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宅院无豪气思想烁古今—姜堰王氏宗祠寻古
姜堰东后街48号,迎宾东路西首,有一座青砖黑瓦的古代建筑,除了门头上“王氏宗祠”四个字外,和姜堰城区其他古建筑相比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就在这不甚起眼的古代院落里,却掩隐着辉煌的过去……
姜堰王氏宗祠是泰州学派之巨擘王栋的家祠,它与泰州的吴陵精舍(崇儒祠)、东台安丰的东淘精舍同为明代泰州学派、“淮南王氏三贤”———王艮、王栋、王襞讲学以及活动的重要场所。1985年,王氏宗祠被姜堰市人民政府(原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王氏宗祠始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重修,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26平方米。原始建筑从东侧自南向北有牌坊、水井、门厅、寻乐堂、祖堂,西侧自北向南有一庵公祠、节孝祠、花厅、厨房、耳房、宗祠门面房。现存门厅、寻乐堂、祖堂、一庵公祠(也叫“三贤祠”,内祀王艮、王栋、王襞像位)、节孝祠(内祀该族在节、孝操持方面有突出表现者之牌位)、厨房、耳房,主体建筑保存完好。祖堂坐北朝南,面阔三间12米,进深7檩6米,硬山顶,祖堂、寻乐堂屋脊皆有鸱吻装饰。门厅檐高3.6米,设马面墙,形制特别。门厅马面墙上方嵌正楷阴刻“王氏宗祠”石额一方(泰州州牧萧景训题额),长115厘米,宽40厘米,刻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
王氏宗祠在建筑的规模和体量上和明代民居虽没有多少区别,与当时富商大贾、权贵豪门的深宅大院也无法相比,但小小的院落更显泰州学派思想的平民性。作为泰州学派的讲学之所,王氏宗祠施教对象多为社会基层平民。泰州学派倡导的“百姓日用之道”,直截了当地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和“人即道”的命题,这一“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在当时社会是非常进步和难能可贵的。
王艮、王栋和王襞,世称为泰州学派的“淮南王氏三贤”或称“淮南三王”。三贤著作颇丰,均被清廷收入“四库馆”珍藏。民国初年曾将上述书籍,铅印行世。他们不仅是泰州学派思想的创立者、宣传者,更是泰州学派思想的践行者,他们的思想观点是一脉相承的。袁承业在编印《王心斋先生选集》序中说“先生(王艮)之学,自一庵翼之而始畅,至东厓继之而更纯。一庵者,先生族弟栋也;东厓者,先生仲子襞也。”
王艮、王栋的先祖伯寿是从苏州迁徙来淮南安丰场的。据《三水王氏族谱》“徙居考”述:“皇明《通纪》书‘洪武七年甲寅冬十一月,命徙江南民十四万户,以实凤阳。’始祖闻有徙民之命,即携其子若孙,自徙江北,卜居安丰场。”如此说来,王艮、王栋始祖并非“洪武赶散”(洪武十三年)徙迁江北安丰。王伯寿生三子,国祥、国瑞、国祯。国祥、国祯居东台安丰,国瑞分居姜堰镇。国祥生仲仁,仲仁生文贵,文贵生公美,公美生纪芳,王艮父名王 ,字纪芳,号守庵。国瑞生善卿,善卿生德元,德元生文善,文善生王赞,王栋父赞,号柏林(以医名)。由是可知,王艮、王栋均为伯寿公第七代后人,王艮生于成化十九年(1483年),王栋生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王栋小王艮20岁。王襞为王艮之次子,生于正德六年(1515年),比其族叔王栋仅小12岁。
泰州学派是明代后期一个独特的学派,创始人王艮出身平民,是一个平民思想家,其主要思想,用现在的话语来说,是强调个人的主体性,亦即“人本思想”。王艮的思想得以广泛传播,泰州学派得以名扬天下,和王栋、王襞的努力宣传分不开。王栋在泰州学派中虽不如颜钧、何心隐、李贽等人那样的激进,没有他们那种“赤手以搏龙蛇”、欲“掀翻天地”的精神,但他和王襞都是王艮的左右臂,在继承和阐述王艮思想上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王栋认为,王艮继承了孔子之学,继承了孔子有教无类的优良传统,使“二千年不传的‘人人共明共成之学’一朝复明”。自秦灭汉兴以后,中国儒学为经生文士所独占。自宋以后,又被程朱加以注释,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以及“三纲五常”等一系列说教,致使儒学改变了性质。王艮在这方面的最大贡献,是将儒学从经生文士之学变成“愚夫愚妇与之能行”的“百姓日用之学”,即成为平民儒学。泰州学派是真正的古代平民教育传统的继承者。在泰州学派以后,中国出现了文化下移现象,通俗文学也走上了大雅之堂,这和王艮及其泰州学派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王氏宗祠作为名贤故居和古代教育旧址,不仅有利于研究泰州学派教育思想,同时也能满足人们旅游、参观和科研的需要。前几年,姜堰市政府已将王氏宗祠门前60米范围内的建筑全部拆除,迎宾路也因这一文保单位而打了个折弯。目前,王氏宗祠的修缮保护已列入姜堰市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毫无疑问,修复整治后的王氏宗祠对于研究和传承姜堰历史文化,弘扬泰州学派学术思想,提高民众思想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王栋(1503年—1581年),字隆吉,号一庵,姜堰镇人。其著作《王一庵集》于明嘉庆二十三年经族人集版刻印,下卷已半残缺。天启四年又经其裔孙集辑为《王一庵先生遗集》二卷刊印。清末民初,东台袁承业按原刻本重编校刻印,附于《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之后作为附集刊行于世。另有《诚意问答》未辑入《遗集》,但被收入《泰州学案》。此外,《易说》、《祠堂纪文》等著作均已散佚。
王栋在半个多世纪的儒学生涯中,继承王艮“为天地之心,为生民立命”、立意改造社会的政治理想,提出将“乾坤世界重新熔铸一番”的远大抱负。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家庭教育,是他后来得以成为平民儒学代表的重要根基。虽然在56岁以后做过小官,从事教育工作,但王栋在任职期间仍坚持讲学,主讲白鹿洞书院、正学书院,70岁致仕归里后,开门授徒,继续进行讲学活动。他一生不论是“出”还是“处”,都是继承泰州学派的传统,以经世为怀,以“熔铸天下”为目的,不做“离群遁世之徒”,不受时位所限,以讲学传道见于世,终其一生。
据林子秋、马伯良和胡维定三位先生合著的《王艮与泰州学派》中阐述,王栋的基本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格物”说。王栋的“格物”说基本是坚持和发展了王艮的“淮南格物”说的观点,并作了进一步的阐释。身是“天下国家之本”,“身安而天下国家可保”。由于安身如此重要,必须从己身入手,要“正身”、“反身”、“修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
二是“意为心之主宰”说。王栋将“意”的选择功能提到突出地位,亦即强调“意”对理性的支配,这是对主体意识和主体奋进精神的进一步发展。
三是“人欲不能无”的理欲观。王栋继承和发展了王艮的人欲合理的思想,提出“耳目口鼻四肢之欲人所不能无”的主张。
四是“学不离乐”说。王栋继承了王艮的乐学思想,提出“学不离乐”说,具体阐释了学与乐的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