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4801|回复: 0

    黄埔军校将帅录:黄埔一期生简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9 16: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刁步云(1899—1925)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山东诸城人。省立诸城高等小学毕业。入山东陆军第九十三团当兵。1922年任本县警务分队长。1923年冬到广州,入大本营军政部陆军讲武学校学习。1924年1月由王乐平介绍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编入第四队学习。毕业后加入军校入伍生队,任服务员、区队附。1925年初任黄埔军校教导第二团排长,参加第一次东征。同年2月在东征作战中牺牲,葬于广东惠州。

      丁琥(1886—1928)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江苏东台人。早年务农,私塾启蒙。后入初级师范学校学习,辍学后曾任乡间小学教员。1918年加入靖国军第四十一团当兵。1920年改任福建靖国军第二团九连司务长。1921年任粤军第七十六营司务长、排长。1922年任东路讨贼军第十六团五连中尉排长等职,后返江苏。1924年春由江苏国民党代表刘云昭、伏彪介绍,报考黄埔军校第一期,此时已38岁,为能参加考试,虚报25岁。同年4月赴广州参加复试,录取入第一期第四队学习。毕业后参加第一次东征,因作战勇敢升任排长。1925年7月任入伍生部第三队代理队长,不久转任第三期学生队第一队上尉队长。1926年随军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六师八团连长,南昌战役后升任该团营长。1928年初任江西省独立第五旅上校团长,同年秋病逝。

      丁柄权(1897—1940)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别字御伯,湖北云梦人。湖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陆军大学特一期毕业。家况富裕,有地产五百余亩。曾入洛阳学兵营,任鄂军参谋。1921年由居正及上海党务部秘书孙铁人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再由其二人介绍投考黄埔军校。1924年春到广州,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二队学习。毕业后,参加东征和平定杨刘叛乱诸役。1926起任国民革命军武胜关别动总队总指挥,别动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第一补充营,任营长,后任第一特务营营长,总司令部警备第三团团长,参加龙潭战役。1927年后任第二十二师十四团上校团长,郑州军事物派员,襄河“剿匪”司令。1932年8月起任三民主义力行社湖北分社书记,湖北省保安处参谋长、处长。1935年6月授陆军上校。历任鄂东“清剿”指挥官,省保安副司令。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八军一九七师师长兼长沙警备司令,1938年7月授陆军少将。参加武汉会战、南昌会战和第一次长沙会战。1940年1月25日在江西武宁中暑病故。

      丁德隆(1904—1995.6.2)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别字冠洲,湖南攸县人。攸县县立中学、陆军大学特四期、台湾革命实践研究院第二十一期毕业。1923年冬到广州,入孙中山大元帅府军政部教导团军士连学习。1924年春入大本营陆军讲武学校学习。同年冬该样并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编入第六队学习。参加两次东征、平定杨刘叛乱和北伐诸役,历任教导团排、连、营长。1928年起任第一军第一师六团团长,独立旅旅长。1936年初任第七十八师师长,同年10月授陆军少将。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上海保卫战、兰封战役和武汉会战。1940年4月后任第一军军长,第三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五十七军军长。1944年4月任第八战区第三十七集团军总司令,1945年3月授陆军中将。后任军事委员会高参,中央训练团将官班主任、副教育长,国民党第六届中央候补监察委员,西北绥靖公署干训团副团长。1949年到台湾,任“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委员,递补“国大”代表。从事写作的研究,著有《心物一元观》、《大同大道的理则》、《易经原理》等。

      卜世杰(1900—?)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陕西渭南人。家中世代务农,经济拮据。县立高等小学样及中学毕业。曾充陕西陆军补充第二团第二营五连排长等职。1924年5月15日由江伟藩(陕西省推选出国民党一大代表)介绍加入国民党,并由其介绍抽考黄埔军校,编入第一期第四队学习。毕业后服务社会。 万少鼎(1900—?)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湖南湘阴人。世代务农,经济自给。县高等小学校毕业。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入法国方登布鲁公学肄业,后入法国空军飞机专门学校学习。回国后充任建国粤军第二军警备队第一统领军需长。1918年由万黄棠(其父,为湖南护国军第一师团长)介绍加入国民党。1924年春由俞飞鹏(黄埔军校筹备委员及军需部副主任)介绍投考黄埔军校,编入第一期第四队学习。毕业后服务社会。

      万全策(1902—1937)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广西苍梧人。县立中学肄业,广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中央军官训练团研究班毕业。1923年春到广州,入西江陆海军讲武堂学习,后经邓演达介绍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二队学习。不久由茅延桢介绍加入国民党,并任第一队分队长。毕业后参加平定滇桂军阀叛乱的战斗和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副官,第六补充团少校连长,中央警卫师中校副团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上校侍从参谋,临澧政治特训班大队长,第十二军政治部少将副主任,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第一旅少将参谋长。1937年在南京保卫战中阵亡。

      义明道(1901—1925)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湖南永明人。1923年冬到广州,入大本营军政部陆军讲武学校学习,1924年秋该校并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编入第六队学习。毕业后任黄埔军校教导第一团第二营第七连第二排少尉排长。参加第一次东征。1925年6月23日沙基惨案中殉难。

      马师恭(1903—1973)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别字子敬,陕西绥德人。本县杨家沟初级国民学校、陕西省立榆林中学、陆军大学特别班第六期毕业。早年加入西北军冯玉祥部,任文书、上士司务长。1924年春到广州,由于右任举荐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三队学习,毕业后参加两次东征和北伐战争诸役,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排、连、营、团长。1930年后任第十九师参谋长,第十一师副师长,军事委员会豫皖绥靖公署少将高参。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五军少将副参谋长,军政部战车员兵整补处少将处长,伞兵司令部司令。1947年秋当选行宪国民大会代表,后任整编第八十八师师长,第七绥靖区副司令兼第八十八军中将军长,芜湖指挥所及衢州绥靖公署皖南指挥所指挥官。1949年任福建军官训练团中将副团长。后到台湾,任“国防部”中将参议,“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军事组召集人等职。1973年10月18日在台北逝世。

      马步益(1902—1928)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原名维周,又名步迅、成祥陕西武功人。华县咸林中学、甲级师范学校毕业。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受党委派入广州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四队学习。毕业后返西安,入西北大学外语系学习,未毕业就从事党的工作,创建中共华县党组织,组建县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工农武装,任中共华县区委书记及农民协会委员长。1928年3月被捕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马志超(1903—1973)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别字承武,原籍甘肃平凉,生于陕西华阴。陕西潼关县立高级小学肄业,庐山军官训练团高级班毕业。曾任陕西陆军第一师第一混成旅第三团骑兵营第一连少尉排长。1924春经于右任介绍投考黄埔军校。同年4月到广州,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四队学习,1925年起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师教导团排、连长,长江要塞司令部特务营营长,1928年后任南京中央军校第六期中校队长,教育处教育副官,蒋介石侍从室上校侍从副官。1931年调任河南开封保安司令,后任新编第六旅参谋长,第八十师二三九旅四七七团团长。1935年起任陕西省会公安局长,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陕西站站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甘肃省会警察局长,第一战区新编第三十四师师长,第八战区政治部副主任兼党政机关特别党部书记长。1948年当选国民大会代表,后任全国交通警察总局副局长、局长,全国交通警察部队总指挥,第十九军军长等职。1949年底到台湾,任“大陆工作发展研究室”主任。1973年9月4日在台北病逝。

      马励武(1904—1963.2.4)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别号克强,陕西华县人。祖辈务农,家境贫穷。本县城关西南小学、县立初级中学毕业,北京中国大学肄业一年,庐山中央训练团将官班及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二期毕业。1923年与王汝任等创办小报《明天》、《鸣籁》,任编辑。同年冬由于右任举荐投考黄埔军校。1924年春到广州,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二队学习,毕业后历任国民革命军中央教导二师排、连、营长,第四师十二团上校团长。1935年起任第四师第十旅旅长。1936年8月授陆军少将,任第九十一军一六六师师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十三军副军长,兼南舞师管区司令。1943年2月任第二十九军中将军长。参加绥远抗战、南口大战、台儿庄会战和豫中会战。1944年冬被保送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二期学习,1945年夏毕业,同年底起任第二十七集团军二十六军军长,整编第二十六师师长。1947年1月20日在鲁南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所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获释,定居山东枣庄。著有《国军精锐师覆灭始末》、《马励武致友人信》、《马励武日记》、《记者访谈马励武中将录》等。

      马辉汉(1900—?)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湖南长沙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曾任小学教员、校长,参加国民党。1923年秋到广州,入大本营军政部陆军讲武学校学习,次年秋该校并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编入第六队学习。毕业后参加东征和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排、连长,团政治指导员,营长,旅政训处长。1930年任南京中央军校第二总队步兵第二大队中校大队附。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湖南省第五行政区保安副司令,湖南省政府参议。1946年7月退役。

      于洛东(1903—?)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山东昌邑人。家从农商,经济中等。乡立私塾三年,县立高等小学校及国民学校毕业。1924年2月由丁惟汾(时任山东省国民党执委,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王乐平(时为山东省国民党支部长,国民党一大代表)介绍加入国民党。同年春由王乐平、于沐尘(国民党员,青岛市党总支部长)介绍投考黄埔军校,编入第一期第四队学习。毕业后服务社会。

      王祈(1901—1941)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别字晋君,湖南衡阳人。南京陆军大学正则班第九期毕业。1923年冬到广州,入大本营军政部讲武学校学习。1924年冬并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编入第六队学习。毕业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连长,第二十二师营长、副团长。1931年初保送南京陆军大学正则班第九期学习,同年冬毕业,被派任军政部作战处计划科长。1938年2月授陆军少将,任陆军第六补充兵训练处少将处长,成都中央军校中将教育长。1941年春于湖南衡阳家中逝世。

      王梦(1902—?)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别号敏修,湖南长沙人。王劲修胞弟。省立长沙第一中学、湖南第一师范学校、陆军大学第十八期、中央训练团党政班毕业。1923年冬到广州,入大本营军政部陆军讲武学校学习,1924年秋该样并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编入第六队学习。毕业后参加第一、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历任黄埔军校教导团排长,党军第一旅副连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十师营长。1930年任南京中央军校第八期入伍生团第二营中校营长,军政部上校参谋、科长,军令部铨叙厅第一处副处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十一集团军暂编第四军参谋长,补充第一师副师长。1948年9月授陆军少将,任第十四编练司令部参谋长。1949年到台湾。

      王雄(1902—1951)黄埔军校第一期步科毕业。别字镜波,别号惠吾,海南文昌人。日本陆军步兵学校及南京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二期毕业。家世务农,经济中等。琼州中等师范肄业后,充任新加坡学海小学教员。1924年初任中央直辖第二军军部差遣委员,同年春由该军军长黄明堂介绍投考黄埔军校第一期,编入第二队学习,加入国民党。毕业后任党军第一旅排、连长。1926年起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师五十九团副营长,海军江固舰中校指导员,第二十师上校团长。1928年任第二十师教导旅参谋长、政治部主任。1932年任南京陆军步兵学校教官、队长、班主任。1935年任上海警备总司令部警察总队总队长。1936年10月授陆军少将。1938年秋返海南任陵水县长,琼崖守备司令官参谋长、副司令。1947年当选国民大会代表,同年任文昌县长。1950年5月被人民解放军所俘,1951年3月1日在镇反中被处决。

      王之宇(1906—1988)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别家肖琴,河南洛阳人。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结业,开封中州大学理科毕业。1924年春到广州,由邓演达、金佛庄介绍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三队学习,毕业后历任黄埔军校入伍生总队排、连长,第二十军教导团和二总队中校总队长。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脱离组织关系。1928年后任第二集团军教导旅参谋主任,第六十五师参谋处长,第一六六师少将参谋长、副师长。1942年起任第八军一六六师师长,重庆卫戍总司令部第三分区中将司令。1946年1月被撤职,后定居苏州。1956年加入民革,后任民革苏州市委会常务委员,江苏省政协委员,省参事室参事。著有《回忆参加八一南昌起义的经过》、《王之宇回忆录》等。

      王万龄(1900—1992)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别号松崖,云南腾越(腾冲)人。县立高等小学、庐山中央军官训练团高级班毕业。1923年冬到广州,入海军驻粤讲武学校。1924年3月,由国民党云南省总代表刘国祥、李宗黄介绍投考黄埔军校。同年5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四队学习,毕业后历任黄埔军校卫兵队排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二团排、连长,第三师第九团第三营少校营长。参加东征和北伐战争。1927年任第三师第九团副团长、团长。1928年任中央军校第六期第三大队上校大队长。1929年任军校总务处副处长,中央教导第二师第五团团长。1930年起任第四师第十旅二十团上校团长,第四师第十二旅旅长。1936年1月授陆军少将,同年4月任第四师师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八十五军中将副军长,成都中央军校高教班第五期大队长,军政部陕西咸阳新兵训练处中将处长。1938年秋至1941年任军政部第七补充兵训练处处长。1942年任第三十一集团军干训班副主任,湘鄂川黔四省军训总处中将主任。1942年底因病辞军职赋闲。1946年退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上海市中学教员,补习学校及夜校教员,1959年被聘为上海市卢湾区政协委员。1981年被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1988年任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顾问。1992年1月15日在上海病逝。著有《周恩来在黄埔》、《王万龄回忆录》等。

      王文伟(1901—1928)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广东东莞人。王应榆侄。虎门高等小学、县立高级中学毕业。1923年任东路讨贼军第三军第四路司令部副官。1924年春由粤军第三军军长李福林及参谋长郁文介绍投考黄埔军校。同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四队学习。毕业后分配入粤军服务,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一师见习、排长、副连长,后随军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任江苏省防军营长,第十四师中校副团长。1928年初参加第二期北伐战争,同年5月31日在徐州作战阵亡。

      王文彦(1902—?)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别号人俊,贵州兴义人。何应钦妻弟。县立高级中学、上海大同大学英语专修科结业,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三期毕业。1924年春到广州,由李烈钧介绍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四队学习,后任军校办公厅服务员,教导一团团部副官,党军第一团排长,黄埔军校学员总队队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师少校营长,北伐东路军总指挥部特务团上校团长、少将团长。1929年起任训练总监部管理科少将科长,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副官处长,军政部参事。1935年4月,陆军少将。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第四十七军一O四师师长,第七十六军副军长兼西安警备司令,军政部第八补训处处长。1942年后任第八十军军长,第三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先后参加徐州会战、竹口会战、豫南会战诸役。1946年任整编第二十九

    军副军长。1949年任贵州绥靖公署副主任。1949年到台湾,任“国防部”中将附员等。1956年退役。参与筹组贵州旅台同乡会,任理事。编有《贵州文献》等。

      王认曲(1903—1966)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原名应树,别字润秋,湖南临澧合口镇人。湖南长沙甲种工业学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将校班毕业。1922年考入湖南长沙甲种工业学校,参与学生运动。1924年春到广州,经廖仲恺、林伯渠介绍加入国民党,由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委员石盛祖介绍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三队学习。军校毕业,发起组织孙文主义学会,任军校第三期入伍生排长,广东警卫军二师副连长,国民革命军第六军政治部科员、少校科长,参加东征和北伐战争,任第一军第一师连长、参谋,第二十二师六十五团党代表、营长、团长。1927年奉派赴日本学习军事。1930年春回国,历任第十师上校团长,补充旅少将副旅长,第十九师参谋长,第七十六师政训处长,第一六六师参谋长、副师长。1937年5月授陆军少将。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央军校第十三期第一总队少将总队长,率校职学员迁成都。1939年任驻陕西康县的军政部第六补充兵训练处少将处长。1940年夏该处改编为陆军新编第一师,任少将师长。1945年秋奉赴东北,任沈阳敌逆产管理处中将处长,东北“剿总”高参,兼东北青年训导总队总队长。1947年10月辞职返居湖南,曾参与策动旧部起义。1949年8月参加湖南和平起义,任第一兵团司令部中将高参,湖南省军政委员会参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省政府参事室参事等。

      王公亮(1901—1972)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四川叙永人。叙永县立高级中学、四川建国大学、广东西江陆海军讲武堂结业,苏联工兵专门学校和苏联红军大学、中央军官训练团毕业。1923年入广东肇庆西江陆海军讲武堂学习。1924年春由该学堂保送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一队学习。参加北伐、东征,任黄埔军校教导团排长,党军第一旅连、营长,第一军第三师副团长,教导总队大队长。1932年起任南京中央军校第十期第一总队二大队大队长,中央税警总团少将总队长,1936年4月授陆军少将。后任税警总团驻青岛陆海军中将司令。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军事委员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战干团)少将军事总教官,成都中央军校第十六期第二总队第三大队少将大队长,战干团代理教育长,军政部第三十三补充兵训练处处长。1943年任第十三军副军长兼师长。1945年被派任驻鳊中国远征军训练监督官,途中日寇投降,调任军政部第二军官总队少将司令。1946年任川中师管区海盗司令。1949年任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第六纵队中将司令。同年12月25日在成都率部起义。1953年返乡定居,1972年春病逝。著有《关于“战干团”的回忆》等。

      王凤仪(1900—?)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浙江嵊县人。贫苦农家出身。县立高等小学校及县立初级中学毕业。留学日本高等商业学校两年。回国后充任上海邮政管理局职员,商务印书馆编辑等。1924年5月由蒋介石介绍报考黄埔军校,编入第一期第四队学习。入学后再由蒋介石介绍加入国民党。毕业后服务于社会。

      王世和(1899—1960)黄埔军校第一期步科毕业。浙江奉化溪口镇人。蒋介石之侄。陆军大学特别班第六期、中央训练团将校班毕业。1924年春到广州,任广州大元帅府警卫队卫士。同年4月由戴季陶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由蒋介石介绍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四队学习。1925年起任黄埔军校校长办公厅卫兵连连长,警卫团第三营少校营长、中校团附。1927年秋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第二警卫团上校团长,次年春任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侍卫总队总队长。1930年由蒋介石授意,直接策划与指挥对邓演达的追捕与枪杀。1931年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警稽查处处长,国民政府主席侍卫室副官长。1936年2月授陆军少将。抗日战争爆发后,任驻苏联大使馆武官,蒋介石侍从室第三组组长兼蒋介石侍卫长,第三集团军副总司令,第七十六军副军长。1946年后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河西警备总司令部中将副总司令,国民政府参军处中将参军。1949年到台湾,任陆军总司令部高级参谋,“国防部”中将参议等。

      王连庆(1900—?)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别号璧如,别字野如,江苏涟水人。顾祝同外甥。家世从商,经济中等,有良田百亩。涟水县立第一高等小学、省立第三农业专科学校毕业,庐山中央军官训练团校尉班第一期、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一期毕业。1919年曾任中南机器建筑公司监工委员。1920年加入沪军,为传令兵、副排长。1923年到广东,投效粤军东路讨贼军,任排长、司务长。1924年春由王柏龄、顾祝同介绍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三队学习,参加孙文主义学会。1926年随军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排、连长,浙江省警备师营长,第九军(军长顾祝同)上校教导团长,第二师第六旅参谋主任、团长,军事委员会洛阳行营警卫团长,第十六路军教导总队副总队长。1931年春被保送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一期学习。毕业后任中央警卫军副官处长,湘鄂粤闽赣五省“剿匪”总司令部独立旅旅长,顾祝同第一集团军补充师师长。1937年5月授陆军少将,后任第九十四师师长,第十四军副军长。1946年退役,后曾任国防部部附。1949年8月27日在香港发表起义通电并署名,后留居香港。  

      王驭欧(1900—?)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湖南祁阳人。父为乡间儒医,家境清贫。旅鄂湖南中学卒业,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肄业。1918年加入湘军,任师司令部书记官及少校副官等职。1924年5月16日由邓演达(军校教练部副主任)及金佛庄(军校第一期第三队队长)介绍加入国民党。同月由廖湘芸(湖南安化人,时任虎门要塞司令兼桂军第二师师长)及罗迈(虎门要塞司令部党务委员,湖南省推选出席国民党一大代表)介绍报考黄埔军校,编入第一期第三队学习。毕业后服务社会。

      王尔琢(1903—1928)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别字蕴璞,湖南石门人。家务农商,经济中等,有不动产值万元。本县官桥国民小学、石门县立高级小学、湖南省会警察教练所、长沙湖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毕业。1924年春到广州,由谭延闿、鲁涤平介绍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一队学习,9月随队赴韶关担任孙中山大本营警卫工作,不久返回,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黄埔军校第二期学生队分队长,教导团连、营党代表,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三师第二十六团党代表,北伐军东路先遣军政治部主任,第四军第二十五师七十四团参谋长,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随朱德、陈毅转战湘南,参加湘南暴动,参与红军早期的组织和建设。1928年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参谋长,红军第四军参谋长兼第二十八团团长,红四军军委委员和湘赣边界特委委员。1928年8月25日在江西崇义被叛变的二营营长袁崇全杀害。

      王仲廉(1903—1991.7.26)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别字介人,又名介仁,江苏肖县(今属安徽)人。家世务农,经济中等,有地产七十亩。肖县县立第二高等小学、徐州中学毕业。曾任本县第六区第七国民学校校长。1924年春到广州,由国会议员刘济川、江苏省国民党一大代表顾予杨介绍,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四队学习。毕业后历任党军教导二团一营二连排长,黄埔军校第三期上尉招募副官、第四期步科连长、军校训练部特别官佐,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营长,徐淮第二别动队司令,独立一师四团中校团副。1929年起任第二师第六旅十一团上校团长,第四旅少将旅长。1933年后任第八十九师副师长、代师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八十五军军长,1939年7月授陆军中将。后任第三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苏鲁边第二挺进军总指挥,江苏保安处长,安徽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江苏省政府委员兼徐州行署主任,第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1946年任整编第二十六军军长,第四兵团司令。1947年冬因作战失利被逮捕扣押,保释后闲居。党团合一后仍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候补监察委员。1949年到台湾,退役后撰回忆录,著有《征尘回忆》等。

      王廷柱(1905—1996.3)黄埔军校第一期步科毕业。别号伯础,陕西雒南(今洛南)人。家境贫寒,入不敷出。县立高级小学、初级中学肄业,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二期毕业。1924年春到广州,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于右任和陕军第一混成旅旅长杨伯康介绍,考入黄埔学校第一期第四队学习,毕业不久被派返陕西国民军工作,1926年返回广州,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排、连、营、团长,参加北伐战争。期间曾入西北大学文部修业一年。1934年起任武汉警备司令部宪兵团少将团长,警备旅少将旅长,1936年8月授陆军少将。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军政部第二十二补训处处长,第五十五师一六五旅旅长、副师长,第九十四军副军长,军政部第一监护总队少将总队长。1946年后任军事委员会西北总点检组主任兼新兵训练处长,陕西省保安第五旅旅长,当选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1948年任西安绥靖公署副参谋长,第十四兵团中将副司令兼新编第八军军长,四川泸州师管区司令。1949年到台湾,1988年起当选为国民党第十三、十四届中央评议委员,“国民大会”军籍代表总召集人。1989年曾集合三百余名资深将领及国民大会代表,抗议国民党《退职条例》的颁行。著有《步兵操练野外笔记》等。

      王汝任(1904—?)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陕西临潼人。中等富裕农民家庭出身,父从教业。爱好音乐。陕西咸林中学修业三年半。充任《明天报》社总编辑,《鸣籁》社校正,龙山华民高等小学董事会董事,地方三民会外交主任,后改任三民会暗杀部长。1919年由杨彪(陕西靖国军蒙边司令)及管张之(靖国军新编第一步兵团团长)介绍加入国民党。1924年春由于右任(陕西省国民党一大代表及中央执行委员)及杨彪介绍报考黄埔军校,编入第一期第三队学习。毕业后服务于社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