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4113|回复: 1

    姓氏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0 22: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姓氏的产生
      姓氏是对具有共同血缘关系和宗族系统的称号。据考证,姓起源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制时期,与先民们的图腾崇拜有关。母系社会早期,以狩猎、采集为生的原始人,认为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有血缘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往往尊奉此物为本氏族的名称,即氏族的徽号,这就是图腾。图腾一词表示氏族的标志和符号。母权制早期实行族外群婚,子女只知母而不知父,世系从母系计,凡在一个氏族名下(即同一图腾)的全体成员,都出自一个母系祖先。随着社会的演变与进步,氏族图腾逐步转化为族姓,而这姓,正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氏族称号。我国考古工作者在仰韶文化的彩陶上发现有鸟、鱼、蛙及人首虫身等图象,在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上也发现有蛙、鸟的图象,这些图象,可能是当时的氏族图腾,也可能是我国最原始的姓。
      古代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姓”的造字属于会意,古形体是由“人”和“生”组成,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用“女”与“生”组合成姓字,最早见于战国时秦国刻石《诅楚文》,意思是女子所生为姓,生而有姓。因此,中国早期的一些古姓,如姬、妫、姜、赢等,都带有“女”字。
      氏起源于父亲氏族社会,是姓衍生的分支,用以区别子孙之所自分,是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分离)后,形成以男子为中心的大家族(氏族),妻子从夫居,世系与财产继承从父系计,后来少数家庭发展成为有财有势的集团,即所谓“氏族贵族”。每一支“氏族贵族”都出自一个男性祖先,各有一个表明宗族的称号,这就是氏。“氏”的造字方法是象形,早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中华大字典》引清文字训诂学家朱骏声的话,称其本意为“木本”,即草木之根,并说“转注为姓氏,盖取水源木本”的意思。
      姓与氏产生的时间和条件不同,其社会职能也不一样:刘恕《通鉴外纪》曰:“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当时,姓是决定是否能够通婚的依据,即同姓不能结婚;氏则是用来区别贵贱的,即平民无氏,只有贵族才有氏。南宋史学家郑樵《通志•氏族略序》说:“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性、庶性之别。氏同性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
      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奴隶制宗法制度的崩溃和封建制度的兴起,姓与氏已无什么区别,姓氏成为表明个人及所生家庭的符号,亦即郑樵所云:“三代(即夏、商、周三个朝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据明、清之际学者顾炎武《日知录》考证,“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史记》始混为一”。西汉时的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写秦始皇曰“姓赵氏”,写汉高祖刘邦则曰“姓刘氏”。此后,或言姓,或言氏,或兼言姓氏,都是一个意思,即实际是专指姓。
      尽管如此,生活在封建社会的人,仍然有贵与贱之分,其区分依据就是看有无“地望”,即“以地望明贵贱”。“地望”即姓氏古籍中常用的“郡望”,意思是世居某郡,人丁兴旺,英才辈出,为当地所仰望。
      (二)姓氏的源流
      姓氏来源虽然渠道很广,但主要源于黄帝。黄帝为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故号轩辕氏,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相传炎帝扰乱各部落,他率领各部落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打败炎帝;后蚩尤扰乱,他又率领各部落在涿鹿(今属河北)击杀蚩尤。从此他被部落首领拥戴为部落联盟领袖。相传,黄帝同炎帝和蚩尤作战的时候,都曾训练熊、罴、貔、豹、虎6种野兽参加战斗。实际上,是以野兽命名的6个民族,共同组成一个部落,此后,这个部落在黄河流域有很大的发展。《国语•晋语四》载司空季子曰:“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阳与夷鼓皆为已姓。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鱼氏之甥也。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已、滕、箴、仕、荀、僖、姞、儇、依是也。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同德之难也如是。”据《世本八种•秦嘉谟辑补本》汇集的资料,后来,黄帝之子12姓发展到101个属地(方国、诸候国),派生出510个氏;其中的姬姓,拥有61个属地,衍生出432个氏。在当今100个大姓中,有69姓属于黄帝族,还有12姓系由黄帝和炎帝族或太皥族共同形成,总计出自黄帝族的姓氏占80%以上,说明黄帝族产生的姓氏是中华姓氏的主体。
      (三)得姓受氏种类
      1992年,《半月谈》第18期公布,全国的 姓氏有11939个。这些姓氏有各式各样的来历。唐代张说曰:“炎帝之姜,黄帝之姬,始因所生地为之姓。其后天之建德,因生以赐姓。黄帝二十五子,而得姓者十四;同德者姓同,德异者姓殊。其后或从官或从国,或从王父之字,始为赐族,久乃为姓。降唐、虞、抵战国,姓族渐广。周衰,列国既灭,其民各以旧国为氏,下乃两汉,人皆有姓。”王符、应劭将姓氏来源列为九种,即:或氏于号,或氏地谥,或氏于爵,或氏于国。或氏于官,或氏于字,或氏于居,或氏于事,或氏于职。具体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有以居住地姓氏者,如姬、郭、池、园;有以赏赐的爵位为姓氏者,如王、公、侯;有以官衔为姓氏者,如司马、司空、空寇;有以族内排行为姓氏者,如伯、仲、季、叔;有以职为姓氏者,如陶、匠、巫、卜;有以封国为姓氏者,如齐、鲁、宋、卫等。
    发表于 2010-3-11 10: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