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3616|回复: 0

    中国空军特殊部队:不穿海军蓝的水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4 19: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军队序列里,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部队:他们不穿“海军蓝”,却是地地道道的水兵;他们属于人民空军,却常年踩波踏浪,活跃在祖国的江河湖海。黄浦江畔,就驻守着这样一支部队——南京军区空军驻沪某水运大队。在艰苦和恶劣的环境下,他们一次次完成为航空兵输送油料的任务,为东南沿海战区的航空兵部队输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保证战鹰随时升空作战。

      激流险滩好练兵

      《科技日报》文章,水上行船不比陆上开车,看似平静的水面下,随处隐藏着激流暗礁,而满载的油船更好比一座流动的弹药库,稍有闪失,就会危及安全。
      2009年初夏,大队一艘执行任务的油船正经过长江入海口。没想到转眼间,江面上浓雾紧锁,大雨滂沱,能见度骤降至不足1公里。是继续航行,还是靠岸抛锚?大队长胡建民果断下令:继续航行!指挥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航行路线,同时开启导航雷达实时监控水面过往船只,油轮破雾前进。如此胆大的举动,缘于他们探索出“多航路保障”的新路子。
      近年来,大队专门成立水文研究小组,广泛收集分析长江、黄河、渤海及内河的气候特征和航行参数;利用执行完任务空船返航的时机,派出精兵强将在万里波涛中探路,走一段,总结一段,确定一段。上至长江中上游,下至东海水域,都留下了他们的探索航迹。
      在海上,遇到台风那是见怪不怪的事了。去年盛夏,强台风“梅花”的来袭着实让官兵紧张了一把。8级狂风卷着暴雨怒吼,闪电裹着惊雷轰鸣。夜幕中,来势汹汹的恶浪直扑船舷,似要吞噬“水兵”。按照防台风预案,官兵们准备充分,防控得当,4艘油船安然无恙。

      海上生活苦也乐

      8月中旬的一天,随着一声汽笛长鸣,四艘载着2000吨航空燃油的油船在水兵的操控下顺利地驶离了码头。
      “同志们,开饭喽!”随着一声吆喝,炊事班战士扛着一箱方便面走进了船舱。
      “这就是午饭?船上不是有烹饪设备吗?”第一次出航的新战士小高有些不解,教导员刘振华微笑着说:“这次船上装的是航空油料,为了确保绝对安全,不能生火烧饭。”
      不一会儿,方便面的香辣味飘满整个船舱。端着一只“海碗”正在大口吃面的上士龚强算了一笔“账”:“ 我当兵12年了,一年有6个多月在外执行出航任务!如果每天按6包方便面计算,12年,我差不多吃掉10000多包方便面了。”
      据该船队长蔡文军介绍,仅这艘船艇上就有5名官兵因饮食原因患有胃病,有8名官兵由于长期生活在潮湿的环境里,而得了关节炎和风湿病。
      在海上,遇到风浪时剧烈的颠簸会把刚吃进去的方便面吐得一点不剩,甚至连胆汁都吐了出来。官兵们连站立都不能,更别谈睡觉。怎么办?二队队长王斌突然想出一个“妙招”,让官兵用背包绳将自己捆在船栏上、绑在船舵上,晚上睡觉则把自己捆在床上。现如今,官兵们每次遇到大风,“头枕”着波涛也能“安然入睡”了。习惯了这种生活的老兵们乐呵呵地说:“在巨浪中睡觉,感觉就像婴儿躺在摇篮里似的,舒服!”

      上岸补充“地气”

      在返航归建的日子里,官兵们最渴望的有4件事:能收到女朋友或者家人的信,好好吃上一顿米饭和大白馒头,看一看岸上的绿树鲜花,在运动场上活动一下筋骨。
      船一到营地码头,官兵们立即在甲板上集合起来,自动排成3列。蔡队长清清嗓子,大声说道:“从现在起,全体官兵上岸开始补充‘地气’。晚上会餐,解散。”
      然而,刚登陆的日子并不那么好过。一部分官兵由于适应了油船上的生活,风浪再大也不会晕船,但一旦到陆地上来,就会出现“晕地”现象——走路不太习惯,有些“醉酒”的感觉。有的官兵说,这种情况比晕船还痛苦。
      所以,每当出航归来,机关都要把年轻的官兵们赶上岸补充“地气”,组织官兵看看电影、打打篮球、踢踢足球,更多的是让他们放松心情,融入地面上的正常生活。
      这几年,大队先后投资数百万元,建起了篮球场、足球场、礼堂和文化活动中心,丰富了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