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微博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快捷导航
    查看: 3698|回复: 0

    中沙礼嘉桥周陈王氏宗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2 17: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引子
      中沙礼嘉桥周陈王氏宗祠,位于武进区礼嘉镇礼嘉村鱼池上,经常州市和武进区有关专家实地考察测量,确认该宗祠占地面积为826.68平方米(这还不包括387.86平方米的宗祠广场),其中建筑面积662.8平方米,为我市迄今为止发现的现存面积最大的宗祠。专家们一致认为,在常武地区保存了如此完整的大型祠堂,实属罕见,填补了我市没有大型宗祠的空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同时也为研究苏南地区祠堂文化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王氏宗祠的由来与断代
      礼嘉王氏的由来:
      相传周灵王不勤政务,太子晋屡次进谏未果,却反被周灵王以忤旨罪贬至太原郡,太子晋因出身周室帝王之家,遂以“王”为姓,始为太原王氏第一始祖。(图为王氏始祖太子晋身世描壁画)后太子晋第六十三世孙王皋生三子,分置吴地东、中、西三沙,即今昆山、吴江、无锡三地,王贵四居中沙吴江,后人遂奉称其为中沙王氏分祖。王贵四后来从中沙吴江迁居宜兴,到了王贵四第十一世孙王真一(子仲恕)的时候,王真一又从宜兴迁居至礼嘉定居,礼嘉始有王姓。王真一之子王荣八因居于礼嘉周陈里(即今礼嘉镇礼嘉村、建东村一带),故王荣八又被后人奉为中沙礼嘉桥周陈王氏分祖。
      王氏宗祠的由来:
      王氏宗祠最早兴建于明代崇祯年间,名为“三槐堂”。至于“三槐堂”的来历,还有个有趣的掌故。相传北宋兵部侍郎王佑(太子晋第五十九世孙),曾在自家庭院手植三棵槐树,对人说:“吾出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太师、太傅、太保)。”王佑种槐,望子成龙,本来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对后世子孙的激励鞭策,可有趣的是后来这句话竟然一一应验了——其次子王旦在宋真宗时官拜宰相,封魏公,这支王氏便以“三槐”为堂号,人称“三槐王氏”;后王旦之孙太傅王皋在靖康之难中力拒金兵,被封为殿前帅府太尉,赐居江南,此事被大文豪苏东坡知道后,即被收入《古文观止》,书中的名篇《三槐堂铭》说的就是这件事。以后,王氏后人为了纪念先辈,不论迁徙何处,兴建宗祠均取名“三槐堂”,礼嘉的这所王氏宗祠也不例外。
      王氏与礼嘉的由来:
      明代洪武初年,李华一(字乐耕)从兴化迁居礼嘉都浜里(即今礼嘉镇新生村李三房),至明代嘉靖中期,其后裔李杰从李三房迁居小村上(今礼嘉村李家村),在村西兴建了沟通东西的木桥——李家桥,后李氏渐衰,早于李氏即来到礼嘉周陈里的王氏逐渐迁居此地,日益兴旺,为纪念其始祖太子晋,在河东小村上建起了集镇,名太原镇,为方便街市取水驳货,在镇上开凿了贯通集镇东西的太原浜,并在浜上(李家桥南数米)兴建了太原桥,后虽李氏衰弱,但因王氏已建太原桥,于是李家桥桥名一直未变。在李氏迁入小村上五十余年后,孙氏也迁入了李家桥河西侧,很快人丁兴旺,便在河西亦置了集镇,取名乐安镇(其始祖曾受封于乐安郡),同时在李家桥西南二三十米处建起了孙氏二分祠,此祠现已改建成孙觌纪念馆(孙觌相传为礼嘉桥孙氏分祖),两镇隔河相望。日久天长,李家桥渐渐腐朽,孙氏后裔孙竹所于清雍正七年独资建桥,并易木为石,刻“乐安桥”为名,然王氏不允,仍呼为李家桥,孙氏只得将刻有“乐安桥”三字的桥石埋于此桥堍。到了清嘉庆十八年秋,孙氏集资重修此桥,王孙二姓释嫌修好,以礼相待,互为嘉友,以谐音“礼嘉桥”定名,镇以桥名,亦称“礼嘉镇”,至今未变。
    在今天的礼嘉镇,我们不光能看到古色古香的“百步三景”(即:古桥礼嘉桥、古桥太原桥和孙觌纪念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又“发现”了离此不过数里的我市现存最大的祠堂——王氏宗祠,她也成为了礼嘉文化乃至常州文化的一个新“名片”,期待着世人对她的关注和保护开发。
      王氏宗祠的变迁与“发现”
      礼嘉的这所王氏宗祠刚建造时规模较小,后来其子孙逐渐将其扩大,到了清雍正年间,王氏在礼嘉达到极盛,其宗祠也发展为五楹五进的大型宗祠,面积约为一千平方米。从刚修建王氏宗祠算起,至今她已走过了将近380年的漫长历史。
      王氏宗祠也曾多次险些遭遇“劫难”:太平天国时,各地兵荒马乱,许多太平军路过此地时被其恢宏的气势和精巧的设计所震憾,最终没忍心将宗祠烧毁;到了抗日战争时,日本鬼子慑于当地民愤也没敢下令炸祠;1958年全国实行大跃进时,有一位乡干部执意要把祖宗牌位从王氏宗祠扔出去,刚扔了几块,一阵风吹过,嘴立即歪了,乡亲们私下里都说,是祖宗显灵,惩罚恶人,当然,这两者显然不存在因果关系,如果确有此事,想必是由于刚好有冷风经过此地引起了面瘫,纯粹巧合罢了;再后来到了“文革期间”,宗祠被摘去了原来的“帽子”,挂上了礼嘉鱼池小学的牌匾,和当年礼嘉众多宗祠(据统计原来的礼嘉乡有宗祠32处)一道,废的废,改的改,所幸这次也只是毁坏了一小部分栩栩如生的人物砖雕和木雕,总体结构还算完整;八十年代后,多年用作生产队仓库的王氏宗祠第五进,由于年久失修,多处木结构椽梁腐朽,被迫拆去,至此,王氏宗祠终于躲过了她的全部“劫难”,以东西五楹、前后四进的大型江南宗祠格局被保留了下来。
      2006年9月1日上午,中沙礼嘉桥周陈王氏修缮宗祠暨续修宗谱开工典礼在古镇礼嘉隆重举行,常州市姓氏研究会会长苏慎先生、武进区文管会主任谈大庆先生等业内人士亲临会场并发表讲话,揭开了王氏宗祠神秘的面纱,从此,王氏宗祠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市、区相关部门也开始了对礼嘉王氏宗祠的发掘和研究工作。许多慕名从常州市区赶来的文史界人士纷纷发出呼吁,希望有关部门能保护和拯救这处难得的大型历史文化遗产;一次,家住常州市区的一行四十余人不顾辛劳骑自行车赶到古镇礼嘉,为的就是一睹她神秘而又迷人的风采。
      王氏宗祠的旧貌与现状
      王氏宗祠是典型是江南歇山式徽派建筑,其高大精致的马头墙、古色古香的黑黛瓦、气势恢宏的飞檐脊和美轮美奂的砖雕门,体现了古典江南水乡建筑艺术的最高精华。然经过380多年的风吹雨打,刚被“发现”时,的确已经破败不堪,好在王氏族人不乏有识之士,已慷慨捐资五十万余元,从去年9月开始着手对宗祠进行全面地修复,这是我们感到最为欣慰的事情。
      王氏从周陈里迁居鱼池上后,便在村前挖了两只对称的鱼池,以养鱼为生,于是人们直呼该村为鱼池上,鱼池上村名即由此而来。王氏在鱼池上很快人兴财旺,名声渐大,这时,便有乡贤提仪建造宗祠。修祠对于一个宗族来说,是件再大不过的事情了,尤其是选址,来不得半点马虎。到底选在什么地方呢?王氏族人挑来选去,最终把建造宗祠的地点定在了两个鱼池的中间。据当地村民讲,将建祠地点定在两个鱼池的中间大约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忘因鱼而富;二是这里风水甚好——祠堂好比就是龙头,两个鱼池好比就是两只龙眼,前面还有两条小河流向远方,王氏族人形象地称两条小河为龙须,在此处建祠,真是再好不过了。如今,宗祠和东鱼池都被较好地保存了下来,而西鱼池和“龙须”则随着世事变迁已基本废弃。
      此次修复前,市、区相关部门专家特地前来指导,确定了修复方案,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严格保持原来风貌,以期与礼嘉戏楼、孙觌纪念馆、礼嘉双桥、周陈古桥一起形成礼嘉传统文化景区。为了达到这一效果,他们请了常州著名古建专家孙五一先生亲临现场指导修复。孙五一先生亦生于古镇礼嘉,曾任常州园林建设总公司副总经理兼设计室主任,亲自主持过武进大林寺、常州清凉寺、张太雷故居、淹城遗址保护性开发项目等重大古建筑的设计和修复工作,具有十分丰富的古建“实战”经验。老孙强调修复不能自己“创新”,要把能用的原有材料都收集起来,就是半块甚至更小的旧罗砖,拼接后也要用上去,不足部分再用苏州陆慕御窑产生的砖瓦补上。陆慕是江南一带专为皇家烧造砖瓦的御窑,自古就受到皇家的追捧,前不久修复故宫时用的砖瓦也是这里提供的。在最后一进的墙上,人们还发现了一幅精美的敷色线描壁画(当时已有部分褪色),这在常武地区已知的宗祠中是绝无仅有的,此次,还专门邀请了知名专家对该幅描壁画进行了保护性地着色描绘,现在也已竣工(如图)。在对王氏宗祠进行合理保护和修复中,还特别注重突出传统文化,从第一进到第四进的屋脊上分别塑造了双龙戏珠、麒麟送子、吉祥如意和松鹤常青四组形态各异的精美图案(见组图),二进、三进祠堂里还雕有4位祖宗的塑像,整个描绘着色工程将于今年十•一前夕全面竣工。
      由发现王氏宗祠谈中国人的寻根文化
      自去年9月1日王氏宗祠被世人“发现”后,当月28日,在武进区侨办负责人的陪同下,台湾著名钢铁大王王钟禹夫妇便专程前来王氏宗祠寻根问祖,王钟禹祖籍即在大陆武进,同属三槐堂一族,他在参观了王氏宗祠后,大为高兴,表示愿意为王氏宗祠的修缮工程提供无偿赞助,并答应将于今年修缮竣工后在适当的时候再回大陆来参观访问。
      王钟禹先生的这一举动,不仅让我想起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国共两党的关系又有了新的转机,相约谈判进行第三次国共合作。曹聚仁作为两党的谈判沟通人,赴台与蒋介石会晤。曹说:“‘美庐’(原蒋介石在江西庐山上休闲的别墅名称)是先生在大陆时喜欢的寓所,前不久我去那里时,发现里面的珍贵物品一样都没有少,还放在原来位置,连宋美龄用过的钢琴也放在原来的位置……如先生不日能回到大陆,大陆方面仍将此处作为先生的住所(封地);我还去了先生的老家奉化,看到您家祖坟保护得也很好。”曹还拿出了他拍的几张照片,蒋介石看后大为欣喜,非常感激毛泽东的诚意。到了1965年国共两党拟定合作(统一)条件时,蒋特意把‘美庐’作为自己的住所一事写了上去。可惜天公不作美,不久“文化大革命”爆发,红卫兵去了蒋的老家,炸毁了慈庵,国共两党瞬间失去了联系。到了1972年,曹聚仁去逝。几年后,蒋介石、毛泽东也相继去逝,于是,海峡两岸从此失去了联系。通过这一事件我们不难看出,宗祠对于中华民族寻根的重要性,说大了,甚至对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重视与漠视,有时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寻根热”,近年来曾引起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兴趣。这种“寻根热”大多是从文化纪念的角度出发的,倡导的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统一,在此过程中,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合作。不难想象,海外人士哪天重返故里,我们能拿得出手给人看的、让人瞻仰的,宗祠将扮演首当其冲和不可替代的角色,尤其是在这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期间,不乏陆续从海外归来扫墓祭祀的炎黄子孙,保护和开发这些宗祠显得尤为迫切。
      宗祠,是一个宗族的圣殿。旧时族人的春节团拜、清明和冬至祭祀、处理族内事务、查理家族经济状况、修订家谱等活动均在宗祠进行,每逢有婚丧喜事,也总是要在宗祠举行一定的仪式;宗祠,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也是祖先留给我们不可多得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她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得以净化,情操得以陶冶,使我们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能不忘本、不忘根;同时,宗祠也很好地记承载了历史,传承了文明,并教育和激励着一代代后人。
      前不久,听说无锡在惠山周围不大点地方,花费7.5个亿建起了117座宗祠,成了名符其实的全国祠堂文化群,现在,还在积极申报世界祠堂文化遗产,可以说,无锡人对宗祠的开发与保护工作,已先行了一步。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王氏宗祠面积比他们大得多,保存的完整性也让世人惊讶和欣慰,况且,王氏族人现已将宗祠修缮一新,有关单位也正在积极为王氏宗祠申报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成功后,还将力争申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有理由相信,王氏宗祠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