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4096|回复: 0

    伪军与皇协军:汪伪军事力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5 22: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汪伪军事力量的正式形成和大量发展,是在南京政府建立之后,但汪精卫集团的军事活动则是随着它的对日投降活动的进行而在伪府成立前早已开始了。建立军队,发展军事力量是汪精卫集团蓄谋已久的计划。在公开叛国前,注精卫一伙最初曾计划依靠云南、四川和广东、广西的地方军阀部队,来建立其伪政机然后再组建伪军。然而,当他们公然叛国投敌以后,国民党西南地方军阀并无起而响应的行动,预定的龙云等人的行动也未兑现,而“广东军阀张发奎没有跟重庆反目相视,特别使汪失望”;同时,日本军队也并未从原定要让给汪精卫的广东和广西地区撤出。因而汪精卫集团的预定计划破产了。于是,在这以后他们不能不把注意力主要转到自行编组军队上面。而在事实上,汪伪拼凑和组建伪军的活动,也就在这前后开场了。
      一九三九年初,汪精卫在河内时已着手拼凑其最初的军事组织。成立了军事委员会,军事委员会由汪精卫自任主任委员,陈公博、周佛海是军委委员。因为汪精卫成立伪政权一事当时尚未获得日本的正式批准,所以军委会虽已成立,除了网罗汉奸军事人员外,组建伪军的活动实际上并末进行。同年八月,汪伪国民党在上海召开“六大”以后,随着筹建伪政权活功的开展,注精卫一伙也开始了组建伪军的活动。
      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后,加速了收编、改编和组建伪军的步伐,扩大了它的军事力量。汪政权的部队来源,除接收“维新政府”所已编者外,大致为(一)原有国军部队,遗散在沦陷区自请收编者;(二)接收日军所已经收编者;(三)不及撤退之散兵游勇或小单位之携有枪械而无所统辖者;(四)上项游兵散勇,已有人利用之而编成较大单位者;(五)巧立名目,无正式系统委任者;(六)由日军移交之国军俘虏;(七)极小部分,系向各地招募者。收编国民党政府的部队和改编原有的各地伪军,则是当时汪伪组军的两个主要途径。
      从一九四○年春汪伪政府建立以迄一九四一年底,是伪军的初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组建的伪军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一)第一方面军。这是由原南京维新政府的绥靖军改编而成的,下辖七个师、两个独立旅、一个教导旅、两个独立团。(二)和平救国军第一军,这是汪伪政府改编张岚峰部伪军而组成的。张岚峰原为西北军将领。下辖三个师:第十六师师长王新民,第十七师师长杨茂林,第十八师师长潘伯豪。同时,将原和平救国军第二军刘启雄部改编为第十四师,和平救国军刘绍琨部改编为第十五师。(三)第一集团军。这一部队是由收编因民党军李长江所部组成。李长江原系国民党苏鲁皖边区游击纵队副总指挥(总指挥李明扬),其部队活动于江苏扬州、泰州一带。一九四一年二月,李长江在泰州发表“和平宣言”,宣布率部投汪,其所部改编为伪第一集团军,共一万余人,李长江任总司令。第一集团军组成四个师,即暂编第二十四至二十七师,另有两个独立旅。 分驻泰州、江都、靖江地区。翌年四月,第十旅升编为第三十七师,丁聚堂任师长。(四)第二集团军。该部由收编国民党杨仲华部组成。杨仲华原任国民党江苏省保安第八旅旅长,属于韩德勤的地方保安部队。一九四一年三月,杨仲华公开投降汪,被任命为苏皖边区绥靖总司令。其所属部队改编为四个师,即暂编第三十二至三十五师,总部设于江苏东台。(五)第十九、二十二、二十八师。汪伪政府在苏北地区不仅收编了国民党苏鲁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所属的部分地方部队;而且也把其一部分正规部队收编了过去,组成为两个师。(六)第二军, 汪伪还在苏南和淞沪地区收编了两支和平军,组成为暂编第二军。在苏州地区活动的谢文达部,原属忠义救国军,后由李士群的特工总部收编,后交与军委会,改组为暂编第十师,以谢文达为师长。活动于上海浦东奉贤一带的和平军丁锡山部,原来也属于忠义救国军,编为暂编第十三师。一九四一年五月,两师编为暂编陆军第二军,并任命刘培绪兼暂编陆军第二军军长。该军除上述两个师外,还辖有独立第四、五、六等三个团。(七)第二十九、十一、十二师。武汉地区的伪军,汪伪首先收编的是这三个师。第二十九师系由“黄卫军”改编而来。此地“皇协军”李宝链部,系国民党挂系军队败退时所留一部份溃兵组成,汪伪政府将该部改编为暂编陆军第十一师。张启黄部伪军约五、六百人,为地方团队与溃兵凑集而成,汪伪政府将其收编为暂编陆军第十二师,张任师长。(八)闽粤边绥靖军和第二十、三十师。一九四○年五月,盘踞广东番禺一带的伪军曹辉林部、市桥的伪军李辅群部,由汪伪军委会收编。曹辉林部改编为陆军第三路,约一千七百余人。李辅群部编为陆军第四路,约二千人,翌年五月改编为暂编第二十师第四十旅,李任副师长兼旅长。在广东汕头、潮安一带,国民党军官黄大伟纠合游杂部队,组成和平建国军第一集团军,自任总司令。一九四○年七月,汪伪军委会命令撤销上述番号,改组为闽粤边区绥靖总司令部,任黄大伟为总司令,后来部队扩大到六千人。这一时期,汪伪军委会驻粤办事处、广州绥靖公署先后把收编的伪军,组成两个师、一个独立旅。(九)第三十一师、独立第三、四、十一旅。日军侵占皖中后,合肥一带的地方反动武装由李宗盛纠集组成和平建国军,汪伪政府将其收编后,改称独立第三旅,李宗盛为旅长。山东泗水于惠民部,自称山东第十一旅;临清冯寿彭部,自称山东独立第四旅,都系当地股匪组成,于一九四一年春分别被注伪政府收编。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国民党第三十九集团军所属第六十九军军长毕泽字、教导师师长文大可,在山东韩城率部投敌。文大可部改编为暂编第三十一师,文任师长。(十)南京警卫部队。一九四一年九月,汪伪在南京设立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为伪军培训骨干。一九四二年一月,以军校一部份毕业生为骨干,成立了警卫师,由李讴一以首都警备司令兼警卫师师长。一九四二年九月,军委会制定了直辖军队整备至纲及警卫军整备要领。按要领规定,将警卫师与独立第十四旅合并,编为警卫第二师,由秦汉清任师长。汪伪政府成立后,还在南京成立了宪兵指挥部,由日军从北平调来华北伪宪兵一营充作基本队伍,以张诚为指挥。一九四一年春组成宪兵司令部,由申振纲任司令,士兵扩充到一个团。 (十一)海军和空军。汪伪海军部成立后,将原南京维新政府水巡学校改为“中央海军学校”,到一九四三年先后共招生三百余人。日军将小型兵舰九艘和小炮艇六艘交与汪伪海军,作水上巡逻和军校学生教练之用。汪伪在南京、广州、威海卫三处分别设立要港司令部。总计汪伪海军力量,只不过几十只小舰艇、不足一个旅的兵力而已。汪伪空军力量更是微弱。军委会虽成立了航空暑,但无一架飞机。一九四一年五月,日军给了汪伪三架教练机,过后在常州成立了“中央空军学校”。翌年秋,日本赠给教练机十余架,航空署成立了空军教导队。但始终未建成一支作战机队。一九四三年十月,航空署缩编为一个司,后来又缩小为航空科。
      汪伪军事力量在—九四二——一九四三年期间,有过强烈的发展。这一发展,主要是由于蒋介石政府留在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省敌后地区的部队大量叛国投敌的结果。汪伪政府这一时期新扩展的伪军,其主要的部队有以下几部分:(一)第二方面军。由国民党孙良城部投敌后组成。孙良城曾任山东省政府主席,一九三九年,孙良诚任冀察游击总指挥,翌年任鲁西行署主任。后任国民党第三十九集团军副总司令,率赵云祥、王清瀚两部驻山东定陶、曹县一带。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一日,孙良诚发出叛国投敌通电。经汪伪政府收编后,改为第二方面军。辖第四、第五两军,第四军军长赵云样,第五军军长王清瀚。另外总司令部还直辖一个三十七师和一个特务团、一个教导团。以上各部共计三万多人。不久,孙良城所部就成为中原地区汪伪的一支规模最大的部队。(二)山东方面军(第三方面军)。由国民党军吴化文部投敌改编而成。吴化文抗战初期为韩复榘部手枪旅旅长,曾任济南警备司令。一九四○年任苏鲁战区新编第四师师长兼山东保安师师长,驻山东临沂、沂水地区。一九四三年一月吴化文等投敌改编为山东方面军。总兵力一万二千人。同年七月,改称为第三方面军,辖第六、第七两军及直属第五十师。(三)第四十三师。由国民党军王劲哉部改编而成。一九四三年二月,国民党军第一百二十八师师长王劲哉在鄂中咸宁地区被俘投敌,其所部三旅及独立第一、二、三、五旅等七个旅均随之投降日伪。该师被改编为和平建国军第四十三师,仍由王劲哉任师长。(四)第二十四集团军。原为国民党军第三十四集团军。这个集团军的叛国投敌是从孙殿英所部投敌开始的。一九四二年以后,孙殿英同太原、新乡等地日军暗中勾结,日军授意他在太行山国民党驻军中进行投敌叛变,拥汪反共的阴谋活动。一九四三年,孙殿英所部改编为“和平反共救国军新编第五军”,并配合日军诱捕了国民党河北省政府主席、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庞炳勋。庞于五月十日叛国投敌。同年五月十四日,庞孙联合发表投降日伪通电。汪伪政府在同年六月二十二日任命庞为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孙殿英为副总司令。辖伪第四十军、伪第三十七军、伪新五军等三个军,总兵力两万五千人。 (五)第十军。一九四三年六月,国民党鲁苏战区鲁南总指挥部所属第一一二师师长兼第三三四旅旅长荣子恒,率所部四千人投敌,被改编为暂编第十军。(六)第二集团军。一九四一年冬成立苏豫边区绥靖总司令部,胡毓坤、张岚峰为正副总司令,以张岚峰所部为主要军事力量。翌年十月,杨仲华的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部被撤销。一九四三年十月,苏豫边区绥靖总司令部宣布撤销,同时成立第二集团军,以张岚峰为总司令。下辖两个军。(七)第二十一、三十六师和警卫第一、第三师。一九四二年五月,伪军陈玉港部由汪伪军委会收编,组成哲编第二十一师,以陈为师长。同年二月,淮海地区保安司令部所属第五旅及第十二旅,并编为暂编第三十六师。一九四三年伪军委会继编组警卫第二师之后,又以中央军官学校学员为基干,在南京组建了警卫第一师和第三师,以刘启雄为第一师师长,钟剑魂为第三师师长。(八)财政部税警总团。这支部队是由财政部中央税警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周佛海为便于控制,把这支部队称为中央税警学校和税警团,置于财政部指挥之下,不隶属于军委会。兵源由日军从被俘的蒋介石军队的士兵中拨充,并收缩忠义救国军和国民党税督团残余人员,武器则由日军供给。税警总团兵力,最多时达一万多人。
      据汪伪政府公布,“迄三十二年(1943)底为止,综计国军实力已达四十二个师、五个独立旅及十二个独立团,华北方面有十二个集团军及八个独立旅。”汪伪军总数最高时达100万人,正规军约60万人。
      伪军的溃败和消亡,这首先是由于中国人民抗日军事力量的不断壮大和对伪军的有力的打击。一九四四年和一九四五年上半年,我军抗击的伪军则上升到伪军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五。从抗战初期到一九四五年十月,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纵队依靠自己的浴血奋战毙伤和俘虏伪军累计达一百万人以上。另一方面,我军对伪军的正确政策和强大的政治攻势,促使伪军内部反正抗日的趋势日益发展,尤其是从一九四四年以后以迄日本投降前后,这一期间,从零星、小股的反正,发展为数千人、甚至上万人的大批伪军反正,从下层军官波及到中上层军官。一九四四年“一年伪军反正者三万四千余人,比一九四三年增加一倍以上。” 这一时期,向我反正的伪军,从地方军到正规军,直至发展到汪伪政府的警卫军。日本宣布投降后,汪伪军事力量中相当大的一个部分被我军歼灭了,一部分向我军反正投诚,还有一部分自行溃散了;但是,大部分伪军却被国民党政府军事机关所收编纷纷列入蒋介石军队的行列。收编伪军以扩大反共军事力量,这是蒋介石的一项既定政策,还在日本投降前就已经决定并开始进行准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