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5196|回复: 3

    太原琅琊是一家,搁置争议,共修总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 14: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几年随着谱牒文化的兴起和各地修谱的热潮,网上关于太原瑯琊两支王氏的传承问题争论得纷纷扰扰。有的把王吉、王导、王羲之、王献之、王俭、王褒等琅琊王氏名人列入到太原王氏世系源流中,使琅琊王氏变成太原王氏的分支;有的把王昶、王述、王坦之、王通、王勃、王仲舒等太原王氏名人列入到瑯琊王氏世系源流中。有的说瑯琊一支出自王元四世孙王吉,郡望在前,太原一支出自王威九世孙王霸,郡望在后,所以太原王氏是瑯琊王氏的支脉;有的说瑯琊王氏是由晋阳移居到瑯琊的,所以瑯琊王氏是太原王氏的分支。你说我是篡改,我说你是伪造,你骂我是“欺祖灭宗”,我骂你是“挖坟盗墓”。
      我个人以为这样的争论是毫无意义的,只不过让外姓人看王氏子孙的笑话,列祖列宗地下有知,也不会认同这样的内斗。太原琅琊是一家,何必纷争谁高下!
      “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群望》:“自魏晋以门第取士,单寒之家,屏弃不齿,而士大夫始以郡望自矜。”“郡望”作为专指某些地域某一名门望族的习惯用语与门阀制度紧密相连,在封建社会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沿用不衰。
      所谓门阀,亦即门第阀阅,指封建社会世代显贵,影响大,权威高的姓族家门。这些所谓“高门大姓”一般地说由家族人物的地位、权威和声望自然造成,一旦形成则显赫无比,十分威严,并世代传承。有时官方尚作明确规定,宣称某称为望族大姓,甚至具体划分姓族等级,确定门阀序列,各姓族权益的地位不等,这就是所谓的门阀制度。
      门阀制度始于西汉,汉代刘氏皇族引经据典,论证其为帝尧之后,是高贵的血统,声称他们天生是要称王做帝的。东汉时期,门第等级观念已十分盛行,门阀制度初步形成。一些官宦、名流的宗族亲属往往高官厚禄,数世不衰,如弘农华阴杨氏四世四人官至三公,汝南平舆许氏三世三人官居三公等,皆成为当时令人称羡的高门望族。
      在门阀制度盛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与高门望族相比,门第较低,家世不显的家族则被称为“寒门”、“庶族”。他们即使也有一定的土地、财产,其成员也有入仕的机会,但总的说来,他们在政治生活中极受压抑,其社会地位也无法与门阀士族相比。当时用以铨选官吏的“九品中正制”正是这种门阀制度的集中表现。
      所谓“九品中正制”就是根据门阀家世、才行品德,由各地“中正官”采纳乡里舆论,将人才分为九个等级进行推选,以任用官吏。 但是,以家族为基础而盘踞于地方的门阀士族,很快就垄断了荐举权,其结果便是只论门阀家世,不论才行品。出身于名门望族的“衣冠子弟”,即便无才无德,总被列为上品优先入仕,得授清贵之职,而出身孤寒的庶族子弟,即便才德超群,也被列为下品,即使入仕,也只可能就任士族所不屑的卑微之职,以致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刘汉王朝时就明文规定,凡刘姓之人就可免除一切徭役,享受“六百石”的中级官吏的待遇。门阀制度下,姓氏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婚姻问题,以至前途命运。甚至连日常交往、场面坐次亦明确有别。这种以地望明贵贱的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姓氏延续了古代以氏论贵贱的传统。
      关于以郡望定高下的做法,古人就有很多反对的意见,对这种不合理现象做了尖锐的批评。东汉民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清寒素白皂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东汉赵壹《刺世疾邪赋》:“故法禁屈橈于势族,恩泽不逮于单门。…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芻。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群愚”。西晋文学家左思在《咏史》:“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草。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沈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明姚琛《丹铅总录•郡姓》:“虚高族望,起于江南。言今之百氏郡望,起于元魏胡虏之事,何足为据也。” 。
      到了隋朝开始科举制度,任官选吏不全论出身,贵庶子弟一律同视,使至魏晋以来的世家大族失去了政治特权。但由于长期形成的以姓氏、郡望标明出身门第贵贱和社会地位的影响,以郡望标注姓氏的习俗,仍然十分盛行。清王士祯《池北偶谈》云:“唐人好标望族,如王则太原,郑则荥阳,李则陇西、赞皇、杜则京兆,姚则吴兴,张则清河,崔则博陵之类,虽传志之文亦然。”这里王氏说到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由于唐代士人好标郡望、多题郡望,以官方修史亦不详细考辨人物多家乡籍贯,而姑且题署郡望了事,时风所在,竟成为所谓修史之“原则”,造成了历史人物籍贯的极大混乱。
      在现代社会中,郡望既不能作为社会地位的象征,也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仕途命运,既不能作为减免税赋的依据,也不能影响其婚姻嫁娶,既不能表示个人的籍贯乡里,也不能确定一个人的辈分排行。当然,姓氏郡望对于人们的寻根念祖有一定的帮助,是追寻家世渊源、遏祖朝宗的依据。但为了郡望的高低争论得面红耳赤,乃至于骂爹骂娘,是大可不必了。
      我建议,既然天下王氏是一家,那么就应搁置争议,共同将自太子晋一脉相传的历朝历代的名人,不论是属于太原王氏、瑯琊王氏、江左王氏、固始王氏、开闽王氏……,或其他有据可考的零派王氏中的名人,有史料的按史料,无史料的按族谱,统统收集起来,按朝、按代、按年代远近、按可能的世系进行汇编,编辑一本《中华王氏名人大词典》(暂定名)。这样,既能增加王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内部凝聚力,又能为海内外宗亲寻根访祖提供方便。这个建议是否可行,祈望王氏宗亲提出自已的意见。
      挚诚地期盼回帖!
                         壬辰正月义门后学王通敬述
    发表于 2012-2-2 15: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想法是好的,但你的学法是错的,按照中国的传统礼仪长幼是分先后的,应该这样写【瑯琊太原是一家】。再说中国人是礼仪之邦,哪能忘祖呢,全中国都在提倡祭祖、怀祖、传承人文文化等等,只我一族坐视不理吗,是不对的。你是在陷我族于不义,我不能苟同。如果你能组织这两支王姓通过国史和确信史料来澄清事实,免去纷争。我赞成啊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22: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潇洒一生宗亲:
    首先感谢您对我的帖子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是对您的意见我觉还有几点需要说明的地方:
    1.关于题目的写法,您觉得根据长幼有序应写为《瑯琊太原是一家》,但也会有人觉得根据河源唯长应写为《太原瑯琊是一家》。还是搁置争议,气量大一些,根据各人的书写习惯,顺其自然,谁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吧。
    2.在我的文章中从无一字说是不要祭祖、怀祖、传承人文文化。只是要大家把主要心思用在寻找祖先、缅怀先祖上,不要纠缠在郡望这个枝节问题上。这难道是陷我族于不义吗?难道王氏族内的内斗就是道义的所在吗?请潇洒一生宗亲冷静下来,不要激动,平心静气地想一想:琅琊王氏的列祖列宗是我们的祖先,太原王氏的列祖列宗就不是我们的祖先吗?
    3.组织两支王氏宗亲通过国史和确信史料来澄清事实,免去纷争。这不是我一个人所能完成的,也不是潇洒一生宗亲一个人所能完成的,这要依靠所有王姓宗亲共同的努力,只要大家都能平心静气,不要骂娘,总会找到搁置争议的办法。此致
    敬礼
    老路路通2012-2-2
    发表于 2012-2-3 05: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路路通宗亲:你提的建议很好,但你还存在一个误区,就是王氏朔源问题,你的原文是这样写的“但也会有人觉得根据河源唯长应写为《太原瑯琊是一家》”,太子晋被贬之后去的是瑯琊啊。王氏族人公认系姓始祖是太子晋,难道瑯琊不是最早王之源吗?这是史学界公认的事实已经铁定。至于你说的骂祖我是办不到的,瑯琊王先祖是高高祖,而太原王先祖是太高祖,都得尊重。看来同宗你对我们家族的渊源不是很了解,请看《王氏世系--驳明以来之论》,你会有所不同的见解。你可以看看下文:
         

         始祖太子晋公有史可查,是住琅琊。其后人呢宗敬呢没有详细记载,只在《潜夫论》一书提了两句:“其(王子晋)嗣避周难于晋,家于平阳,因氏王氏。”其余几世记载不详,到了王错公有了明确记载是陕西。最关键的是王翦祖孙三代。
         王翦  王翦(生卒年不详):姬姓,王氏,名翦。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人


    王翦,秦代杰出的军事家,是继白起之后秦国的又一位名将。与其子王贲在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立有大功,除韩之外,其余五国均为王翦父子所灭。 主要战绩: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 与白起、廉颇、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王翦少年时期就喜爱兵法,事奉秦始皇征战。始皇十一年(前236年),王翦领兵攻破赵国阏与(今山西和顺),拔九城,夺取赵漳水流域。十八年又攻打赵国,历时一年,攻陷赵都,虏赵王迁,赵王降,赵成了秦的一个郡。次年,燕王派荆轲刺杀秦王。秦王于是派王翦将兵攻打燕国,击破燕军主力于易水西,燕王逃到了辽东,王翦平定了燕蓟,得胜而归。秦使翦子王贲击楚,还击魏,魏王降,遂定魏地。

         王贲  王贲(生卒年不详):姬姓,王氏,名贲。战国时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人,秦代名将王翦之子,与其父同为秦灭六国战争中的主要将领。举兵击楚,大败楚军。返击魏,魏王降,以魏地为郡县。后又率军与李信攻取燕国辽东,灭燕,攻代,虏代王嘉,灭赵。接着率兵


    王贲南下灭齐。秦终于统一六国。 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将兵伐楚,取十余城。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秦派大将王贲率兵攻魏,引黄河及大沟水灌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西北),大梁城毁,魏王投降,尽取魏地。魏亡(这是开封第一次毁灭性水灾)。秦在大梁置浚仪县。 秦王政二十五年,率兵攻燕国辽东地,俘虏燕王喜,灭燕。又回师攻代国(治今河北蔚县),俘代王嘉,消灭了赵的残余势力。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又率军从燕南下攻齐,一路势如破竹,直抵齐都临淄,俘虏齐王建,遂灭齐,齐人讽刺说“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史称秦灭齐之战,完成秦的统一。因功被封为通武侯,曾随秦始皇东巡琅邪(今山东胶南市)。
    王离秦将。秦将军王翦之孙,王贲之子,字明。始皇时封武城侯。始皇东巡至琅邪,与其父贲均从,与议于海上,诵皇帝功德,刻于金石。蒙恬北逐匈奴时为裨将,居上郡。二世三年囚杀蒙恬后,


    章邯以其军属之,戍守北疆。公元前207年,章邯击赵,秦命其围赵王歇及张耳于巨鹿城中。时人评曰:“王离,秦之名将也。今将强秦之兵,攻新造之赵,举之必矣”。客曰:“不然。夫为将三世者必败。必败者何也?以其所杀伐多矣,其后受其不祥。今王离已三世将矣。”不久,项羽破釜沉舟,渡河救赵,与秦军遇,绝甬道,断粮饷,九战秦军,大破之,被项羽所俘,其将苏角被杀,涉间不降,自烧死,其军遂降。[1]
         王离死后,其子王元避难与琅琊,而王威还在老家陕西富平县,之后汉刺史离任后去了哥哥那里瑯琊。一说投靠了刘邦,汉朝建立后任过扬州刺史。离任后回到哥哥元公那里,之后的二百多年其子孙散居各处,直至威公九世孙霸公才迁居平阳。琅琊王是秦朝时元公开创的,而太原王是在威公以后的200-300之后才有王霸居太原定居而开创的。这里说明一下王离家是陕西富平县,而不是山西太原。这还要说明一下,凡事要以正史为依据,你也可查看《新唐表》《名人传》和《琅琊王氏谱》。综上所述琅琊王才是王姓的发祥地,天下王姓出琅琊,而不是出太原啊。             王新华著              2011年11月13日

    [ 本帖最后由 潇洒一生 于 2012-2-3 05:29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