院长张海瀛研究员和《太原王氏》论证的王氏“始祖”太子晋生于565年)。
    在此之前常常会有一种误会的说法:王姓起源于公元前五六五年出生的源于汉代刘向《神仙传》中的传奇人物太子晋,其实与太子晋同样有神话传说的王倪,早在公元前三千二百年前就很活跃了,晚一点的王亥,也比太子晋早生了一千三百五十年。可能不需要讨论的是太子晋作为太原王氏的始祖,最后被传成了王氏的始祖,把太原两个字弄丢了,这一丢就至少是一千多年,使王氏比他们后代(例如林氏)的诞生还晚。
    中华“王”氏的起源,即是谱牒学范畴中华王氏的创源,是和中华民族早期的文化建设、与中华民族的祖先伏羲和黄帝创造性的生命一道,是从公元前3200年以前开始的。作为“中华王氏”的载体的王姓,也是中华民族的源头大姓之一。国王以“王”为姓,在中原己被夏商周三朝的历史证明,否则在王氏的源头的论述中,就不会有夏代姒姓王氏、商代子姓王氏和周代姬姓王氏的说法。
    关于王氏的这三个主要来源,和这三个王氏中的王亥、王叔箕子、王子比干、王子城父、太孙(王孙)赤等王氏历史名人,和他们在中华王氏家族史上始祖级人物的地位,也受到了史学界、谱牒界、和海内外王氏宗亲的一致公认。在朝鲜、韩国和日本也是这样。朝鲜和韩国历史上的大多数国王都是以王为姓的,《隋书/日本志》中也曾有“倭王以王为姓”的记载。

    2、“天下王氏出太原”和《太原王氏》是中国的“地心说”

    既然如此,《太原王氏》为什么还有“天下王氏出太原”的观点和结论呢?因为第一个说出太原王氏比琅琊王氏重要的人是唐王李世民(公元627——649在位),因为他父亲、太原的留守李渊起兵反隋的时候是从太原开始的。当时的太原的郡丞是王咸,王咸就拽住李渊说,你造反了,留下个烂摊子给我,我怎么办?我们王家与前朝和当朝的天子关系都不错,他们把我们照顾的也都蛮好。
    李渊说,没事,这么多人我顾不了,把你王家照顾好反正我没问题,而且一定让你王家的人比在前朝过的还要好!结果,王咸不信他讲的,让李渊把赌咒发誓用极其堂皇的语意写在了纸上,后人又把这个叫做《晋祠铭并序》的文字刻在碑上,立在传说中根据王宗敬的衣冠冢而建的晋祠(其实是唐叔虞祠)中最醒目的地方。
    后来李渊果然成功了,他和他的后代封了许多王氏的人做宰相,做皇后、做大臣。李世民(公元627——649年在位)、李隆基(公元713——756在位)还为许多王氏祖先编了谱,撰了传。其中太原王氏的地位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地超过了琅琊王氏。因为太原是李家的福地,是世界上最不得了的地方,太原王氏于是也沾了光(当然也付出了很多,那时候那样的待遇是应该的,作者举双手赞成)。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改变了李渊的一些政治主张,特别是在太原王氏与琅琊王氏的政治地位上,他真正地做到了一碗水端平,甚至有些矫枉过正了。首先,他发动了一场造神运动,把王羲之捧上了“书圣”的宝座。他认为王羲之的行、草二书都很好,但他的姨妈卫夫人、从父王敦、王导、儿子王徽之、王献之和侄子王珣等人的书法也很优秀。李世民、李隆基还为琅琊王氏重修了《琅琊临沂王氏谱》,并为王吉、王祥、王览、王导、王羲之等十余人写了传。
    唐朝皇帝们的作品、有些语言用的甚至很肉麻,不象皇帝写的,很象御前的笔杆子李延寿的作品,只不过签了皇上的名。这样,李世民的“书圣王羲之”、摆平了李渊的“天下王氏出太原”,因为“圣”即“天下”,大家是平级的。但是,这样做的确造成了混乱,用现在流行的语言批评,就是李渊、李世民的政治需要,亵渎了科学、历史学和谱牒学。在李渊和李世民的主导下,后世欧阳修等人编撰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硬是生编了一段从汉初扬州刺史王威到唐宰相王溥的世系贻笑后人,《太原王氏》编著者们也从一部世糸极其混乱的《余姚上塘王氏宗谱》中抄出了指导全世界王氏同宗编谱用的世糸,其中矛盾和漏洞百出简直惨不忍睹。例如:
    (1)把王氏始祖群体内的最后一人说成始祖第一人:笔者在马来西亚出席第七次世界王氏恳联谊大会时,就曾有不止一人,指着《太原王氏》中的太子晋的生卒年问:全世界的王姓人都是这个十七岁就仙逝并且是得了肾衰竭病死的人的后代吗?笔者不无辛酸地回答说:他是王氏祖先群体中的最后一批中的最后一个。(太子晋是中华王氏祖后稷、子契、大禹的五十七世孙,姬姓王氏祖古公亶父王业的二十六世孙,也是太原王氏祖周平王太孙、王孙赤的第十一世孙)纠正这一类错漏,正应是《太原王氏》的编著者、山西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家谱资料研究中心的著名学者们开展历史和谱牒研究工作的重点,而他们竞然将这些有太多原则问题的世糸结论原封不动地贩卖给世界各地的王氏同宗,这到底是想证明他们的无知、还是想证明他们的无畏呢?
    (2)把黄帝至太子晋的世系,少计39代即1200多年:《太原王氏》第二页的最后两行说:黄帝四十二传至周灵王太子晋,是为太原王氏系姓始祖,亦即太原王氏之根。黄帝,是公元前3200年前时的人,太子晋是公元前565年时的人,两人相差2635年,按照30年一代计算,应为81代才对,山西社科院的副院长张海瀛和《太原王氏》的全体作者都认为黄帝“四十二传至周灵王太子晋”,被《太原王氏》他们遗失的“三十九传”祖先被他们寄存或监禁到哪里去了呢?这不是离谱和对华夏民族的共同祖先大不敬到连起码的常识都没有了吗?
    (3)黄帝与炎帝均传了十余代(同名),《太原王氏》的作者却把他们都只算成一代。王氏始祖后稷传了十余代(同名),《太原王氏》中也只考证为一代。夏、商两朝共三十一代,共九百多年(前2025一前1046),《太原王氏》只把与此同时的周族的姬姓王氏记成十四代(是不是太原的著名学者和专家们又太过粗心了),因为这样算下来,相当于这十四代人每代人都要到60多岁才能生儿子。黄帝至太子晋总共八十一代,《太原王氏》只记成四十二代,少了三十九代,黄帝至今约五千二百年,但《太原王氏》却少记了一千二百年,这样的姓氏谱牒专著是否过于离谱了呢?
    (4)在捕风捉影中求证:王威能任职的年代,没有刺使这样的职务,王威幼时随兄王元在琅琊武城生活,王威去太原是后人想象出来的。扬州的府治当时在今江苏南京和安徽寿县,王威如果被派来南京工作,倒是也有可能,但职务只能叫太守。在那以后,的确有数任丹阳(今南京)太守是姓王的,也符合当时王氏等望族有大量袭职的现象。这和九世以后,王霸去太原隐居,才有了一些联系,因为在那之前的“太原王氏”都是河南洛阳和山东临沂人。与上述情形相当的例子,在《太原王氏》专著中还找出了几十例,此不一一计出(欢迎私下探讨)。
    为此、笔者郑重重申:1、中华王氏和姬姓王氏起源于陕西西安等地;2、前太原王氏祖周平王的长孙太孙(王孙)赤、周恒王的次子王子城父和周灵王的长子太子晋等人的出生地均为河南洛阳的王城;3、中华王氏的始祖是一个群体,而不是哪一个地方的哪一个人。这是事关王氏源头的原则问题,不是一般的学术争论。4、按照顾言午称定的“五世亲尽,别为公族”(引自《孔子家语》)的原则、和我国民国至今对祖籍的界定:如果王宗敬父亲太子晋是河南洛阳人,则王宗敬以下三代的祖籍都应是洛阳王城,无论王宗敬是否在太原生活过,他们和子孙亦只能被称为“王城王氏”,与“太原王氏”一点边也扯不上。这是常识和法律,至少你现在去派出所填报籍贯时还得填报你爷爷的出生地。
    唐高祖李渊的笔杆子们不愧是造假高手,“唐叔虞祠在晋阳即太原”,也是一个天大的谎言,太原之“晋阳”始见于《左传/定公十三年》(前497年):“秋,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考“晋阳城”为春秋末期赵简子之家臣董安于所修,既不是唐尧所筑,也不是晋之始封地,太原始称晋阳则是汉以后的事了。考古学方面的物证也表明:“晋阳”没有早于春秋之前的发现。“尧都是太原”的论述者,曾引《史记•晋世家》相关文献与太原晋祠互证,认为今太原晋祠,是为奉祀西周时唐国侯叔虞而建,故晋之始封地唐就在今太原。
    晋祠为唐叔虞之祠堂不假,但其创建年代从郦道元《水经注》和《魏书•地形志》中可见,在北魏以前,绝不可能早于东汉。它的兴建,完全是附会于《汉书•地理志》:晋阳县为“故《诗》唐国,周成王灭唐,封弟叔虞”所建。但是,古唐国与唐叔虞的封地到底在哪呢?其实《史记•晋世家》讲的很明白:“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离太原即晋阳不要太远啦。
    太原曾有一个年龄比张海瀛还大的民间学者叫王剑霓,他非常悲剧、非常辛苦地统计过有多少多少古人、皇帝、名人和现代的国家、地区的同宗宣传和支持过“天下王氏出太原”和“王氏始祖太子晋”,只能证明他和张海瀛二人不过是鲁迅骂过的“拿来主义”的“抄书先生”,而不分良莠地抄承别人本身就是既可怜又可悲的。这些统计不能证明什么,因为“地心说”在被哥白尼批判前,曾是全世界所有神皇和人皇欺骗、愚弄人民的理论支柱、在哥白尼之前支持地心说的的百姓、学者和官员几乎是全世界人口中的百分之百。这能说明什么呢?统计依然苍白,事实胜于雄辩。“天下王氏出太原”、“王氏始祖太子晋”和“地心说”一样,都是谣言、传说、猜想和梦呓,是永远也找不到证据作支持的。


    3、“琅琊”王子成父家族,早于“太原”太子晋150余年的史证和谱证

                 (此段暂略、待新书出版后公布)


    4、琅琊兴望与太原成郡的时间与过程的考证

                (此段暂略、待新书出版后在此公布)


    5、历史上影响较大、姓名前面直接写有“王”字,颇合现代人口味的王氏人名

    1、夏王室的王亥(姒姓王氏的始祖、夏王大禹的七世孙、姒姓王氏的始祖之一,约生活于公元前1900年一1850年);
    2、王叔箕子、王子比干(子姓王氏始祖契的三十二世孙、商王汤的十六世孙、纣王帝辛的叔叔,箕氏朝鲜国和洛阳王城王氏的创始人,约生活于公元前1130年前后);
    3、商末的王子毕公高(姬姓王氏始祖后稷的三十二世孙、古公亶父王业的曾孙、周文王的兄弟暨西安京兆王氏的始祖,约生活在公元前1090年前后)、和周襄王的王子城父、周平王的太孙王赤和周灵王的太子晋王侨(东莱王氏、太原王氏、琅琊王氏的始祖,约生活于前642一前600、前600一前560年、前 565年一?(不是549年));
    他们都是夏、商、周三朝和姒、子、姬三姓王室(氏)的太子级人物,而这个时期的中华王氏的户口本上,只能记录中华王室中的太子系列的人口,(因为太子的兄弟们大多有了其他的姓氏)。以上“王、王子、王叔和王(太)孙”等都王姓的组成部分,其他组成“王”姓并产生于春秋和先秦时期、且己流传国外的王氏还有:
    4、王父/王官/王宫/王甫/王狄/王人/王史/王周/王夫/拓王/成王/乐王/西王/小王/威王/五王/王川/王子/王丸/王仁/王壬/王井/王手/王生/王田/王有/王地/王供/王城/王部/王野/王塚/王鞍/王余沢/王身代/王宫西/王西门/王野田/王藤内/王来王家等。
    以上有些较早的王氏起源于中原,后又传播到朝鲜、日本、缅甸、越南和东南亚等地。从以上组成王姓和王氏的来源,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王”的起源,并非历史传说中的某一名人(王倪或太子晋),而是经过相当长的历史演变,在经过复杂的政治结构、文化积淀和社会共识等多层面的立体交叉后,才形成和凝聚了王氏或王姓,这一点,和其它任何姓氏的成因都有不同。上古社会由三皇五帝演变成“王”的过程和动因,也是王氏成姓的过程和动因之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王姓与它姓不同的深层意含。
    5、《史记》等正史有稽的王氏:王亥/王竟/王廖/王商/王康/王章/王离/王音/王襃/王襄/王市臣/王欣/王不害/王疆/王孙满/王子仲/王子颓/王子定/王子克/王子比干/王子城父/王子英/王子朝/王子中/王伉/王信/王季/王禹/王稚君(二人)/王偃/王行/王卫尉/王山/王臧/王织/王稽/王绾/王然于/王齕/王緤/王先生/王生/王仲/王触龙/王乌/王叔/王容/王定/王定国/王福/王温舒等。
    王错/王游/王吉/王喜/王奢/王贲/王嫖/王始昌/王莽/王黄/王莫摇/王朝/王接/王申生/王中黄/王奉光/王戊/王成/王蠋/王峡(左口)/王吸/ 王郢人/王辟方/王臣/王长君/王陵(二人)/王翳/王凤/王同/王周/王翕/王公/王并弓/王错/王朔/王当/王恬开/王恢(二人)王慎/王悍/王皇后 /王太后/王姬(二人)/王媪/王夫人(三人)王狄/以上详见《中国姓氏集》《汉书•艺文志》等著作。
    6、正史中出生早于太子晋或太子晋之后的古代王氏(王姓之源)还有:
    王父  周代宋国始微子启的后代。一作王夫。
    王官  春秋时晋有大夫王官无地,楚有大夫王官子羽。春秋时晋地(今山西闻喜县南)为晋大夫王官无地的食邑名,后裔多以此地名为氏。
    王人  汉代有王人宰公。来源:(1)周朝王人子突的后代,以爵为氏(“王人”的意思是“王之臣”、“帝王使者”、“帝之胄”);(2)王人晋之子宗敬的后代中,亦有王人氏。
    王史  春秋时晋国有此姓。来源:(1)周宣王的太史号王史氏;(2)周共王子之圉,圉的曾孙满,满之子简,孙业。曾孙宰,世代为宰相或史官,遂以官为名。
    王叔  周襄王的叔父王子虎官太宰,死后周襄王赐其家族为王叔氏。
    王孙  周室有大夫王孙满;春秋时卫有王孙贾;吴有王孙雒;齐有王孙辉。来源:(1)周王的孙辈在其诸侯国做官的,往往称王孙氏;(2)周大夫王孙满之后;(3)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子婿之子亦姓王孙氏;(4)楚国贵族中包申婿又称王孙包婿。(5)台湾今仍有姓王孙的。
    王周  始于先秦,现代北京仍有。
    王甫  系改姓。汉初王父鸾,改王父为王甫。《康熙字典》
    王夫  源于子姓。宋国微子启(商纣王弟)之后。《希姓录》
    王佳  清道光时湖广总督官文,姓此氏。《中国人名大辞典》
    王子  古代帝王之子称王子。(1)王子本姓姬。后以爵系为姓氏。周大夫王子狐、王子城父之后。《通志》(2)“周王庶子仕郑,以王子为氏。郑大夫有王子伯骈、王子廖正。”汉有王子中同。《古今姓氏书辨证》

    6、王氏从“王”到“氏”、从“氏”到“姓”的历程

    此外,中华王氏创源阶段的末期,还有一些诸侯王的后代陆续加入,笔者另有介绍。例如,战国时期的陈完(田完),出生于中华民族早期的姓氏妫姓的家族,后来也因登上了诸侯王的宝座,后代也自氏为王。当然,这类的情况肯定还有,但由于他们得姓较迟,人数极少,对中华王氏的创源的影响是有限的。故此,我们只作简介,不再细说了。
    姓氏的起源有很多特征,但我国姓氏创源阶段(先秦以前)和现在占人口80%以上的姓氏产生的特征,都是以男性公民当时的职业和居住地的叫法为依据的,占华人人口二十分之一以上的王姓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的祖先,得姓的来源都是因为夏太王子禹和他十七代的王太子、商太王汤和他十七代的王太子、周太王业和他三十五代的王太子,共867年都当了(过)国王的缘故,周太王业(公元前1165一1094)、周王季历、周文王西伯、周武王发……等
    有些学者喜欢说王氏得姓应该从周朝灭亡周王室崩溃后的子孙开始,因为周王室正确的母姓应为姬。既然是母姓,那就要从母系社会的结束起用父姓了。第一个父系社会的象征本来就应该为王的,因为父为金火,母为水云,王字在八卦中性属火当然为父姓,姬则属水为母姓就对了。王氏从姬到“王”的变化,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如果一定要找出源头之根,则还要论及“周武授氏”了。
    当然,这个过程是从“周武授氏”开始的,到“太公封神”时达到高潮。史上曾有传说,姜太公吕尚封完诸位亲戚,忽然发现忘了封自己,于是就挂在门后,干脆做了“门神”。其实是周王把他封在了曲阜,大名鼎鼎的齐国就是他儿子建的。这倒是《太原王氏》笔下关于王氏寻根现状逻辑的写照。因为他坚持说中华王氏的起源只能从大禹登王的一千五百年后,周武授氏的五百年后的太子晋子王宗敬开始的逻辑。
    因为此前的学者大多认为“周武授氏”和“太公封神”的大事件中王氏的得姓不是主角,因为周王姓姬,不用再授“姓”了。那些被周公授氏的人难道不都是姓姬的吗?其实授氏与授姓并非完全一回事,只是那个授氏授的是“爵”,中国人的姓氏大多经过了以爵为氏和姓氏合一的过程,其他的姓源可以以爵为氏,“王”为什么不可以呢?
    从后稷被封为亲王,到武王建周为王,经历了三十三代的传承和一千一百年的时间,虽然周族的母姓是姬,但由于周武王前后的君王,已封了很多的诸侯,单是周武王和弟弟周公的册封,已达到七十多个,再加上自黄帝以来,至夏商各代被先祖分封,而又未被历代帝王褫齿夺名位的先贤之后,当时就己有了“百氏”的局面,即后来“百姓”之说的来历。百氏们因封为氏,有了自已的姓源。作为封侯赐氏运动的主脑,此时却不能得封已姓,岂不是极度荒唐的事情。所以,姬姓王氏的起源阶段,到王业和周武王即告完成。
    公元前770年,周太王的十六世孙周平王宜臼为避戎寇,将首都又从镐京西安迁至洛邑(河南洛阳),直到公元前228年周赧王失位,被人们称为东周。东周时期的王氏,依然有很多人继续留在西安一带。除了姬姓王氏以外,虞舜的妫姓王氏,大禹的姒姓王氏,子契的子姓王氏等,都有了空前的发展,在西安和洛阳两地形成了巨大的王氏族群。并且派生出王公、王叔、王子、王孙等十几个源自“王”的姓氏,这些姓氏的人群,和那些远远早于太子晋王侨的单姓王的人群一道,组成了中华王氏的始祖群体。
    经过世系清晰的传承,到了古公亶父王业第三十七世周赧王等人的时候,王氏的家族己发展的非常盛茂。因为正是在此际,周天子的江山全部改变了姓氏,王者的天下,开始由不姓王的人来管理了。这个时期前后的王氏,例如西安丰镐(京兆王氏)的王子揭、王卑子、王息;河南洛邑(王城王氏)的太孙赤、王子城父;山东清溪(琅琊王氏)的鬼谷子王诩、王亢、王元、王威;
    太子晋王子侨的那支,此前由太孙赤、齐王田和王子城父等人为始祖,组成了著名的太原王氏的雏形,到了太子晋和王宗敬的时候,各地的王姓王氏人群己经层出不穷。太原王氏祖太孙赤王子城父王孙无忌太子晋群体的诞生(至前565年),比中华王氏祖禹契稷群体的诞生,晚了一千五百年。也比姬姓王氏祖王业姬昌王子比干王叔箕子周武王群体的诞生,晚了五六百年。
    所以,我们再一次地强调:《太原王氏》的学者们不要再从太子晋说王氏的起源,因为太子晋只是“太原王氏”的群根之一,而“姬姓王氏”的祖根则应为周太王王业。如果不能确认禹契稷和王亥等人是中华王氏第一人,不能确认周太王王业是姬姓王氏第一人,那就是太双重称标准了。因为王姓外的许多(大量)姓,都是以职务和地名的封受时为本姓创源点的。
    当然,也许大家都早己认识到了这一点。也许,我们亦能从下列各姓考证始祖的规律中,找到中华王氏始祖起点的灵感,以括清黄帝时期的王倪说、夏代大禹六世孙王亥说、商周时期的王业、王季、王子比干和毕公高说,和周恒王以后的太孙赤、王子城父、王子揭和太子晋说等关于王氏起源的焦点之所在。

    7、参考一:最早的“氏”就是最早的姓源主体

    最早的氏,出现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阶段,氏是各个父系氏族的称号,或者直接就是该父系氏族首领的称号。上古传说中的人物轩辕氏、神农氏、伏羲氏、燧人氏等,其实也都是各父系氏族的称号,就是我国最早的一些氏。氏产生之后,就出现了同姓异氏的现象。例如周武王本人是王者,他和他的祖、父也就是王氏;他的弟弟周公旦,职爵是周公,封地为周原,后代也就多为周氏;另一个姜姓亲戚周公召,虽然职爵也是周公,但因为封邑为齐,所以后代多为周(爵衔)氏、齐(国名)氏和吕(地名)氏。如果说母糸社的姓氏以姬、姜、姒等起源,则父糸社会的首姓(氏)则是应以王、子、孙、叔、公、伯等发韧。《太原王氏》的第九页说什么王氏起源于太子晋子宗敬,则是过于迂腐或令人疑惑的论点。
    子是商代祖先契的姓,子姓的下面又分氏,《左传•定公四年》曾说子姓有“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后又有“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铸氏、樊氏、饥氏、终葵氏的说法;《史记•殷本纪》则还记有商代的殷民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等。最早的姓氏产生于分封,除“王”者氏王以外,其它的氏大都是王室的成员被封后的爵名或地名。
    如果说王氏始于姬姓太子晋,那么远远早于太子晋的子姓王氏又凭什么不能作始祖呢?也许,《太原王氏》的作者会闭着眼睛说那时还没有姓,因为如果有的话 “王”氏为什么不能姓王呢?你们当“以爵为姓”的姓源原则是一个双重标准的论述吗?他姓可以从被封赐和“授氏”时得姓,王氏为什么一定不可从“授氏”开始,而一定要等到太子晋子宗敬和王氏“失位”呢?而且第一批失位的王倪、王亥、王子比干等王姓氏族的诸王诸子为什么不能成为王氏始祖呢?是不是因为大原出品过建立唐朝的李世民父子、则不是始祖的“太原王氏”“太原李氏”和“太原张氏”就一定要借助古代帝王来拨这个开宗立姓的头筹呢?
    姓氏产生的源流很多,但是华夏最初的姓源巨流则一般如下:有的以先人的字为氏,如伯、仲、叔、季;有的以先人的别号为民,如唐、虞、夏、殷;有的以先人的谥号为氏,如康、戴、武、宣、穆;有的以爵号为氏,如公、侯、伯、王;有的以封国为氏,如曹、鲁、宋、卫;有的以居地为氏,如城、郭、园、池;有的以职业为氏,如卫、陶、索、卜。也正因为如此,有时一个人甚至会有几个氏或名。例如,商鞅本是卫国人,以卫为氏,称卫鞅;作为公室子孙,以公孙为氏,称公孙鞅;后来被封于商,又以商为氏,称商鞅。
    南京大学的学者刘开骅认为: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阶段的氏,实际上体现了同姓者地位与财富的差别,而由于此时男子正逐渐成为氏族的主导者,他们称氏,便可将自己的地位与财富同其他氏族区别开来,所以男子称氏,而从不以姓相称。直到秦汉以后,姓氏合一了,氏才失去了原来区别于姓的意义,有了与姓完全相同的功能。所以说,姬姓王氏的法律(谱牒学)价值,就是王姓或王氏。
    顾炎武在《日知录•原姓》中对此作了深入研究,他列举出《左传》大量实例总结道:“考之于《传》,二百五十五年之间,有男子而称姓者乎?无有也。”在这个问题上,许多人注意不够,容易出错。比如,屈原姓芈(mǐ),以屈为氏,因此不能说他姓屈名原。至于司马迁的《史记》、刘知几的《史通》把周文王称为姬昌、周公称为姬旦,也都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笔者认为:顾炎武此时想说的就是:既然司马迁将芈姓屈氏的屈原叫“屈原”了,姬姓王氏的周文王姬昌也应叫王昌,姬姓王氏的周武王姬发也应叫王发。否则就又是一个双重标准。
    按照母系社会的规律,从周太王古公亶父即王业(逝于公元前1126年)起,中华王氏在姓氏学意义上即已诞生,因为华夏民族后来所存的姓氏,此时起几乎已百分之百地脱离了上古时期传下来,带有沉重的母系社会印记的原姓。直到今天,姬、姜、妫等女性为家长、族长的姓氏已占不到华族人口总量的1%,有的姓氏的文字在通用的字典中己很难找到。
    史学界一般认为:中国的父系社会,是从公元前的二十二世纪的大禹、后稷时期开始的,但也有以本文笔者为代表的、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应当以黄帝开始,因为他的复姓“公孙”,就是后人承认他是父系社会始祖的证明。“公孙”的意思是:“公为王,传与孙”而此前只是母为后只传女性,姓氏学意义上的、以父姓为特征的氏族社会阶段,从黄帝时代(公元前3200年),就已经开始进入史学家和谱牒学家的视野。
    男人往往是以职业或地名为氏(姓)的,所以司职国王就应该氏(姓)王,否则就是双重标准,因为他姓的来源大都是以职定源的。王氏的职业为”王”的历史直到公元前228年,周天子的江山全部由同宗(姬姓)、换成了异姓的统治者时才结束,“王”不见“王”、“王”者无“王”的典故,就是从此而来的。因为后来的 “王”,只能从姓王的人或为王的人中间产生,秦始皇不姓王,他作了王之后就叫“王”不见“王”、“王”者无“王”。“王”和“氏”都是可以遗传的,“王” 和“氏”都是“职”和“爵”的一种,实际上也就是“氏”。
    史家学们曾经热情洋溢地讨论过中华王氏的起源:子姓王、姬姓王、妫姓王、芈姓王,他们甚至不怕口干舌噪地区别说这些来源的复杂让他们有时候难免有点晕头转向,但是笔者认为,这些来源的共同特征就是天子之后、王室(太子)至亲。抓住了这个纲就会保持头脑清醒了。当然,华夏族裔姓氏中来源于王室至亲的姓氏太多太乱,但是我们要特别区隔说:完整来源于天子之后,王室至亲的大型姓氏在中国只有王姓一家。夏、商、周三朝的王室至亲在被封赐以前,大多留名为王某、王子、王孙、王父、王叔、王公和太子、太孙等。
    根据先秦名字也是姓源的普遍共识的原则,我们仍可得出这些王亲的称呼都成了复姓王氏中“王”姓的重要来源,例如王仁/王宫/王官/王宫/王甫/王狄/王人 /王史/王周/王夫/拓王/成王/乐王/西王/小王/威王/五王/王川/王子/王丸/王仁/王壬/王井/王手/王生/王田/王有/王地/王供/王城/王部 /王野/王塚/王鞍/王余尺(左加氵)/王身代/王宫西/王野田/王藤内/王来王家等。这些复姓的王氏在大陆的汉代以后都简化成王姓了,在日本和菲律宾则一个名字还是一个属于王系的姓源。如日本王仁的后代仍叫王仁某某,菲律宾的王西门的后代仍叫王西门某某。可见名字也是姓源的准则世界通用。
    但是始终为太子或天子的人,其本人和后代的姓氏基本都是王字在姓名前面的,不会有任何变化。因为“王”就是他们的身份,“王”就是他们家族的社会地位, “王”就代表了他们是“王”,“王”就是他们专有的姓了。象王亥、王业他们虽然也许自已不是“王”,但因受到己经为“王”的父祖或子孙的封谧,他们姓王或被叫成王什么,也一样没什么有违法统的漏洞可指。
    王氏的来历是简单的,至于后来的杂姓王、改姓王、冒姓王、赐姓王等却无以影响王氏的起源。在讨论王氏的起源的时候,可以暂不讨论杂姓、改姓、冒姓、赐姓的问题,因为这些情况根本不属于姓氏起源的研究的范畴,在这里我们本来可以不再讨论他们的,但又由于这些从他姓中改姓到王姓中的王姓族人,也非常想知道自己祖先改姓的原因。

    8、参考二:他姓得氏始祖的时间考

    彭氏始祖───彭祖
    彭姓来源有二:一为出自颛顼帝的后裔,其始祖为彭祖。相传颛顼帝有曾孙子叫吴回,在帝喾时为火正祝融(管用火的官)。吴回的儿子陆终娶鬼方氏的女儿女?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中第三子名铿,被封在大彭(今江苏徐州),商时为诸侯国,故又称彭铿。据说他一生活了八百多岁,经历了夏、商两代,所以又称他为彭祖。
    上古时贵族数世一名的例子很多,例如黄帝传了八世,颛顼传了二十世,后稷传了十三世,家族内连续数代几百年中叫一个名字的还有众所周知的周公、鬼谷子、孙子等。彭祖的子孙按照当时“以国命氏”的习惯,称彭氏。彭祖是彭姓的受姓始祖,是为江苏彭氏。二为汉以后其他少数民族的加入。如安定(今属甘肃)胡、永胡有彭氏,又如西羌(今属甘肃)、南蛮(今属湖北一带)皆有彭氏。

    唐氏始祖一唐叔虞
    唐氏出自姬姓,为黄帝轩辕氏之后。其一出自为周成王所灭的唐国,唐国曾经有二:一在今河北的唐县,二在今山西省翼城县。据《姓氏考略》及《世本》所载,周成王灭唐后将其地改封给弟弟唐叔虞,唐叔虞的子孙也以国为氏,子孙就姓了唐。唐叔虞之子燮继位,因南有晋水,改称晋侯。此为晋地(今属山西)之姬姓唐氏。看来唐氏的源头在山西翼城,而不是河北的唐县(见明/高汝行《修唐叔虞祠》诗)。
    太原市的晋祠曾被理解为王氏宗祠,海外太原王氏联谊后援会总部,和世界王氏宗亲大会,都以晋祠为基地。现在根据晋祠的原名为唐叔虞祠的意思来理解,晋祠应为“唐氏宗祠”才对,如果从唐氏出于姬姓和“王”氏的史实而言,说晋祠是王氏宗祠也没有什么不对,那样,又证明王氏不是出于太原太子晋了,因为唐叔虞生活在公元前1050年前后,比太子晋早了四百年,而周成王与太子晋一样都是河南洛阳的王城王氏。
    “唐叔虞祠在晋阳即太原”,也是一个天大的误会,太原之“晋阳”始见于《左传/定公十三年》(前497年):“秋,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考“晋阳城”为春秋末期赵简子之家臣董安于所修,既不是唐尧所筑,也不是晋之始封地,太原始称晋阳则是汉以后的事了。考古学方面的物证也表明:“晋阳”没有早于春秋之前的发现。“尧都是太原”的论述者,曾引《史记•晋世家》相关文献与太原晋祠互证,认为今太原晋祠,是为奉祀西周时唐国侯叔虞而建,故晋之始封地唐就在今太原。晋祠为唐叔虞之祠堂不假,但其创建年代从郦道元《水经注》和《魏书•地形志》中可见,在北魏以前,绝不可能早于东汉。它的兴建,完全是附会于《汉书• 地理志》:晋阳县为“故《诗》唐国,周成王灭唐,封弟叔虞”所建。但是,古唐国与唐叔虞的封地到底在哪呢?其实《史记•晋世家》讲的很明白:“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河汾虽在山西,但与太原不是一个概念。

    徐氏始祖──徐若木
    其姓氏来源较为单一,主要出自嬴姓,始祖为帝颛顼玄孙伯益之子若木。相传帝颛顼玄孙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赢姓,并将本族姚姓女子嫁给他为妻。姚女生有两个儿子,其小儿子叫若木。若木因其父之功,夏禹时被封于徐,建立徐国,其故地在今江苏西北部及安徽东北部。

    苏氏始祖──苏忿生
    苏姓起源有二:一为出自己(妃)姓,为颛顼高阳氏的后裔。周武王时,有司寇忿生,受封于苏国,称为苏忿生,后迁于温邑(今河南省温县西南)。春秋时,苏国被狄(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人攻灭。苏国的后裔就以国名“苏”为姓,其得姓始祖为苏忿生。二为出自少数民族。南北朝时北魏有鲜卑代北复姓跋略氏,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实行汉化,单姓苏氏。

    许氏始祖──许由
    许由一作许繇,相传是尧舜时期的高士贤人,尧年老后曾有意把帝位让给他,他固辞不受,逃至箕山之下,农耕而食。后尧又请他作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他死后葬于箕山,后人称为许由山。四千多年以前许由活动于颍水流域的箕山之下,正是当年许国之地,因此后世许氏人士多以他作始祖。王氏始祖的候选人之首的王倪,就是许由老师啮缺的老师。按许氏考许由为始祖的逻辑,王氏考王倪为始祖能成立。
    许国地在今河南许昌市,春秋时为郑、楚等国所逼,公元前576年,许灵公被迫南迁叶地,为楚国的附属;前534年许惮公又被迁城父;前538年又迁荆山;前529年复迁叶地;前506年再迁容城。战国初期终于被楚国所灭,迁于容城,后子孙分迁中原及江南各地,以国为氏,称为许氏,史称许姓正宗。二是许由的后代。

    张氏始祖--挥
    其他从姬姓脱离的姓氏则早已开始用父姓了,上述诸姓考证始祖和得姓之源的规律,是值得王姓寻根时借鉴的。例如张氏,几乎是谱牒学界第一个离开母姓姬姓的父姓。张姓第一人的出处,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三十世纪以前,据唐代的林宝《元和姓纂》和宋代的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黄帝的儿子少昊青阳生子名挥,发明并且校正了弓箭,因而被赐姓张氏,成为张氏始祖。
    《尔雅•释诂》:“正”即“长”,“弓正”即“弓长”,合起来便是“张”。有趣的是,在甲骨文中,“晋”字的字意是装箭之囊,看来,山西与张氏是颇有渊缘的。明、清张氏族谱也记载:“始祖挥公受封之国在山西太原府太原县(那时叫太原的地方应该是甘肃的镇原)。挥生昧,昧生台骀”,“庙在太原县尹城里”,所谓张氏“尹城派,天下通派之祖也”。尹城里就是今天晋祠南五里的王郭村,所以,王郭村的台骀神庙也就成为天下张氏的祖祠之一。
    张氏始祖张挥是公元前3100年时代的人,也算是中华民族最早的父氏之一,对于这一点谱牒界也一直没有什么意见。有意见的是:如果张氏起源于前3100年时的太原,则张氏的祖地应是甘肃的镇原一带,我们也知道张氏起源于太原的结论,也是《太原王氏》主持人张海瀛先生的杰作。而王氏的第一人从后稷、子契、大禹等人开始的观点和依据,笔者已在二00五年十一月二十日,在马来西亚诗巫市召开的第七次世界王氏宗亲大会上公布,以明确王氏起源的史证于斯。


    结束语:琅琊王氏与太原王氏是中华王氏中的同胞兄弟

    感谢本文作者以前的史学家们,非常激动人心地证明:姬姓王氏的第一人古公亶父以“王业”为名(其实是周武王追赠),尽管在这之后,有些史学家叫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这是因为他们不是从事谱牒研究的,不知王氏应从什么时候算作起源,所以尽管事实上“王”就是王氏的起源,史学家们还不能反映过来,还是叫 “王”们为“姬”,但是,对于姬昌、姬发的祖先“王业”和“王季”的姓名,史学界则几乎无人置疑过。因此姬姓王氏姓氏学意义的第一人,就应该是从公元前 1096年去世的王业,和他的子孙王季们开始的,姬昌、姬发也应该是姓王的,因为他们是王业、王季们的子孙,也是实实在在的“王”。
    在此之前的人们,虽然也曾以羞涩和复杂的表情尝试着宣言:王氏的起源应该从后稷等人开始,但是他们几乎乱蒙的结论,因为得不到有力而丰富的史证和谱证的支持,终未受到史学界和谱牒界的重视;且他们自己也就未再坚持和继续的去作证明的工作。
    所以,笔者今次的公布是如次的庄严郑重、发表论述的场所是如此的正式公开,准备工作是如此的坚强充分。我们相信这次不会受到任何人的挑战,因为证据甚于雄辩!笔者和笔者以上关于中华王氏起源、和琅琊早于太原的新论述,受到第七次世界王氏宗亲大会一千多与会者英雄凯旋般的欢呼,和来自八国的宗亲(其中有中国驻马大使王春贵、八国王氏宗亲会的负责人、马来西亚的州/部长、中国山西省太原市的诸领导和到会学者的热烈认可。当地最大的平面媒体《星州日报》也作了连日的整版报道。
    尽管如此,对中华王氏的起源的认定,还是大大地晚于张氏等姓的。而一些人将周天子家族的姓氏强调为姬姓,则亦是没有什么不妥的,因为中华民族80%以上人口的姓氏的来源都是从姬、姜等古姓里面分泌出来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姬、姜”等姓是中华民族的母姓。因此,我们往往会以“姬姓王氏”来形容周天子的家族的姓氏,因为这时候姓氏已经开始走向合二为一了。以上诸姓始祖的考证,基本上都在周武授氏前后的事实,说明“百姓”真的是到那时己基本成型。当然也包括王姓。
    中华王氏的起源和发展,伴随着中华文明和姓氏起源的脚步,从伏羲、黄帝到后稷、大禹和子契的家族中,始终有一个叫王倪和鬼谷(尧王一名鬼谷)的世家与他们相伴,稷王、禹王和契王的子孙中,还出现了王亥、王业、王季、王叔箕子和王子比干。到了周宣王的时候,又诞生了王子城父、太孙赤、太子晋和王森等人的家族。这些上古王氏人物(传说时代)和历史人物(有正史和谱牒记载)的存在,证明了中华王氏的诞生、存在和发展,始终与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和姓氏史的酝酿和起源共生的,没有一刻的稍缓,中国社会科学院姓氏研究群及《太原王氏》作者群上述令人扫兴的表现,但愿是他们的一次忽略,尽管已造成了很大的混乱,但他们还是不能用证据来否认琅琊王氏早于太原王氏的史实,不能否认中华王氏的大家族的最早创始人中的周祖稷王、夏祖禹王和商祖契王等人是同辈的兄弟的史实。


    作者介绍

        王耿,男,出身于江苏南京。诗人、教授、收藏家、纵横学者,谱牒和世系的专业研究者。笔名和别号有:南方、南山一樵、乌丸.戈恩、鬼谷七十七世孙等。主要著作有诗集和家族的史诗《爵士歌手》、氏族研究专著《巨族的恐惧》、谱牒作品《中华王氏通谱》等。长期从事史诗的研究和创作,谱牒的研究和鉴定,字画的收藏和鉴赏,及史前文明、上古人物和姓氏起源的研究整理工作。对纵横、搏击、天象和草药等国术亦有修为。世界王氏寻根网总编辑、南京望族文化研究所所长。东南大学艺术研究中心艺术学客座教授、江苏社科(院)进修大学社会学终身教授、世界王氏寻根网总编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