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3813|回复: 0

    论王子晋未至瑯琊,及王氏封地为晋。—兼答新华宗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3 10: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宗亲:
      您好!回帖拜读。
      首先,我要说一说我的立场。我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是同宗。根据方志和家谱的记载,王艮是太原王氏的传人,但在方志和家谱中又说,王艮是南唐尚中大献公(王璧)之后,而王璧在很多地方的家谱中认为琅琊王氏。所以王艮属何郡望这个问题,历五百年都没有搞清楚,王庸敬在《王氏通谱》中列为零支。王艮一宗的始迁祖王伯寿公是在明太祖“洪武赶散”时由苏州被迫落户泰州的,其先世为何,目前尚未能追溯清楚,如果新华宗亲能提供一些线索,通不胜感激之至。
      既然我属于何支王氏都未清楚,只能不偏不倚谓之中,站在中立的主场上去看问题,并无所倾向。
      始祖太子晋被贬至瑯琊并无史可查,至于被废隐居、得道昇仙,都是后人的臆想,或是为长者讳。瑯琊此时为东海之滨一个荒山,是东夷人居住的地方,王子晋从洛阳不远千里,穿越郑、宋、鲁、齐诸国,跑到一个无人知晓的少数民族居住的荒村,有这样的可能吗?王子晋直谏后是被杀而非被废,这到是有史可查的。关于这个议题,请看拙著《太子晋的生平及死因》。
      太子晋的后裔并未去瑯琊,也没有直接去太原,因为这两个地方当时尚为夷狄之地。《潜夫论》:“其(王子晋)嗣避周难于晋,家于平阳,因氏王氏。” 《潜夫论》是汉朝人所写,离太子晋去世的年代尚不久远,他的话理应另有他据,但到现在也有近二千年了,所据的文献都已逸散无考,但我们也不能因为不符合我的需要,就认为是错误的。
      关于太子晋后裔的去向,我到赞同《潜夫论》所说的晋之平阳,但不赞同宗敬就离开洛阳隐居的说法。我认为是太子晋的孙辈或曾孙辈时才迁晋的。因为这时周定王三子为争夺王位而自相残杀,周室大乱。至晋以后,三家分晋,子晋后裔留在魏国,后来又迁徙至秦。这个问题请参阅拙著《自太子晋至王翦世系考》。
      王翦、王贲、王离三祖的事迹论述的人很多,就不需要复述,但有一个细节不可不论,秦灭楚时,先派李信为统帅,作战失利,复请王翦统兵,《史记》上有详细记载: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於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乡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於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这一段记载很清楚,王翦起兵伐楚,要求秦始皇赏赐他田宅(封地),问题是秦始皇赏赐王翦的封地在什么地方。其时关中之地已经无地可封了;韩离王翦出兵的路线很近,须防止王翦拥兵据韩自重;魏是王氏故国;所以秦始皇只能将已攻占的赵地封赏给王翦,所以,后世王氏子就以赵地晋阳作为自己的家了。
      王离兵败巨鹿以后,其二子为什么不逃到晋阳,而要逃向瑯琊呢?这是因为项羽的大军前进的方向是西向攻取关中,如果向西逃岂非自投罗网!当时晋阳由赵王歇、赵相张耳占据,赵与王氏亦是世仇,亦恐遇害。所以,王元、王威只能逃亡齐地,避居偏远的瑯琊了。楚汉相争结束,刘邦建立汉朝,天下太平,王元、王威也都离开了瑯琊,王元迁临沂,王威返回晋阳。
      正如宗亲所讲:“凡事要以正史为依据”。抛开先秦、两汉的信实史料,以后世史家的著述和私谱为据,说“琅琊王才是王姓的发祥地,天下王姓出琅琊,而不是出太原啊。”当然,根据一些其他的史料和私谱为据,说“太原王氏是王姓始祖,天下王氏出太原,瑯琊王氏是太原王氏的分支。”我也是不能苟同的。
                  壬辰正月义门后学王通敬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